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執行離不開準備

一個高效的執行者所采用的模式應該是這樣的:準備一執行一成功。每一個企業需要的是那種充滿主動精神的人,而不是那些被人推著走的員工。於是,老板們就都認為他的手下缺少積極的精神,同時也缺少一點執行力。

但是,即使企業每天向員工們不斷灌輸執行觀念,我們的企業就一定能夠鍛煉出一支具有羅文精神和高效執行能力的團隊嗎?我認為也不盡然。其實,有相當一部分員工並不缺乏主動精神和工作熱情,他們缺少的是在接受任務以後踏踏實實的準備。在某些時候,這種盲目主動和熱情下的工作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有一位勤勞的伐木工人,被指令砍伐100棵樹。接受任務以後,他毫不拖延地投入到了工作當中,每天工作lO個小時。可是漸漸地,他發覺自己砍伐的數量在一天天減少。他開始想,一定是自己工作的時間還不夠長,於是除了睡覺和吃飯以外,其餘的時間他都用來伐樹,一天要工作12個小時。但他每天砍伐的數量反而有減無增,他陷於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一天,他把這個困惑告訴了主管,主管看了看他,再看了看他手中的斧頭,若有所悟地說:“你是否每天用這把斧頭伐樹呢?”工人認真地說:“當然了,沒有它我可什麼也幹不了。”主管接著問道:“那你有沒有磨利這把斧頭呢?”工人的回答是:“我每天勤奮工作,伐樹的時間都不夠用,哪有時間去幹別的。”

聽到這裏,主管說:“這就是你伐樹數量每天遞減的原因。雖然工作熱情很高,但你連工作必需的工具都沒有準備好,又怎麼能提高工作效率呢?”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像這個伐樹工人一樣,總是忘了應該采取必要的準備使工作更簡單、更快捷。你又怎麼能指望他們高效高質地執行好任務呢!要知道,在信息時代的今天,不磨刀就等於沒有刀!

在企業中,總是有50%的指令被變通執行或打了折扣執行;30%的指令有始無終,最後不了了之;15%的指令根本沒有執行,也就是說,實際上隻有5%的指令真正發揮了作用。

其實,問題就是出在了準備上。現在,讓我們看一看3個員工對待同一個指令的3種不同結果。

某家大型企業集團的采購部經理脾氣暴躁、傲氣淩人,許多想向他推銷產品的業務員都碰了釘子。有一次,他到某個城市出差,一個辦公設備生產企業的銷售主管知道後,決定派員工A去拜訪他,把企業的產品推銷出去。由於這位經理隻在這個城市停留一周,所以銷售主管希望能在他回去之前草簽一個合作意向。A接受了任務後,心想:這個經理不好打交道是出了名的,許多公司的人都被他整得下不了台,給的時間又這麼短,我肯定完不成任務,不如想個辦法躲過去吧。於是,他第二天並沒有去賓館拜訪這位經理,而是在家裏舒舒服服地休息了一天。第三天一早,他回到公司,對主管說:“咱們得到的消息太晚了,他已經和別的公司簽訂了合同,這個客戶隻能放棄了。”

主管聽說後感到非常失望,但又不甘心丟掉這個大客戶,於是決定再派員工B去試試。B接受了任務以後,什麼也沒有說,把要推銷產品的簡介往包裏一塞,在10分鍾之後就趕到了采購經理所住的賓館,他直接來到了經理的房間,敲開門後馬上開始介紹自己的產品。誰知采購經理有睡午覺的習慣,被B吵醒後已經非常憤怒,哪裏有心情聽他說些什麼,一通臭罵將B轟了出去。B並沒有泄氣,他在賓館的大堂裏坐下,想等經理下來吃晚飯的時候再向他展開攻勢。而經理因為被人打攪了午睡,整個下午都昏昏沉沉的,到了晚上根本沒有胃口吃飯,早早就休息了。可憐的B在大堂裏一步也不敢離開,一直等到晚上10點才餓著肚子回去了。

第二天的早上,當B帶著失敗的消息回到公司後,銷售主管已經不報什麼希望了。正當他準備放棄的時候,突然看到了剛進公司沒幾天的C,主管想:反正已經沒希望了,不如讓C去碰碰運氣,就當是鍛煉新人吧。於是,C又接受了這個任務,而這時距采購經理離開的時間隻剩下3天。C並沒有急於去賓館,而是通過各種渠道詳細了解采購經理的奮鬥曆程,弄清了他畢業的學校、處事風格、關心的問題以及剩下這幾天的日程安排,最後還精心設計了幾句簡單卻有分量的開場白。

這些準備工作用了C一天的時間,到了第二天一早,C還沒有去賓館,而是回公司整理了一個小時的資料,把公司產品和競爭對手的產品進行了詳細的比較,並將能突出自己產品優勢的地方全都列了出來,然後把那位采購經理對產品最關注的耐用性、售後服務等關鍵點進行了非常具有誘惑力的強化。因為他已經查明,采購經理今天上午有一個簡短的約會,要到10:30分才回去,所以做這些準備工作在時間上來說是綽綽有餘。C在10:15分到了賓館,在通向經理房間必經的電梯旁等候。10:30分,采購經理回到了賓館後直接上了電梯,C也馬上跟了進去,從經理最感興趣的話題開始,很快就得到了去經理房間喝咖啡的邀請。後來的事就很簡單了,采購經理一次就定購了這家公司一個季度的產品量,並且簽訂了正式合同,甚至在他臨走的那一天,這筆業務的預付款就已經到達小C所在公司的賬戶了。

忠誠是高效執行的基石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著名的將領麥克阿瑟曾說過:“士兵必須忠誠於統帥,這是義務。”對於核心的忠誠,是整個團隊實現目標的關鍵因素。因為忠誠會形成巨大的合力,團隊就會無堅不摧,戰無不勝。在蜜蜂的世界裏,有著森嚴的等級秩序。蜂王永遠是高高在上的,所有的工蜂必須忠誠於自己的統帥。

因為,蜂王有著對於整個蜜蜂世界來說最重大的責任,那就是繁衍後代。

為此,所有的工蜂都必須任勞任怨地供養蜂王,忠誠於蜂王,隻有這樣,才能確保整個蜜蜂世界的和諧統一。

對於一個公司而言,員工必須忠誠於公司的領導者,這也是確保整個公司能夠正常運行、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拿破侖說過,沒有忠誠的士兵,沒有資格當士兵。同理,沒有忠誠的員工,也是沒有資格當員工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手冊中有一段話對忠誠的解釋十分精彩,它是這樣說的:

忠誠不談條件,忠誠不講回報。忠誠是一種義務,忠誠是一種責任,忠誠是一種操守。忠誠是人生最重要的品質。海軍陸戰隊首先不會給你什麼,但你要給海軍陸戰隊絕對的忠誠,如果你給了海軍陸戰隊絕對的忠誠,海軍陸戰隊就會給你終生的榮譽!

忠誠為什麼不談條件?因為忠誠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義務。你是一個國家的公民,你就有義務忠誠於國家,因為國家給了你安全和保障;你是一個公司的員工,你就有義務忠誠於公司,因為公司給了你發展的舞台;你是一個老板的下屬,你就有義務忠誠於老板,因為老板給了你就業的機會;你在一個團隊中擔任某個角色,你就有義務忠誠於團隊,因為團隊給了你展示才華的空間;你和搭檔共同完成任務,你就有義務忠誠於搭檔,因為搭檔給了你支持和幫助……總之,忠誠不是討價還價,忠誠是你作為社會角色的基本義務。

忠誠為什麼不講回報?因為真正的忠誠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這種情感如同對親人的情感、對戀人的情感那麼真摯。對祖國忠誠,是因為你熱愛祖國;對公司忠誠,是因為你熱愛公司;對老板忠誠,是因為你對老板心存感恩;對同事忠誠,是因為你發自內心信任你的同事。

每一位優秀的員工都應該清楚,公司首先不會給你什麼,但你如果給了公司絕對的忠誠,公司一定會回報你,它的回報包括薪水以及榮譽。忠誠與回報,不一定是成正比,但一定是同步增長的,忠誠度越高的員工,所創造的價值肯定越多,所獲取的回報肯定也越多。

當然,我們倡導員工的忠誠,但員工的忠誠和士兵的忠誠是不一樣的,士兵的忠誠是絕對的,士兵必須忠誠於統帥,因為統帥代表著國家。員工的這種自下而上的忠誠對於公司來講是必須的,但是並不是無條件的、絕對的和盲目的。員工忠誠的是一個對自己的生存、發展、自我實現有助益的領導者,一個對公司有責任感的領導者,一個能夠擔當得起公司生存和發展重任的領導者,一個能夠讓公司健康運行的領導者,一個關心員工、能夠為公司奉獻的領導者,一個有企業家精神的領導者。對這樣的領導者忠誠是有價值的,也是值得的。因為這樣的領導者不會辜負員工的滿腔忠誠。

下麵,我們列出員工忠誠於公司的十個理由,讀了它們你會明白忠誠不僅是一種義務,而且它的最大受益人正是你自己。

忠誠於公司的十個理由:

1.因為你是公司的員工。

2.公司給了你一個飯碗,一個事業發展的契機,一個施展才華的舞台,你應當懂得感恩。

3.隻有忠於公司,你才能得到公司忠誠的回報。

4.公司發展了,你得到的回報將會更多。

5.忠誠賦予你工作的激情,隻有忠誠的人才能享受工作帶來的樂趣,而不覺得它是苦役。

6.隻有忠誠於公刮,努力為公司工作,你的才華才不會浪費,不會貶值,不會退化。

7.隻有忠於公司,你的個人價值才能更好地展現出來。

8.忠誠是造就你的職業聲譽和個人品牌最重要的因素。

9.隻有忠誠的人,才能夠在公司中找到自己的歸屬感。

10.沒有人喜歡不忠誠的人,沒有哪一個老板歡迎不忠誠的員工。

忠誠比能力更為重要

在一項對世界著名企業家的調查中,當問到“您認為員工應具備的品質是什麼”時,他們無一例外地選擇了“忠誠”。

忠誠是職場中最值得重視的美德,因為每個公司的發展和壯大都是靠員工的忠誠來維持的,如果所有的員工對公司都不忠誠,那這個公司的結局就是破產,那些不忠誠的員工自然也會失業。

毫無疑問,大多數年輕人對自己的雇主都有一定程度的忠誠之心,至少對於他們現在所從事的工作是這樣的。但這樣的忠誠在很多時候都表現的極其不夠。甚至還有一些人,故意在監督者不在的時候把事情弄得一團糟,這樣的人是絕對不能任用的。

很多人,如果你說他對雇主的忠誠不足,他會這樣辯解:“忠誠有什麼用呢?我又能得到什麼好處?”忠誠並不是增加回報的砝碼,如果是這樣,那就不是忠誠,而是交換。

一家著名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說:“當我看到申請人員的簡曆上寫著一連串的工作經曆,而且是在短短的時間內,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他的工作換得太頻繁了,頻繁地換工作並不能代表一個人工作經驗豐富,而是說明了一個人的適應性很差或者工作能力低,如果他能快速適應一份工作,就不會輕易離開,因為換一份工作的成本是很大的。”

沒有哪個公司的老板會用一個對自己公司不忠誠的人。“我們需要忠誠的員工。”這是老板們共同的心聲。因為老板知道,員工的不忠誠會給公司帶來什麼。隻要自下而上地做到了忠誠,就可以壯大一個公司,相反,就可能毀了一個公司。

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中,人才之間的較量,已經從單純的能力較量延伸到了品德方麵的較量。在所有的品德中,忠誠越來越得到組織的重視,從某種意義上說,忠誠更是一種能力,因為隻有忠誠的人,才有資格成為優秀團隊中的一員,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

鮑勃是一家網絡公司的技術總監。由於公司改變發展方向,他覺得這家公司不再適合自己,決定換一份工作。以鮑勃的資曆和在業界的影響,加上原公司的實力,找份工作並不是件困難的事情。有很多家企業早就盯上他了,以前曾試圖挖走鮑釩都沒成功。這一次,是鮑勃自己想離開,這真是一次絕佳的機會。

很多公司都拋出了令人心動的條件,但是在優厚條件的背後總是隱藏著一些東西。鮑勃知道這是為什麼,但是他不能因為優厚的條件就背棄自己一貫的原則,於是鮑勃拒絕了很多家公司對他的邀請。最終,他決定到一家大型企業去應聘技術總監,這家企業在全美乃至世界都有相當的影響,很多工業人士都希望能到這家公司來工作。對鮑勃進行麵試的是該企業的人力資源部主管和負責技術方麵工作的副總裁。對鮑勃的專業能力他們並無挑剔,但是他們提到了一個使鮑勃很失望的問題。

“我們很歡迎你到我們公司來工作,你的能力和資曆都非常不銑我聽說你以前所在的公司正在著手開發一個新的適用於大型企業的財務應用軟件,據說你提了很多非常有價值的建議,我們公司也在策劃這方麵的工作。你能否透露一些你原來公司的情況,你知道這對我們很重要,而且這也是我們為什麼看中你的一個原因。請原諒我說得這麼直白。”副總裁問道。

“你們問我的這個問題很令我失望,看來市場競爭的確需要一些非正當的手段。不過,我也要令你們失望了。對不起,我有義務忠誠於我的企業,任何時候我都必須這麼做,即使我已經離開。與獲得一份工作相比,忠誠對我而言更重要。”鮑勃說完就走了。

鮑勃的朋友都替他惋惜,因為能到這家企業工作是很多人的夢想。但鮑勃並沒有因此而覺得可惜,他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坦然。沒過幾天,鮑勃收到了來自這家公司的一封信。信上寫著:“你被錄用了,不僅僅因為你的專業能力,還有你的忠誠。”

其實,這家公司在選擇人才的時候,一直很看重一個人是否忠誠。他們相信,一個能對原來公司忠誠的人也可以對自己的公司忠誠。這次麵試,很多人被刷掉了,就是因為他們為了獲得這份工作而對原來的公司喪失了最起碼的忠誠。這些人中,不乏優秀的專業人才。但是,這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部主管認為,一個人不能忠誠於自己原來的公司,人們很難相信他會忠誠於別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