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題僧房》:“棕櫚花滿院,苔蘚入閑房。彼此名言絕,空中聞異香。”
李白 《廬山東林寺夜懷》:“天香生虛空,天樂鳴不歇。宴坐寂不動,大千入毫發。”
兩位詩人所說的所謂天香、異香,都是佛的境界。我想最後談談佛教中香的境界,因為中國藝術中的“香”與佛教有密切的關係。
禪宗中常有香象渡河這樣的話頭,此出於佛經。佛經上說,兔子、馬和香象三種動物一起渡河,兔子渡河是浮在水麵的,比喻那些對佛法一知半解的人;馬渡河半個身子在水裏,半個身子漂在水上,比喻那些半吊子的學法人;而香象渡河,因為體積大,一下就堵住了河流,這比喻那些深悟佛法的人。為什麼是香象呢?在印度,香象是正處在發情期的象,它力大無比,充滿吸引力。禪宗用它來比喻悟禪的道理,有三條:一是截斷眾流,當下直接;二是比喻信心,深深的影響力,一個悟者對他者具有熏染的能力,香風四溢;三是精進之力,能此悟,無所不能。詩家常常借此來形容詩悟。
佛教中,香屬於六塵之一,又稱香塵。《三藏法數》二十八:“塵即染汙義,謂能染汙情識,而使真性不能顯露……旃檀沈水,飲食之香,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是名香塵。”佛教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說法。與此相對,又有所謂六境,又稱六塵,即色、聲、香、味、觸、法,眼之對境有色,耳之對境有聲,鼻之對境有香,餘此類推。香作為鼻的對境,易喚起人嗅覺方麵的欲望。屬於塵緣,因而要杜絕。佛教中對引起人欲望的香氣持反對態度,但並不排斥一切香味。相反,佛教卻認為,香氣馥鬱具有潔淨人靈魂的作用,妙香遠聞是佛教的一個重要特點。
在佛教中,其最高境界被稱為香國,或者“眾香界”,這是一個充滿香的世界。在那高高的須彌山頂,有國名眾香,有佛名香積。其國香氣,比於十方諸佛世界人天之香。《維摩詰經》有《香積佛品》,說的就是香世界。在這個香的世界中,一切都散發出濃濃的香氣,以香作樓閣,所經過的地方都有鮮花點綴,香氣撲鼻,諸天中下著香花雨,天女在散著花,須彌山充滿了香味,就連車輪也是花所做成,苑園的物品都用香料熏染,殿堂裏香煙繚繞,而其中之菩薩就叫香積菩薩,所食香氣周流十方無量世界。香積菩薩的意思,取的就是積聚天下眾香的功德。而來此修行的人,要染香水,吃香飯,並談著香的語言,呼吸著香的氣息,一個個修行人的毛孔中都散發出香氣。他們簡直是一批香人。維摩詰化作菩薩,到眾香界。禮拜香積菩薩,香積菩薩以眾香缽,盛滿香飯,與化菩薩。維摩詰用這香飯普熏毗耶離城,其影響及三千大千世界,無數的人感受他的香氣。
在佛教的儀式中,蕩漾著這種香氣,如佛祖拈花、迦葉微笑的傳說,如佛教中對蓮花的摯愛。《大智度論》中說:“爾時寶積佛以千葉金色蓮華與普明菩薩,而告之曰:善男子!汝以此華散釋迦牟尼佛上。”所以,佛是坐在蓮花之上的。蓮花出汙泥而不染,清淨微妙,《文殊師利淨律經·道門品》上說:“人心本淨,縱處穢濁則無瑕疵,猶如日明不與冥合,亦如蓮花不為泥塵之所沾汙。”以蓮花來比喻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人的內在本性原來都是潔淨的這一佛理。據說蓮花有香、淨、柔軟、可愛四德,喻法界真如之常、樂、我、淨四德。正如詩人孟浩然在《題大禹寺義公禪房》中所說的:“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看取蓮花淨,應知不染心。”
在禪宗中,到處洋溢著這香氣。如牛頭法融修行之時,傳百鳥銜花來供養他。有一位禪師上堂說法道:“千般說,萬般喻,隻要教君早回去。去何處?”過了一會,他說:“夜來風起滿庭香,吹落桃花三五樹。”回到生命的本然,回到那散發著生命香味的地方。後世的叢林都以香氣繚繞為其重要特點。“擁毳對芳叢,由來趣不同。發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豔冶隨朝露,馨香逐晚風。何須待零落,然後始知空”;“常憶江南三月裏,鷓鴣啼處百花香” ;“錦繡銀香囊,風吹滿路香”;“春山青,春水綠,一覺南柯夢初足。攜艘縱步出鬆門,是處桃英香馥鬱。因思昔日靈雲老,三十年來無處討。如今競愛摘楊花,紅香滿地無人掃”,等等。禪是一個香世界。
佛以香來象征最高信仰世界,因為香在這裏代表的是人的精神追求,是渴望,是在水一方的期許;悟入香的世界的主要意思,就是離穢。因為在佛教看來,塵世的空間是塵染的空間,這一空間充滿了汙穢,人的排泄物、人的離去、人的氣味,汙濁得令人窒息。汙穢更染汙了人的精神。佛提供了遠離這一汙穢的道路。同時,佛教中香的象征還在於,香是一種信心、一種發自心底的力量,那是人的生命的本源力量,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這種力量。佛要將這力量引出。我覺得,在中國藝術中,似乎也有類似的解讀。
明畫家李日華題畫詩道:“霜落蒹葭水國寒,浪花雲影上漁竿。畫成未擬將人去,茶熟香溫且自看。”就以清淨的心去飲一杯香茶吧,在那香霧騰起處,也許能聽到生命的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