工作,對於我們到底有多麼重要的意義?這可以從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尼爾-卡尼曼的一次感悟中,得到圓滿的解答。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尼爾-卡尼曼是一位美式足球的鐵杆球迷,他從不錯過每年1月份的季後賽。美式足球比賽時間為一場60分鍾,其實並不算長,但同其他球賽一樣,其中少不了犯規、換場、中場休息、傷停補時、教練叫停等,這樣要耗費很多時間。花這麼長的時間在電視機前看比賽,尼爾-卡尼曼感到很浪費時間,甚至產生了罪惡感。然而,球賽又不能不看,為了在心理上找到平衡,他準備在看球賽時給自己找點事幹。

於是他在後院撿了兩大桶核桃,放到客廳裏,一邊看電視,一邊敲核桃,這樣忙碌著使自己不至於閑著無事,心裏自然安定了許多。

可尼爾-卡尼曼邊看球賽邊敲核桃時,腦子突然冒出了一連串的問題:為什麼自己長時間坐在電視機前無事會有罪惡感?為什麼自己這麼一會兒不工作就心裏不踏實?

尼爾-卡尼曼在不斷敲核桃的過程中悟出了一個道理:人們會讚許工作是因為它不僅對個人有好處,對其他人也有好處。如果一個人飽食終日而無所事事,那麼除了他自己的得失之外,別人也無法享受他從事生產帶來的“交換價值”。

尼爾-卡尼曼由此得出一個觀點:社會對工作賦予道德上正麵的價值,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卡尼曼為人類解決了一個重要問題一一人為什麼要工作?社會賦予了工作正麵的價值,又鼓勵人們在工作中實現自身的價值,如果有一天人類停止了工作,這個社會便無價值可言。因此,工作是人生最大的財富,人們不僅可以通過工作改善自己的生存境況,滿足生活中的各種需求,還可以通過工作肯定自己人生的價值。

如果一個人指望不勞而獲,不願參加任何工作的話,那麼他不僅失去了諸如薪酬、交際圈、成就感等許多人生財富,同時也失去了自己作為“社會人”的生活意義。

而工作本身,首先就意味著責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需要承擔責任的工作。相反,一個人的職位超高,權力越大,他所肩負的責任就越重。不要害怕承擔責任,要下定決心,承擔起自己工作中的責任。這樣,你才會在工作中表現得更出色!

如果一個人輕視他自己的工作,總是硬著頭皮糊弄工作,也根本認真不起來,那麼他絕不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同時,還會給自己留下心理陰影,慢慢變的連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如果一個人認為他在工作中得到的隻是苦累、煩悶,甚至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那可以想象,他的工作績效一定很糟,即便他自己並不察覺,以為還可以憑小聰明混下去,然而在不久的將來,職業危機肯定會出現在他身上。

對工作不認真,那不僅僅是在敷衍工作,更是在糊弄自己。80後億萬富翁李想之所以能成功,就源自他遠遠超出同齡人的認真負責精神。李想這樣說過:“我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個對自己高度負責任的人。我相信兩點:一、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由真實的我決定的,這個世界是公平的,所以我必須對自己負責任,這是我從上初中時就想明白了的事情;二、隻有對自己負責任的人,才可以對其他人、團隊、社會負責任,所以我必須對自己負責任,這是我2004年底想明白的事情。”

從古至今,這個世界總是給予那些熱忱工作的人以無上的獎動,而不認真工作的人,總是會因虛度光陰而失掉許多生命的樂趣。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李想的話,無疑是對當代青年的重要警示。認真工作,該提上你的日程了!

而怎樣做到認真負責呢?這就要求我們不遺餘力地對待自己的分內事。

24歲的海軍軍官卡特,奉命去見海曼-李科弗將軍。在談話中,將軍讓卡特挑選任何他願意談論的話題。

然而,每當卡特自認為將一個問題完美地表述後,將軍總是問他一些問題,結果每次都把他問得直冒冷汗。卡特終於開始明白:自己自認為懂得了很多東西,其實還遠遠不夠。

結束談話時,將軍問他在海軍學校的學習成績怎樣,卡特立即自豪地說:“將軍,在820人的一個班中,我名列59名。”

將軍皺了皺眉頭,問:“你盡力了嗎?”

“沒有。我並不總是全力以赴的。”卡特說,仿佛仍為自己“不費吹灰之力”就取得成績而驕傲似的。

“那你為什麼不竭盡全力?”將軍大聲質問,瞪了他許久。這話如當頭棒喝,影響了卡特的一生。此後,他事事認真負責、竭盡全力地去做。他就是後來的美國總統吉米-卡特。

人們往往喜歡做事留著幾分力氣,尤其是年輕人,甚至做事隻使出三分力氣。這看似機靈,其實卻很愚蠢。

“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全力以赴。”美國著名演講大師羅素-H-康威爾說,“成功的秘訣無他,不過是凡事都自我要求達到極致的表現而已。”

確實如此,那些後來走向成功的人,從一開始,他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全力以赴,追求完美。美國之所以成為經濟強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主要歸功於美國的每一個組織,每一個角落處處充滿為了工作全力以赴的人。他們工作是為了內心的滿足,他們願意為了工作與企業一同成長,他們內心總是迸發出激情,他們活著就要求自己做得更好。而世界總是這樣獎勵他們:他們不為薪水而工作,但最後他們總是能從工作中得到最大的回報。

所以,你職業生涯中服務的任何一家企業,都應該是你的榮耀。當你個人對自己未來的期待能與本職工作達成一致時,你就像找到了取之不竭的能量源泉。接受企業,認同企業,絕不是靠外力強加於自己的,而是你自己人生價值的一種需要,這種全力以赴的心態,是責任意識的真正體現。

每一位員工,在工作之中,都應該主動負責地做事。這樣,才能夠不斷挖掘出自身潛力,逐漸實現自己內心想要達到的目的。

找借口就是不認真

1861年,當美國內戰開始時,美國總統林肯還沒有為聯邦軍隊找到一名合適的指揮官。

林肯先後任用了四名總指揮官,但沒有一個人能“100%執行總統的命令”一一向敵人進攻,打敗他們。最後,這個艱巨的任務被格蘭特完成了。

從一名西點軍校的畢業生,再到一名總指揮官,格蘭特的升遷之路幾乎是直線型的。在戰爭中,那些總是能完成任務的人最終會被發現、被任命、被委以重任。因為戰爭是檢驗一個士兵、一個將軍到底能不能完成任務的最佳場所。

當格蘭特將軍贏得了南北戰爭的勝利,由此翻開了美國曆史新的一頁後,很多人開始尋找格蘭特致勝的原因,但都無果而終。後來,格蘭特做了美國總統,有一次,他到西點軍校視察,一名學生問格蘭特:“總統先生,請問是西點的什麼精神促使您勇往直前?”

“沒有任何借口。”格蘭特回答。

“沒有任何借口”,是西點軍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為準則,它強調每一位學員必須想盡辦法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為了沒有完成任務尋找任何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其目的是為了讓學員學會適應壓力,培養他們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精神。同時,這也讓每一個學員體會到:工作中是沒有任何借口的,失敗是沒有任何借口的,人生也同樣是沒有任何借口的。

“沒有借口”,就是要想盡辦法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任務搜腸刮肚尋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這一理念的核心是認真、敬業、責任、服從、誠實。因此,200年來西點軍校培養出了3位總統,5位五星上將,3700餘名將官和無數精英人才。在我們的實際生活和工作中,找借口,也是一種不明智的舉動。莎士比亞說過:“人們可以支配自己的命運,若我們受製於人,那錯處不在我們的命運,而在我們自己。”

我們在工作中總會遇到困難和壓力,隻有開動腦筋想辦法,迎著困難闖過去,才是唯一有效的應對之策。西方有句諺語也說:“無能的水手責怪風向。”找借口,還是迎難而上,是勇士與懦夫的區別,也是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區別所在。

借口還是製造失敗的溫床。喬治-華盛頓-卡佛說:“99%的人之所以做事失敗,是因為他們有找借口的惡習。”再妙的借口對於事情本身也沒有絲毫的用處。許多人生中的失敗,就是因為那些麻醉我們意誌的借口。如果你立誌要讓自己贏在將來,那麼從現在開始就不要再為自己的失敗尋找任何借口。

美國塞文事務機器公司董事長保羅-查來普說:“我警告我們公司的人,如果有誰做錯了事而不敢承擔責任,我就開除他。因為這樣做的人,顯然對我們公司沒有足夠的興趣,也說明了這個人缺乏責任心,根本不夠資格成為我們公司的一員。”

就長遠看來,習慣於找借口的人所付出的代價非常大,因為這會讓人掩耳盜鈴,不去尋求失敗的真正原因。一個令我們心安理得能借口,往往使我們失去改正錯誤的機會,更使我們錯失成功的機會。福特汽車的創始人亨利-福特,在製造著名的V8汽車時,明確指出要造一個內附8個汽缸的引擎,並指示手下的工程師們馬上著手設計。

但其中一個工程師卻認為,要在一個引擎中裝設8個汽缸是根本不可能的。他對福特說:“天啊,這種設計簡直是天方夜潭!以我多年的經驗來判斷,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我願意和您打賭,如果誰能設計出來,我寧願放棄一年的薪水。”

福特笑著答應了他的賭約:“盡管現在世界上還沒有這種車,但無論如何,我想隻要多搜集一些資訊,並把它們的長處廣泛地加以分析和改進,是完全可以設計並生產出來的。”後來,其他工程師通過對全世界範圍內汽車引擎資料的搜集、整理和精心設計,結果奇跡終於出現了,他們不但成功設計出8個汽缸的引擎,還正式生產出來了。

那個工程師隻好對福特說:“我願意履行自己的賭約,放棄一年的薪水。”

此時,福特嚴肅地對他說:“不用了,你可以領走你的薪水,不過看來你並不適合在福特公司工作了。”

工程師僅僅憑借自己現有的知識和經驗就妄下結論,而不是去積極主動地廣泛搜集相關資訊,不去尋找可能的方法,隻是一味地找借口,這是他失敗的根源。成功者尋找方法,失敗者尋找借口。一味找借口毫不思考方法的人,他未來的命運必將堪憂。

其實,在每一個借口的背後,都隱藏著豐富的潛台詞,隻是我們不好意思說出來,甚至我們根本就不願說出來。借口讓我們暫時逃避了困難和責任,獲得了些許心理的慰藉。但是,借口的代價卻無比高昂,它給我們帶來的危害一點也不比其它任何惡習少。

我們不妨來看看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一封信:

親愛的約翰:

斯科菲爾德船長又輸了。他輸得有些氣急敗壞,一怒之下把那根漂亮的高爾夫球杆扔上了天,結果他隻得再買一根新球杆。坦率地說,我比較喜歡船長的性格,人生奮鬥的目標就是求勝,打球也是一樣。所以,我準備買個新球杆送給他,但願這不會被他認為是對他發脾氣的獎賞,否則他一發不可收拾我可就慘了。

斯科菲爾德船長還有一個令人稱道的優點,盡管輸球會令他不高興,但他認為贏本身並不代表一切,師努力去贏的做法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輸球之後,。他從不找借口。事實上,他可以以年齡太大、體力欠佳來解釋他輸球的理由,為自己討回顏麵,但他從不這樣做。在我看來借口是一種思想病,而染有這種嚴重病症的人無一例外都是失敗者。當然一般人也有一些輕微症狀,但是一個人越是威功,就越不會找借口。那些看上去好運不斷的人,與那些沒有什麼作為的人之間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借口。

隻要稍加留意你就會發現,那些沒有任何作為,也不曾計劃要有一番作為的人,經常會有一籮筐的理由來為自己開脫:為什麼他沒有做到,為什麼他不做,為什麼他不能做,為什麼他不是那樣做的……失敗者為自己處理“後事”的第一個舉動,就是為自己的失敗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

我鄙視那些善於找借口的人,因為那是懦弱者的行為。我也同情那些善於找借口的人,因為借口是製造失敗的根源所在。

一個遇事喜歡找借口的人,在麵臨挑戰時,總會為自己未能實現某種目標找出無數個理由。而成功者大都不善於也不需要編造任何借口,因為他們能為自己的行為和目標負責,也能享受由自己的努力而獲得的成果。

實際上,幾乎所有的失敗者都有一套“失敗者的借口”,比如家庭、性格、年齡、環境、學曆、老板、健康、運氣等等,從來沒有人說,“我的失敗是自己造成的。”然而,這句幾乎沒人會承認的話,卻是世間的真理。

認真工作的人從來不找借口,他們有毫不畏懼的決心、堅強的毅力、完美的執行力,他們有堅定的信心和信念,堅決按標準執行自己的工作任務。即使遇到困難,也往往把這種挑戰當成工作的樂趣所在。

培養認真負責的作風

一位記者去采訪一位局級國有企業的老總時,恰好碰上這位老總出來迎接他。

當這位老總經過會客室時,下意識地看了一眼裏麵,當他發現裏麵沒有人但燈還亮著,就推門進去把燈關掉。其實,為單位節省的電費也到不了他自己的口袋裏,但他在舉手投足之間,卻表現的自自然然,好像隻是在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記者後來說:“一個關燈的動作,卻透出了他長期養成的責任心和高度敬業的作風。”

也許,這樣的認真令你有些望而生畏。但試想一下,假如一個人能時時堅持這種認真負責的態度,直到把它培養成一種作風以及一種深入骨髓的習慣,這時,他會發現:自己完全變了一個樣兒,變成了一個堅定、熱情、連自己都為自己這種變化而吃驚的真正的高績效人士。

“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任何一件事情,無論它有多麼艱難,隻要你認真下了功夫,就能化難為易。一個成功的人,一定會對事業認真負責。所以,假如一個人還沒有取得成功,那麼他肯定是在有些方麵做的還不夠認真。

哈裏斯去一家大公司麵試的那天,公司總裁找出一篇文章給哈裏斯說:“請你把這篇文章一字不漏地讀一遍,最好能一刻不停地讀完。”說完,總裁就走出了辦公室。

哈裏斯想:不就是讀一遍文章嗎?這太簡單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開始認真地讀起來。過了一會兒,一位漂亮的金發女郎款款而來,“先生,休息一會吧,請用茶。”她把茶杯放在桌幾上,衝著哈裏斯微笑著。哈裏斯好像沒有聽見也沒有看見似的,還在不停地讀。

又過了一會兒,一隻可愛的小貓伏在了他的腳邊,用舌頭舔他的腳踝,他隻是本能地移動了一下他的腳,卻依然絲毫沒有影響他的閱讀一一他似乎也不知道有隻小貓在他腳下。

那位金發女郎再次飄然而至,要他幫她抱起小貓。哈裏斯還在大聲地讀,根本沒有理會金發女郎的話。終於讀完了,哈裏斯鬆了一口氣。這時總裁走了進來問:“你剛才注意到那位美麗的小姐和她的小貓了嗎?”

“沒有,先生。”

總裁又說道:“那位小姐可是我的秘書,她請求了你幾次,你都沒有理她。”

哈裏斯很認真地說:“你要我一刻不停地讀完那篇文章,我隻想如何集中精力去讀好它,這是考試,關係到我的前途,我必須認真做。別的什麼事我就不太清楚了。”

總裁聽了,滿意地點了點頭,笑著說:“小夥子,表現不錯,你被錄取了!在你之前,已經有50人參加考試,可沒有一個人及格。在紐約,像你這樣有專業技能的人很多,但像你這樣認真的人太少了!你會很有前途的。”

果然,哈裏斯進入公司後,憑著自己的業務能力以及對工作的專注與熱情,很快就被總裁提拔為經理。

如果一個人被別人評價為“認真負責的人”,那他一定是養成了一種認真負責的習慣。認真,就是他一貫的風格。哈裏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認真負責、嚴謹執行的作風,在麵試時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來,深深打動了麵試他的總裁。

認真的習慣需要日積月累的培養,這看起來很難,其實卻很容易做到一一隻要能堅持。

一隻新組裝好的小鍾放在了兩隻舊鍾當中。兩隻舊鍾“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著。

其中一隻舊鍾對小鍾說:“來吧,你也該工作了。可是我有點擔心,你走完三千二百萬次以後,恐怕便吃不消了。”

“天哪!三千二百萬次。”小鍾吃驚不已。“要我做這麼大的事?辦不到,辦不到。”

另一隻舊鍾說:“別聽他胡說八道。不用害怕,你隻要每秒滴答擺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這樣簡單的事情。”小鍾將信將疑,“如果這樣,我就試試吧。”

小鍾很輕鬆地每秒鍾“滴答”擺一下,不知不覺中,一年過去了,它擺了三千二百萬次。

一種習慣作風的養成,其實就這麼容易。認真完成一件工作,或者一天的工作,其實也是非常簡單的事。我們需要做的,隻是能把簡單的事堅持下去,這樣,認真負責的精神,就會慢慢滲入到你的靈魂中。

說白了,所謂的責任心,就是調動自己全部的熱情,堅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的態度。富有責任心的人,總是認真、嚴謹地去做事,這是他們共有的工作作風。他們所做的並不是驚險刺激的好萊塢式英雄行為,他們麵對的“挑戰”,就是把看似容易做的小事堅持下去。這看似容易做的小事,即意味著耐下心來把並不複雜的工作認真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