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接納快樂2(1 / 3)

10.快樂通道

通往快樂的道路在哪裏?是否有這樣一條道路?或者它隻是一個無底洞?

對於奮勇向前的人而言,快樂是一種無須爭論的事實;對於無所畏懼的人而言,快樂是一種真實具體的目標。

如果你像剛生病時的麥基一樣,帶著絕望的心情逃避現實,那麼你便放棄了所有快樂的機會,等於背棄快樂,把它關在了你的心門之外,甚至在你可以找到它的時候就將它毀掉了。

你必須鼓勵追求快樂的性格傾向。

下麵的建議可以幫你在生活中找到樂趣。不妨坐在舒適的椅子裏,反複閱讀這些想法,直到它們變成你思想的一部分。坐下來好好思考一下,然後就可獲得快樂。

(1)建立你的自我意象:如果你不喜歡你的自我意象,你的生活就不會有快樂。你不可能生活在虛幻的空中樓閣裏。如果你的自我意象不太穩定,你就不能通過工作、旅行、談話、職權、金錢以及美麗的風景獲得快樂。你每天要在你的心中搜索你的快樂往事——把這種做法變成一種習慣——並將它們移植進現實的快樂時光裏。你要以這種方式對待自己,以你所喜歡的方式去做去想,每一天都要啟動這些積極的意象。如果你想生活在快樂之中,你不但要專注於這個滿意的意象,同時還得寬容你的缺陷。如此建立的自我意象,會成為你日常生活的一種重要習慣。是否快樂是由你自己決定的。

(2)發掘你的潛在財富:什麼是潛在財富?它就是你的創造天賦,是你的才能,是你做事和給予的能力。你為什麼要將它們埋藏起來呢?是因為你害怕失敗,還是你的表達能力不夠?每個人,都有某方麵的才能,某些才能使他感到自己更有活力,使他感到自己更重要的表現意象。把這種自我表現的意象浪費了,是多麼可惜!沒有開發出來的才能,像埋在地裏的金礦一樣毫無價值。如果你不將它們發掘出來,別人怎能知道你擁有這些寶藏?甚至,因為你的忽略,連你自己也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以致使你失去了許多快樂。你發掘你的寶貴天賦,不必使用圓鍬,不必使用十字鎬,隻要你隻是下定決心:你要用你照顧世間財物那樣的心情,去照顧自己和你的心靈。

(3)對人樂善好施:在這個世界上“撈錢”似乎是第一大事,給予似乎比獲取重要。這是現代文明世界的一大悲哀。但是,絕大多數的人(雖然不肯承認)不僅渴求愛與被愛,同時也渴望表達他們的心意。和善真誠地對待別人,雖然這可能會引起多數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的驚訝甚至懷疑,但是隻要他們意識到你的友善出於真誠,他們就會對你報以熱烈的回應。要是他們久已沒有體驗到人情的溫暖,那他們的感激之情會使你感到驚訝。樂善好施可以使你獲得內心的極大滿足。

(4)全神貫注於你的目標:正如前麵所說過的一樣,你必須每天都有生活的目標。但是僅僅選擇目標是不夠的,你必須進一步向目標奮勇前進才行。這是你在生命活動中獲取真正樂趣的惟一辦法。你喜歡打籃球嗎?那就一心一意地去打籃球好了,不要隻是淺嚐輒止。當你著手傳球或灌籃時,就專心傳球或灌籃,不要去想你的公司事務或所得稅;將你的心思放在傳球或進球上,——正如你在生意場上思考怎樣賺大錢一樣。關鍵不在你是否玩得更好,而是你從運動中能否獲得更大的樂趣。這個道理對你所做的任何事都適用,你必須全神貫注投入其中。你隻要將思想集中在你所喜歡的事情上,你就能讓你的世界充滿樂趣。

11.快樂自己

“有了貪念,就永遠不能滿足;不滿足,就會感到欠缺。”釋迦牟尼的這句話,使人頓悟。

假如能閉上眼睛想想自己的生活,我們就會覺得自己擁有的實在是夠多了。但如果我們不懂得珍惜已經擁有的東西,得到的再多又有何用?

林語堂曾經真誠地說:“滿足的秘訣,在於知道如何享受自己所有的,並能驅除自己能力之外的物欲。”

你愈是拒絕在你的現狀中尋求可以令你滿意的事物,你的不滿就會持續得愈久。你愈不滿,就愈沮喪,愈乞求於憧憬、期望、可能……與其埋怨你目前的處境,何不珍惜自己目前所擁有的一切,愉快地過平常人的生活。

貝蒂·戴維斯在她的回憶錄《孤獨的生活》中曾寫道:“任何目標的達成,都不會帶來滿足,成功必然會引發新的目標。正如吃下去的金蘋果都帶有種子一樣,這些都是永無止境的。”除非你真正懂得常樂的秘訣,否則將永遠不會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