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認為婚姻是人生的大事。所以一個人在結婚的前後,應該有所不同。有時一樁小事都可以改變人的一生,比方蘋果從樹上掉下來這種小事,就幾乎造就了一個牛頓,進而幾乎改變世界的進程。自然更不用晚婚姻大事了。因此結婚前後的不同是完全可以一望而知的。倘若全無變化,多事的人便忍不住要給這樁婚姻的牢靠程度打上一個不大不小的疑問號。依我所見,結婚似乎更容易使一個女孩子變化得厲害。
我們看著她參加工作,然後戀愛,然後結婚,然後——仿佛一夜之間她就換了一個人。她所有方麵都變化了,再生了一般,甚至包括她走路的姿態,看東西的神情。因為此前她是以自己為中心的,而此後則是以丈夫為中心了。真正的她已經退下舞台,就像在下麵的節目裏不再有任務的角色一樣,可以卸了妝回去,也可以呆在後台上看看,橫豎是無所謂的了。她既依戀又依靠,決心把自己死活拴在這棵樹上。等到孩子下地,她於是又有了新的一個中心——總之她比婚前要無私得多,願意為這個家庭犧牲自己。
也許她沒有想到要犧牲自己。這一切的變化是自然而然的,是幾千年來一貫如此的,她連想都不用想。這麼一來,我就眼見到許多女孩子極迅速地一下變成十足的婦人,中間沒有過渡,無須過程,連表示一點徐緩的破折號都不要打的。
周圍情形大多如是。
有時碰到她在菜場裏與人爭執,或在單位上同別的哪個女人咬著耳朵,想想似乎不久前她的聲音還跟孩子似的透明,眼睛裏還充溢著夢樣的色彩,便覺得不可思議,懷疑婚姻是對人,尤其是對女人的一種破壞。
這使得不少的婚姻看上去難免包含著悲壯的意味,就像要奮鬥就會有犧牲,是簡直一定的。當然也有相反的例子。甚至也真的有被夫人管製得俯首貼耳的男人,但畢竟少,多數男人在婚姻家庭上表現出來的利已主義,似乎並沒有引起另一半人的重視,至少沒有加以認真研討和批評。這不但同傳統有關,也同號稱現代的輿論有關,太多關於中國婦女種種美德的讚揚,始料不及地起到了高帽子的作用,實際上成為男人手中的武器,很方便的,有如緊箍咒,隨時都能拿來用用。男人沒有這種包袱,倒也落
得輕鬆自在。
至於比較流行的一些說法,比如“妻管嚴”之類,則通常是一種掩飾,是做丈夫的施出來的伎倆,算是對作了犧牲的太太的安撫或者鼓勵,以便讓她繼續地犧牲下去。
為什麼一般男人婚前婚後好象沒有這麼巨大的反差呢?這問題應該由女人提出來,既提給男人,也提給自己。
好多年以前錢鍾書先生在小說裏說過,說婚姻是女人的職業,一個女人若沒有婚姻就等於是失了業。錢先生喜歡開玩笑,善於幽默,他製造的笑聲往往浸透了悲涼。
錢先生不說婚姻是男人的職業,就算放在今天來看,也還是實事求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