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 聞香識人(1 / 2)

藝術家常常以開玩笑的口吻說,抖抖身上,似乎別無長物,就剩下這點香氣。這香氣,是生命內在的活力。如同程頤詩所雲:“樂意相關禽對語,生香不斷樹交花。”人的生命中本來就有這“生香”,隻是我們常常嗅不出,我們被汙濁的空氣包圍,往往失去了自己生命的氣味。黃庭堅《題王居士所藏王友畫桃花》:“靈雲一笑見桃花,三十年來始到家,從此春風春雨後,亂隨流水到天涯。”這真是一首解道詩。桂花香了,桃花紅了,原來是人心亮了。

我很喜歡李商隱一首詠木蘭的詩:“洞庭波冷曉侵雲,日日征帆送遠人。幾度木蘭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表麵看來,這詩並沒有什麼特別,但深究其裏,則可發現,這詩中別有天地。駕著一葉小舟,日日在淒冷的洞庭湖上遠行,去追求理想中的木蘭花。然而自己駕著的就是木蘭小舟,自己原來就在這木蘭舟中。香就在自身。沒有人遮蔽你,是你自己遮蔽了真性。

中國古代很多藝術家,其實是從藝術中發現自己生命的香味。人們常說,聞香識美人,而這裏是聞香識真人。嗅一嗅,我的身上是不是還留下這生命的香氣,藝術家李日華細心地辨別自己的氣味(自己的生命本然),他有許多題畫跋和題畫詩論及此題,請看他的一組題畫詩:

野亭容傲士,山翠落幽襟。

江波搖我影,山翠落我裾。終日少頭坐,無鉤亦意魚。

為坐秋山洽幽興,任他煙靄濕人衣。

溪影帶雲動,虛明蕩我胸。渚花香入夢,沙樹遠支筇。

沙水弄夕暉,人家在煙翠,每於江渚行,悟得米三昧。

木葉陰中聽鳥語,荷花香裏下魚鉤。

他在“荷花香裏下魚鉤”,顯然意不在魚,而在他的深心。他籠罩在香的世界中,延續著香夢,煙翠的熏染、花意的氤氳,使他心蕩神怡。他在此嗅到了自己生命的香味。

我們為什麼常常嗅不到自己生命的香味,那是因為熏染的結果。依佛教的觀念,人的熏染有兩種,一是汙染,一是淨染。也可以戲稱為,前者是“臭染”,後者是“香染”。這兩種染力好像在拔河,就看你生命的內力了。人是一種群體動物,無法避免這種熏染,關鍵是你內心中的“信心”。在佛教講對佛性的信心,一個世俗的人,我想最重要的是對自己生命力量的“信心”,對自己內在的清潔本性的肯認。

古人有雲:“自從去年一握手,至今猶覺兩袖香”;“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自從識得金針後,一任風吹滿袖香”。王維有詩雲:“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看來這滿山的空翠,所打濕的可能並不止人的衣服,還有他的心靈。李商隱《偶題二首》之二雲:“清月依微香露輕,曲房小院多逢迎。春叢定見饒棲鳥,飲罷莫持紅燭行。”清月下淡淡的幽香氤氳,伴著朦朧的醉意,穿行在曲房小院的夜色中,心真的為這天地所“打濕”。真是夜來一片名香,與月熏魄。“飲罷莫持紅燭行”,這一句最具勝義,不要以光打擾這清幽闃寂,不要嚇走這輕輕浮動的香影。醉意中這香影,在詩人的心目中,是天地間最美的景致,最動人心魄的力量。“牆角數枝梅,迎風戶半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暗香浸潤著人的心靈。藝術家喜愛這樣的境界,並非出於對香的喜愛,而是推崇一種清香四溢的精神境界、一種人格風標。李日華題畫雲:“竹光浮硯春雲活,花氣薰衣午夢輕。”以及我上引的李日華所謂“煙靄濕我衣”、“山翠落幽襟”雲雲,包含的意韻是:我在這生命的清淨悠遠的境界中融化了,提升了,我的心靈隨著這屢屢不絕的馨香起伏,盤旋。衣香人影太匆匆,我在這暗香中浮動,浮動。道德至上主義者說:好香用以熏德;而藝術家說:佳藝用來熏心。禪門有語道:“野花香滿路,幽鳥不知春。”此之謂也。

不要誤認為,中國藝術家都如寶玉一樣,乃是浪蕩的花癡,大多數藝術家可能並不是什麼鴛鴦蝴蝶派,並沒沾染上什麼花間的柔膩,也沒有香奩的脂粉氣。他們筆下的花草美人,隻是其內在心念的表征,他們要在美人香草中尋找自己原有的活潑、原有的天真、原有的生命香味。

歐陽修有《踏莎行》詞,其雲:“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詞的大意是:旅館前的梅花已經凋零,溪橋旁的柳樹已抽出嫩細的柔條。春草散發出清香,春風送來暖意,我騎馬遠行。走得越遠離愁越濃以至無窮無盡,就像那綿延不斷的春江水。柔腸寸斷,粉淚盈盈,且不要登樓望遠倚危欄。莽莽平原的盡頭就是春山,而相思人更在那春山之外。這首詞的上片寫一男子遠行,下片寫閨中的思念,全詞扣住一個“遠”字展開思考,遊子感到離開他的所愛越來越遠,思婦也覺得自己的思慮被扯得越來越長,這首詞可以說是在距離的不斷延展中展開的。這首詞的妙處並不在思婦的粉淚,歐陽修在這裏對心理的距離作了出神入化的把握,他的用思可以說別在香粉外,如《詩經》中的“蒹葭之致”,正是理想欲把捉而無從把捉,才握時有,一鬆手無,其中蘊涵著迢迢不斷如春水般的心靈期許。我說這樣的作品有心靈的香味。我們若不留心,以為這位詩人是老夫聊發風流狂,就錯了。他們推崇生命中的香花、香山、香路、香光、香界、香影,其意並不在香味,而在心靈之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