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商湯滅夏的經過(2)(3 / 3)

湯和伊尹為了徹底消滅夏王朝的殘餘勢力,又率軍西進。因為韋、顧、昆吾和三朡這樣一些較有勢力而又忠於夏的方國都被商湯所滅,商軍在西進的路上就未遇到大的抵抗,很快就占領了夏都斟(尋耳)。夏朝的親貴大臣們都表示願意臣服於湯。湯和伊尹安撫了夏朝的臣民後,就在斟(尋耳)舉行了祭天的儀式,向夏朝的臣民們表示他們是按上天的意誌來誅伐有罪的桀,夏後氏的“曆數”(帝王相繼的世數)已終。這就正式宣告了夏王朝的滅亡。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製王朝至此宣告結束。這一年大約是在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700年之間。商代後人歌頌他們開國之君商湯的功績時說:“韋顧既伐,昆吾夏桀。”也就是說,湯是先征伐韋、顧兩國,然後才滅了昆吾和夏桀。

湯和伊尹在夏王都告祭天地以後就率軍回到了亳。這時商的聲威已響徹四方,各地的諸侯、方伯以及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的酋長們紛紛攜帶方物、貢品到亳來朝賀,表示願意臣服於湯。就連遠居西方地區的氐人和羌人部落也都前來朝見。數月之間,就有“三千諸侯”大會於亳。

四百多年前夏禹建國時,在塗山大會諸侯,“執玉帛者萬國”。經過四百多年的發展,這些上萬的“諸侯”經過兼並、融合,到湯建國時,隻有“三千諸侯”。但是這時商湯統治的地域遠比夏禹時大。湯對前來朝賀的諸侯皆以禮相待,湯自己也隻居於諸侯之位,以示謙遜。“於是諸侯畢服,湯乃踐天子位。”也就是在“三千諸侯”的擁護下,湯做了天子,告祭於天,宣告了商王朝的建立。

古書中把湯伐桀滅夏稱做“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的本意是指皮革,獸皮去其毛而變更之意。“湯武革命”是說商湯變革夏王桀之命。“順乎天”是商講究迷信,凡做任何事都說是上天的意誌,所以是順天命。“應乎人”就是得人心的行動。商湯革命是我國奴隸社會中一個奴隸主的總代表取代另一個奴隸主總代表,雖革除了夏桀的暴虐,但仍然是奴隸主階級的統治,所以後世人們又稱之為“貴族革命”。我國曆史上的第二個奴隸製王朝,也就是在商湯滅夏後建立起來的。商湯經過二十年的征伐戰爭,最後滅了夏王朝,統一了自夏朝末年以來紛亂的中原,控製了黃河中下遊地區,其勢力所及,遠遠超過了夏王朝。所以商代的後人稱頌說:“昔有成湯,自彼氏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意思是說從前商湯的時候,連遠在西方地區的氐人和羌人都不敢不來進貢和朝見,都說商湯是他們的君主。湯滅夏後奠定了商王朝疆域的基礎。為了控製四方諸侯,防止夏遺民,尤其是夏後氏的奴隸主貴族的反抗,湯和伊尹決定將處於東方地區的亳放棄,把王都遷到距原夏王都斟(尋耳)相近的西亳。具體在西亳的什麼地方,學者各說不一,多數學者認為在今河南偃師,也就是古書中所說的“屍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