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計劃統計審計(1 / 1)

一、計劃

(一)年度計劃

20世紀80年代以前,年度計劃的主要指標有:農業生產計劃、工業交通計劃、基本建設計劃、物資分配計劃、固定資產投資計劃、技術改造計劃、勞動工資計劃、商品流轉計劃和糧食征購計劃。後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指令性計劃逐漸取消,逐步轉變為宏觀指導性計劃,“十五”期間,年度計劃指標主要是:農村經濟發展計劃、工業發展計劃、鄉鎮企業發展計劃、非公有製經濟計劃、糧食定購及商品流轉計劃、教育事業計劃、人口發展計劃、環境保護計劃和土地利用計劃。

(二)中長期規劃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是指5年計劃兼顧後10年規劃,是一個籠括性、方向性的發展目標。主要內容是總結回顧前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及經驗,確定後5年乃至1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奮鬥目標,明確經濟社會領域工作的重點和任務。

天祝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從1985年編製第七個五年計劃開始,到2005年,相繼完成了“七五”、“八五”、“九五”、“十五”計劃和“十一五”規劃編製。

(三)項目建設

20世紀90年代以來,天祝縣項目建設數量、規模及覆蓋麵逐年擴大,至2006年底,爭取國家固定資產投資、“三西”建設投資、扶貧投資、以工代賑、民族地區經濟建設和藏區專項、牧區專項資金和農業專項建設等資金4.08億元,完成了農林水牧、工交能源、社會事業、城建及其他項目共117項(不包括各種形式的自籌資金)。

二、統計

統計項目主要有農村社會經濟統計、工業統計、商業統計、社會統計、物資統計、固定資產投資統計、抽樣調查和普查。

1953年7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間,開展全國第一次人口普查。經登記調查,天祝自治區總人口為78575人,此後分別於1964年7月1日、1982年7月1日、1990年7月1日、2000年11月1日進行了第二、三、四、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全縣人口為53552戶、221332人。

三、審計

1984年1月,設立縣審計局,內設秘書股、工商企業審計股和行政事業審計股。1988年成立審計事務所,開展公證、監證、谘詢業務。2005年,全縣設內部審計機構23個,各大口單位先後均設立了內審機構。審計範圍包括工商企業、行政事業單位、基本建設、內部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