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共同來享受豐富多彩的人生,人生的過程就是享受的過程,當我們在幹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想到我們可以從中獲取快樂,那麼,我們將會以更大的熱情去完成它,而不會對它反感。這樣,我們就可以從享受每一件小事開始,進而享受整個人生。
不向命運低頭就是快樂
我們常說,笑一笑,十年少,意思是好的心情有助於延長壽命。美國科學家通過15年的研究,進一步證實了這一說法。
根據研究表明,越是樂觀者,年老時患癡呆症的幾率越小。越樂觀的人,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對自身造成的壓力就越小。相反,經常焦慮、動怒的人歲數大後更容易中風和患心髒病。
不久前,斯諾登和他的同事開始仔細閱讀聖母修女學院180位修女在她們年輕時寫的日記,對生活持樂觀向上態度的修女在她們的日記中寫滿表明快樂的字句,而且她們要比悲觀的人平均多活10年。
另有研究表明,情緒樂觀的人生存率遠遠高於預期值。而情緒悲觀的人實際壽命與預期壽命相比,提前死亡的可能性高於19%。
研究人員認為,情緒樂觀的人很少出現抑鬱情緒,他們在尋醫或接受治療方麵也非常積極,很少有自怨自艾的傾向或在劫難逃的想法。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係的馬丁·塞利格曼說:“悲觀情緒早期就能加以確認,也可以改變,所以情緒容易悲觀的人可以參加簡短的訓練計劃,永久改變他們對不幸事件的思慮,從而降低患病乃至死亡的風險。”
那麼如何才能讓快樂持久下去呢?積極、樂觀、善良的人常會遇見“貴人”,有好的事業機會,有好的財運。幽默感十足的人交際圈都比較廣。這些人值得我們去接觸、去交往。和喜歡賭博的人交往,自己潛在的賭性就在不自覺中被激發出來;和喜歡讀書的人交往,很快就會感受到書中樂趣無窮……這就是所謂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活著,不向多舛的命運低頭,就是一種快樂。人生就像一張單程車票,一個從生到死的沒有重複的過程。我們有著相同的起點和終點,但從生到死的過程卻是各色各樣的。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活法,就有一百種的痛苦與歡樂的曆程。遼寧電視台《都市人》欄目曾講述過這樣一位斷臂老人的快樂人生。
這是都市裏一戶尋常人家。
早在14歲時,曲祥在玩耍中遭電擊,雙臂被燒焦,從那時到現在已經50多年了,他就這樣拖著殘缺的臂膀頑強的生活著。常人的任意一個簡單動作,對曲祥來說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完成。在不知道痛苦為何物時就過早地遭遇不幸,這使曲祥每每感歎命運多舛,可他很倔強,就是不服輸,為這他付出了很多,也得到了不少。
雖然身體殘了,但他並沒因此自暴自棄,從小到大,曲祥無論走到哪兒都一直是個活躍分子,退休前他還一直在沈陽市建築材料一公司做采購工作。1995年曲祥離開了工作多年的崗位,回到家中,沒有了朝夕相處的同事,生活仿佛一下子被掏空了。從那時開始他又迷上了電子琴,沒有老師教他就自己摸索,經過近一年沒白天沒黑夜的練習,他已能熟練地彈電子琴了。
伴隨著悅耳的琴聲,老伴夏淑芳總是很開心的在一旁做家務。想當初夏淑芳嫁給曲祥時,遭到了強烈反對,娘家甚至計劃了一出讓新娘在婚禮上缺席的“好戲”,可夏淑芳卻從來沒有動搖過,自打嫁給殘疾的丈夫,她的一雙手就沒有停止過勞作。鄰居們都說曲祥這輩子雖說遭遇了人生的大不幸,但能娶到這樣既漂亮又善良、樸實的妻子,真是上天對她的照顧。曲祥有時就想,妻子仿佛是上天派來拯救他的,是給他的生活帶來陽光的使者,他真不知道離開妻子的照料,他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一起生活了40多年,夫妻倆就沒鬧過別扭,這相濡以沫的情誼感人至深,曲祥自己知道,他走過的每一步都離不開老伴的扶持,他克服的每一個困難都少不了老伴的支持。磨難練就了堅強的性格,也許是妻子的鼓勵增強了他麵對生活的勇氣。如今快70歲的曲祥依然不服老,騎上。腳踏車風采不減當年。
自從喜歡上電子琴,老曲的身旁就多了許多音樂愛好者,鄰居於忠傑老人總是熱心地送來譜子,老於的侄女有空就過來伴奏。大家在一起說說笑笑,吹拉彈唱的,日子過得快樂無憂。
在練琴的過程中曲祥也漸漸悟出個道理,那就是:一切快樂都得靠自己去尋找。音樂使曲祥感到生活中充滿快樂,他好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了精神,更快樂了。曲祥年輕時當過業餘劇團的團長,什麼快板、評劇、黃梅戲樣樣通,當鄰居們循著聲音到這裏找樂兒的時候,他總會把年輕時喜歡的曲子來上幾段。
每個星期天女兒全家都來看望兩位老人,這時這個小家更充滿溫馨,女兒知道父母的艱辛,回來後幫著收拾屋子、洗衣服等,外孫子也長大了,重活累活都能幫上一把,曲祥覺得,這日子雖然過得很平常,但也是有滋有味的。遠在廣東做工的兒子一年到頭見不著麵,做父母的難免惦記,好在兒子時常打來電話,這讓曲祥感到很是欣慰。其實,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曲祥都深深地知道,雖然自己沒有雙手,但家裏家外每個人都在向他伸出自己的手,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呢?
常有人開玩笑說曲祥雖然手沒了,可啥也沒耽擱。曲祥常說,戰勝人生不幸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有樂觀的態度,隻要精神不垮,再大的困難也像個小丘,沒有過不了的。像現在全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有什麼比這更開心的呢?
走過風風雨雨的幾十年,曲祥越來越覺得,人生就是個大舞台,每個人都是演員,當你把自己排開,那就成了觀眾,當你積極地參與,那麼你就是主角。他沒有雙手,卻用殘缺的臂膀學會了各種技能;與命運的抗爭,使他成為強者並找到了快樂。
快樂是什麼?隻要你不向命運低頭,積極向上,就會快樂。
快樂使人充滿生氣
千百個人有千百種活法,每個家庭的日子也各不相同。但是,無論老少貧富,隻要對人生充滿信心,都可以活得很充實,把日子過得很美滿。
有一對夫妻剛剛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每天早上,在學習、寫作一陣子之後,他們就放開錄音機,把客廳當作舞池,踏著快樂的節拍翩翩起舞。
他們活得快樂、活得美麗;他們把自身的快樂和美麗帶給我們大家,我們大家的生活就更增加了一份快樂和美滿。
有一對年逾古稀的白發老人經常到街心公園。老漢是個偏癱病人。他一隻手拄著一根拐杖,另一隻手臂就搭在老伴的肩膀上。老伴不僅用身體承擔著老漢大部分的重量,同時還要提著一個套在老漢右腳上的繩圈,用力提拉著他那殘廢的右腳,幫助老漢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挪動。可是,這對老夫婦在眾人的注視下,卻總是那麼坦然自若地相攜而行。他們臉上總是布滿笑容。
望著這對老夫婦蹣跚而行的身影,人們會不由得聯想到很多、很多……我們生長的環境,不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對這樣的對生活無比熱愛、對愛情堅貞不渝的伴侶,而顯得無限美好嗎!
以上的這兩對夫婦,從身體上來說,一對生活處在困境中,另一對則不能擺脫殘疾與病苦。但是,如果從對生命的執著和對生活的追求著眼,他們活得都很有意義。他們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和態度,努力把日子過得幸福快樂。他們要讓自己的生命之花,盡量地開放,永不凋謝!
愛爾蘭詩人葉芝,曾為愛人寫下這樣的詩句:“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隻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當一個人擁有健康、財富和青春美貌之時,要得到愛情和歡樂,是輕而易舉的。然而,當一個人年老體衰、貧病交迫之際,卻仍能夠擁有忠貞的愛情和歡樂的生活,這才是彌足珍貴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