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石勒執政的方略(3 / 3)

石勒的政治措施盡管也含有緩和民族矛盾的因素,但後趙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對漢族實行民族壓迫政策。石勒以羯人為國人,禁止人們使用“胡”字,信用羯人作統治骨幹。羯人可以仗勢橫行,搶掠漢族人民,包括搶掠了漢族世族也可以無罪。因為石勒實行民族壓迫的政策,再加上石虎即位後的殘暴,使後趙存在的時間十分短促,曆時僅31年。就在他死後僅18年(351年),後趙王滅亡。

石勒以僅以十八騎而成其大業,能與其相比者,惟努爾哈赤一人而已。他是中國曆代少數民族中最傑出的軍事統帥之一。更為難得的是作為一個在戰亂中生活的少數民族首領,不僅在軍事上有著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文治上也有若幹建樹。

公元313年,祖逖率軍北伐,誌在“清中原而複濟”。祖逖克譙城,禦石勒,收複黃河以南大部分土地。

所謂祖逖北伐是指東晉初年由祖逖領導的北伐。

祖逖(266—321年),字士稚,今河北淶水縣人。出身士族,“少輕財好俠,慨然有澄清天下之誌”。永嘉五年(311年)匈奴族劉曜率漢軍進攻並占領了洛陽,將晉懷帝俘虜,使中原大亂。祖逖率領親友近鄰幾百家南下,同甘共苦,成為了流徒百姓的行主。後祖逖又成為西晉司州主簿。在大亂來臨之時,祖逖心懷報國大誌,十分關切動蕩不安的政局。祖逖勤習武術,每天聞雞鳴,便起身出門拔劍起舞,這便是“聞雞起舞”的由來。當時司馬睿及其統治集團一心建立東晉新朝廷,進行權力再分配,根本沒有北伐的意圖。祖逖一直都存著恢複中原之心,於是主動要求率軍北伐。司馬睿讓他擔任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可是隻給他千人糧餉和3000匹布,卻沒有給他一兵一卒和兵器鎧甲,讓他自己招兵買馬北伐。

建興元年(313年),祖逖帶領部曲、流民百餘家渡江,並在長江中流擊楫發誓要收複失地。過江後,祖逖等駐紮在淮陰,一邊打造兵器,一邊招募士兵,終於有了一支2000人的部隊,於是領兵向北進發。北伐的形勢對祖逖非常不利。在黃河以南有許多豪強勢力都阻礙祖逖北進,祖逖奮勇拚殺,將自封為豫州刺史的張平等打敗,攻陷了譙城(今安徽亳縣)。自稱為陳留太守的陳川叛變依附了石勒,祖逖攻打陳川,石勒命令石虎帶領5萬大軍前來增援,祖逖數以奇兵打敗石虎,接著又大敗石虎的部將留守蓬陂塢的姚豹,進居雍丘(今河南杞縣)。

祖逖懂得用兵之道,很擅長用矛盾分化瓦解敵人,並能使敵人變為朋友。當時豪強武裝上官巳、李矩、郭默、趙固等混戰不休,祖逖派人對他們說明互相攻戰的利害關係,要求他們和解,最終他們都聽從了祖逖的指揮。祖逖“躬自儉約,勸督農桑,克己務施,不畜資產,子弟耕耘,負擔樵薪”,因此百姓都很愛戴他。

4年多的苦戰後,祖逖帶領的北伐兵收複了黃河以南地區,阻遏了石勒的勢力向南發展。大興四年(321年),祖逖囤積糧草,操練兵馬,準備乘勝追擊向黃河以北進軍,東晉朝廷卻派尚書仆射戴淵為征西將軍指揮逖軍,並控製了逖軍後路。同時東晉統治者內部矛盾非常尖銳,將要發生內亂。這些情形,使滿腔熱忱的祖逖煩惱憂愁鬱結於心頭,最終憂憤成疾,病死在軍中。

祖逖北伐不計較成敗得失,置生死於度外,主動出擊,極大地保障了東晉的安寧。

從304年到439年是中國曆史上的“五胡十六國”時期,尤其在4世紀,少數民族政權更替最為頻繁。這個時期,戰亂不斷,殘殺酷烈,社會經濟文化遭受嚴重破壞,各族人民痛苦不堪。但各民族錯居雜處,接觸頻繁,因此這個時期既是民族分裂的時期,同時也是民族大融合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