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穩定、農業的發展,畜牧業也在家畜飼養的基礎上日漸繁盛。馬、牛、羊、狗、豬的數量比之夏代有了巨大的增長。在各地發現的商早期的墓葬和遺址中,往往有數量較多的馬、牛和羊。據文獻記載,當時貴族們已經開始宰殺數十頭甚至數百頭牲畜來祭祀天地、祖宗和神靈。在畜牧業比較發達的地區,采集和漁獵隻作為農業生產的一種補充活動而存在,隻是在一些偏僻地區的部分氏族部落還主要依靠漁獵生產維持生活。
商初手工業在農業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得到很快發展。陶器製造、青銅器冶鑄、絲麻紡織、骨角器製作、玉石雕琢、竹木器和漆器的生產、土木營建技術等等都比夏代有了更大的進步。手工業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分工,一些新興的社會力量開始產生。黃河流域青銅文化的高度發展,對周圍地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東方沿海一些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先進生產技術在各地得到了廣泛傳播。在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發展的基礎上,在各個生產部門內部分工日趨鞏固和日益複雜的情況下,商的商業也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在商滅夏後,據說在殷民中有一部分人是“肇牽車牛遠服賈,用孝養厥父母”。這些人就是從事長途販運貿易活動的商賈。在殷都和其他重要城邑的貴族們,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需用的一些比較珍貴的物品,如龜、貝、玉、珠寶、青銅、皮毛、齒革、絲帛等等,除在專有作坊役使奴隸自行生產之外,還有許多必須來自外地。其中有一部分由各地貢獻,也有不少是通過交換的商品。這些商品,主要由一些專業的商賈從事販運,這樣就促進了商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