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八王之亂”始末(1 / 1)

西晉永熙元年(290年),晉武帝去世,太子司馬衷繼位,是為晉惠帝。晉惠帝隻圖享樂,什麼事也不懂,沒有能力掌管朝政,於是他的外祖父楊駿輔政,將晉朝中央大權牢牢握在了自己手中。但是皇後賈南鳳很有政治野心,並且陰險毒辣,她對楊氏掌管了朝政很不滿。西晉永熙二年(291年),賈後與宮中侍從官秘密策劃陰謀,命令都督荊州的楚王司馬瑋領兵進京(今河南洛陽),逼使晉惠帝下詔將楊珧、楊駿、楊濟3兄弟殺死,他的親黨被株連而死的達幾千人。楊太後被賈後廢黜,貶為庶人,絕食而死。這次宮廷政變使得晉朝內部開始大亂。

消滅楊氏集團後,晉廷推舉汝南王司馬亮和元老衛瓘共同執政,而楚王司馬瑋在賈後政變中功不可沒,於是被封為衛將軍兼領北軍(守衛京城北部的禁兵)中侯,掌管中央兵權,司馬亮和司馬瑋兩人之間因權利問題而出現矛盾。賈後認為他們兩個都阻礙了自己的專權,於是又采取手段,先要晉惠帝下手詔給司馬瑋,命令他率領北軍殺死司馬亮和衛瓘,然後讓晉惠帝否認下過這道詔書,以司馬瑋擅自殺死大臣的罪名殺了司馬瑋。這樣晉王朝的大權就完全被賈後掌握了。

賈後掌權後,大量安排自己的黨羽,不僅給自己的族兄賈模、內侄賈謐、母舅郭彰等親屬安排了重要官職,還封當時的名士張華為司空,封世族裴為尚書仆射,裴楷為中書令,王戎為司徒,這4人共同管理京城機要。由於4人有一定的統治經驗,並且能與賈模等人同心協力輔政,所以賈後掌權後的七八年裏政局相對穩定。

西晉元康九年(299年),賈後又與太子司馬遹之間產生了矛盾。太子司馬遹是晉惠帝唯一的兒子,是後宮謝玫後生。漸漸長大的太子,對賈後等人專權表露出不滿之意,被賈後察覺。賈氏的親黨賈謐等人,擔心太子掌權後,也像賈後殺楊駿、逼死楊太後一樣來對付他們,所以都勸說賈後將太子廢掉。於是賈後誣諂太子想殺死晉惠帝和她,太子被廢為庶人,隨後被殺。太子無罪卻被殺,使諸王和一部分擁護太子的朝臣都起了不滿之心。就在太子死後1個月,即300年四月,在京師洛陽擔任車騎將軍的趙王司馬倫,以為太子報仇為借口,帶領自己的宿衛禁兵,進宮將賈後、張華、裴等人殺死,並重用嬖人孫秀,將不支持自己的人全部殺害。第二年正月,司馬倫自立為皇帝,稱晉惠帝為太上皇。從此,宮廷政變又轉變為皇族爭奪皇位的鬥爭。

其他宗室諸王極力反對司馬倫稱帝,齊王司馬冏帶頭領兵對司馬倫進行征討,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等相繼參加討伐。三王聯軍與司馬倫軍在洛陽附近進行了兩個多月的戰鬥。結果,司馬倫兵敗被殺。同時,司馬倫的親信將領王輿也在京城內起兵造反,幫助晉惠帝複位。朝政大權由輔政大臣司馬冏掌控。

司馬冏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自輔政後不久,將本來可以立為皇太弟的司馬穎和長沙王司馬乂放棄,改立晉惠帝弟清河王司馬遐之子,這樣皇太子成了年僅8歲的司馬覃。這使司馬穎與司馬冏之間有了矛盾,也使司馬乂感到了不滿。西晉太安元年(302年)十二月,司馬顒領兵對洛陽發起攻擊,隊伍到達新安(今河南澠池縣東)。在洛陽的司馬乂也率領軍隊討伐司馬冏,兩方軍隊在京城內大戰。戰鬥持續了3天3夜,最終司馬冏大敗,被司馬乂所殺。政權又落到了長沙王司馬乂的手裏。

西晉太安二年(303年)八月,司馬顒命令自己的部將張方率領7萬精兵與成都王司馬穎的20多萬大軍聯合,以司馬乂“論功不平”為借口進攻京城。由於雙方兵力相差太多,洛陽城形勢危機。而此時洛陽城中的統治集團內部開始分裂。西晉永安元年(304年)正月,東海王司馬越與一部分禁軍勾結,將司馬乂拘禁,並向外兵求和,司馬乂被交給了張方燒死。司馬穎進入洛陽後成為丞相,但他仍堅持回到自己的管轄地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南),在鄴城仍執掌洛陽朝政,將太子司馬覃廢黜,但仍自兼為皇太弟,一時間,政治中心移到了鄴城。

司馬穎掌管朝政期間,政治腐敗,還比不上司馬冏和司馬乂執政的時期,人心大失。因此,東海王司馬越率領洛陽禁軍,支持晉惠帝對司馬穎進行討伐,但是司馬越在湯陰(今河南湯陰縣西南)被打敗。晉惠帝被抓到鄴城,而他則逃回了自己的封國(今山東郯城縣北)。河間王司馬顒派遣部下張方領兵將洛陽攻陷,不久,幽州刺史王浚與並州都督司馬騰聯合占領了鄴城,戰爭範圍被擴大。司馬穎挾晉惠帝逃向洛陽,結果全部被張方抓住,被迫前往長安(今陝西西安市西北)。

西晉永興二年(305年)七月,司馬越於山東再次帶兵對關中發動進攻。第二年占領了長安。司馬顒和司馬穎失敗而逃,但相繼被殺死。司馬越迎接晉惠帝回到洛陽,隨後將其毒害,把晉惠帝的弟弟豫章王司馬熾立為皇帝,這就是晉懷帝。至此,“八王之亂”終於結束,晉朝大權最終由司馬越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