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來,由於克林頓不檢點的行為,使得緋聞這個詞到處流行,世界各國的傳媒一齊發動,津津樂道,沸沸揚揚。倒不是因為發生在克林頓身上的緋聞跟故事一樣曲折奇特,與眾不同,隻是再次證明了樹大招風的道理。克林頓如果不是總統,克林頓如果隻是一介小民,他頂多隻能落個花花公子的稱號,照例不會引起公眾的關注。
公眾隻對公眾人物表示關注。
我們注意到,克林頓在攝像機麵前,接受獨立檢察官和大陪審團的調查時,形容十分尷尬,他既要使自己看上去顯得誠實,又必須掩蓋事情的真像,他隻好盡量少說,少說為佳。結果他的辯解聽上去軟弱無力,更像是閃爍其詞。他承認,他與前白宮實習生萊溫斯基有過不適當的關係。
這是一個相當圓滑的措辭。他隻能說到這個地步了,想象一下,這麼一個大國的總統,當著全世界的麵,怎麼好進一步闡述什麼叫做不適當的關係呢?他一貫很善言辭,對中東,波黑,歐盟,亞洲經濟危機,美國的失業率,甚至遠到太空,他都能侃侃而談,但他講不清自己到底和一位女士做過些什麼,他被搞得狼狽不堪。
很多人因此非常快活,還發生了不少有趣的事情。
例如,獨立檢察官為了證明確有其事,不得不在長達幾千頁的報告中詳細描述克林頓與萊溫斯基在具有曆史意義的橄園形辦公室的具體行為——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物,還有情節,從而使得美國人民稱這位以古板著稱的先生為黃色小說作者。
例如,由於緋聞的公開,美國人中間開始流傳一句新的俚語:“克林頓”。don‘tcreet,你不要“克林頓”,意思是說你不要用合法的一小點真實來掩蓋全部的謊言。克林頓的名字將使辭典增加一個新的條目,一定是他沒有想到的。
例如,隨著對克林頓的調查一步步深入,也有不少人開始對他表示出相當的同情,他的支持率因為緋聞的緣故反而一度穩步上升。這些人大聲疾呼,事情應該就此打住,即便是克林頓,也可以擁有他自己的私生活。有民意調查顯示,持這種意見的,以女性為多。大概證明女人天生就富於同情心。
例如,作為受害者的萊溫斯基突然拿出一條足以作為鐵證的裙子,她宣稱,從那條裙子上,肯定可以檢測出屬於克林頓的DNA,這種最現代的科學手段是幾乎不會有錯的。美國人民大吃一驚之後,轉而對萊溫斯基的動機發生了深刻懷疑,她為什麼不洗幹淨而且把那條裙子保存那麼久直至關鍵時刻才拋出來?她惹上了蓄意訛詐的嫌疑,在公眾心目中的得票迅速下降,被認為犯下了比克林頓更為嚴重的道德問題。而出版商已經願意出價一千萬美元,買斷萊溫斯基的故事,她將因此而暴發,應該不在策劃之中。
例如,一家洗滌劑公司及時推出了一種全新的洗衣粉,廣告說明這種高科技產品與以往的相比,特點就是不僅可以洗去一般的汙漬,而且還能一千二淨地洗掉附著在衣物上的人體DNA,似乎在提醒類似克林頓的人防患於未然,更像是一個專門設計的玩笑。
總之克林頓總統出盡了洋相,任何人都可以對他評頭品足,他好像被剝光了衣服,赤條條地站在世人麵前,全因為他是總統的緣故。但與此同時,緋聞似乎至少在表麵上又並不怎麼影響克林頓處理國內國際的諸多事務,他依然東奔西跑,忙得不亦樂乎,看上去還是像一個總統的樣子。這件緋聞因此很有意思,讓我們看到了領袖人物的各個方麵,說明對當政者強有力的監督,是多麼地重要。對老百姓寬容一點,對領導者嚴厲一點,是應該的。
密特朗總統生前很受法國人擁戴。機智,博學,幽默,有很高的藝術修養。他從沒有過任何的緋聞,以至有些法國人擔心,總統是不是有同性戀傾向?等到他死後,他的私生女寫了一本書公之於眾,大家才曉得,密特朗先生原來也是有情人的,那些原先對他心存疑竇的人於是釋然,終於放了心,很高興總統到底也是一個正常的人。法國人跟美國人有所不同,更多一些浪漫主義精神。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對待緋聞的態度也不盡相同,像我們這裏,就很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