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方塊字(1 / 1)

日本人在長沙修平和堂。從基建工地上出土了許多吳簡。簡保存得很好,一片片的,字跡清晰。我看那些簡上的字,認起來並不困難,恍惚間,覺得字體似乎也熟,像我們單位辦公室老馬寫的字。

吳簡上的字,多少年了!

可見中國字的穩定,以不變應萬變。中國文化裏麵有許多東西,變化都極緩慢,沉著,一脈相承地下來,不免老氣橫秋。

字是比較典型的例子。漢字是方塊字,四平八穩,結構力求工整,偏旁部首,表音或表意,必須一個字一個字地學,很複雜,也很麻煩。主要供中小學用的新華字典收了一萬個字,沒有幾個人能認全。更不用說康熙字典了。康熙字典研究了47035個字,那上麵的大部分字,絕多數人一輩子也沒見過。

中國人讀書,花在認字上的功夫太多了,因此自古以來,認得字的人往往容易飄飄然,覺得自己有點了不起。先前連寫過字的紙也很了不起,不能隨便處理,須在專門的場所焚燒,謂之敬惜字紙。西方的拚音文字比較起來簡單,而且方便。高爾基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學校教育,但能寫字,因為會說,就可以拚出來,俄文如果是方塊字,俄羅斯就一定不會有高爾基了。

認字不易,把它寫好就更難,因此叫書法。什麼東西隻要一“法”,就明顯地尊貴了。英文也有各樣的書寫體,但變來變去,橫豎隻有那麼幾個字母,遠不及中國字的氣象萬千。字寫得好,等於有了敲門磚,是一門本事。前麵說的我們單位辦公室的老馬,就是有敲門磚的人。

老馬的工作主要就是寫字,中學畢業,學曆不能算高,單位上學士碩士一大群,倘若論字,則無人趕得上老馬,所以老馬的飯碗一直穩當。過春節,往單位大門上貼幅對聯,分房子評職稱要張榜公布,星期二下午政治學習要出告示,都需要人寫字。而且要寫得漂亮,不然別人看了不好。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考慮怕別人看了不好。

老馬的字當然漂亮。是顏體,個個飽滿,方正。老馬很看重他的字,就同一個教授很看重自己的學問。教授如果連自己的學問都不看重,教授也就無從談起。老馬如果不看重自己的字,等於是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基礎。所以老馬從不信手塗鴉,寫無論什麼都認真,屏聲斂氣,求精、氣、神,講起承轉合的布局。連廁所裏“便後請衝水”五個字都寫得一絲不苟,看得出顏真卿的端倪。

有次單位上準備分蘋果,找老馬寫通知一時找不到人,打字員小楊自告奮勇,隻問字要多大,是楷體,宋體,還是隸書。小楊連毛筆都捉不穩,但在電腦上三下五除二,轉眼就把通知寫好了。

小楊的字也是個個飽滿,方正,同樣好看。

老馬站在那張電腦打印的通知麵前,發了一陣呆,心情壞了至少一個月。

電腦是外國人發明的,外國人盡發明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然後拿這些東西來插手別人的事,比方用電腦寫本該由老馬寫的方塊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