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今年的節日裏,卻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一個滿麵塵土的陌生人氣喘籲籲地跑進斯巴達城,他高喊了一句讓所有人感到恐懼的話:“波斯人來了!”
他是雅典人,叫斐迪庇第斯。這個人的名字注定要載入史冊,為後人所敬仰。
斯巴達人從他嘴裏聽到了一些駭人的消息。不過最讓斯巴達人感到震驚的是:這個雅典人昨天才從雅典出發!而雅典到斯巴達的距離有兩百四十六公裏。這是一場不可思議的奔跑!
一定發生了重大的事情。
斐迪庇第斯帶來的消息是可怕的。
波斯人的艦隊鋪天蓋地向希臘襲來,很快就會在阿提卡登陸。島城挨雷特立亞已經被圍困,是否淪陷不得而知。雅典下達了緊急動員令,一萬名重裝士兵隨時準備奔赴戰場。但要對付波斯遠征軍,這個兵力遠遠不夠。
雅典的命運懸於一線,請求斯巴達立即增援。
東方巨獸已經撲來,斯巴達人無心慶祝節日了。他們馬上召開會議。經過討論,斯巴達人決定全力支援雅典。但是隻有一個條件:時間。
他們現在不能出兵,這並不是因為需要時間來動員軍隊。斯巴達人生活的主旨,就是戰鬥與準備戰鬥。他們隨時都在待命,隨時可以出擊。但在斯巴達,有一個古老的禁忌:從卡爾涅亞節到月圓之夜,這段時間內斯巴達不可出兵國外。
對於恪守傳統的斯巴達人來說,禁忌就是禁忌,沒有什麼可商量的。他們答複斐迪庇第斯:等到月圓之時,他們將馬上出兵,奔赴雅典。
懇求、說理都無濟於事。斐迪庇第斯失望地離開斯巴達。他還要再跑上兩百四十六公裏,把這個消息報告給焦急等待的雅典人。
月亮慢慢升了起來,照耀著斐迪庇第斯回程的道路。它在慢慢地變化,慢慢地充盈。等它變成滿月,還需要十天。
對於雅典人來說,那是漫長的十天。
盾與矛的背後
雅典城內已是一片沸騰。
在市中心的廣場上,張貼出了動員令,附有征召名單,共有一萬公民名列其中。
雅典陸軍的主力是重裝步兵,他們渾身被青銅包裹,全套裝備重達七十多斤,包括直徑一米的盾牌、長兩米半的長矛、頭盔、脛甲、保身甲和利劍。金屬頭盔把臉麵幾乎完全護住,唯一的缺陷是戴上後視野狹窄。
披掛好全套裝備,他們就像一個個活動中的青銅人。
當時的武器幾乎無法刺穿他們的盾牌和胸甲。重裝步兵最大的危險是摔倒。一旦摔倒,要重新站起來,是很費力的一件事,更不要說躲避騰挪了。不用等敵人來殺,密集的隊伍也會把他活活踩死。事實上,在希臘人的戰鬥中,被踩死的人恐怕要多於被敵人殺死的。剩下的危險主要來自於身體的裸露部分,比如腹股之間。如果被敵人的劍砍斷大動脈,那麼幾秒鍾之內必死無疑。
當時的武器非常鋒利。一劍之下,可以砍斷人的肢體,劈開人的骨頭。那樣短兵相接的砍殺,既殘酷又血腥。到處都是鮮血和殘肢,洞開的腹腔裏流出腸子。場麵讓人作嘔。
重裝步兵習慣於緊緊排在一起,向前推進。他們隻有靠攏在一起的時候,才是堅不可摧的銅牆,一旦陣形散亂,這些青銅人的末日也就到來:他們拖著沉重的裝備,活動笨拙、視野狹窄,隻能任人宰割。
所以,一切的關鍵在於保持陣形。
為了抵禦對方的進攻,希臘方陣必須有相當的縱深。當時的方陣縱深一般是八排。前排的武士倒下,後排的可以及時補充上來。隻要陣列不變,一切就還有希望。
重裝步兵方陣大約出現在兩百年前。兩百年內,並無實質性變革。通常來說,交戰雙方會約好地點開戰,然後兩個方陣步入陣地,開始衝鋒。甲胄撞擊甲胄,盾牌撞擊盾牌。直到有一方突破了對方的陣形,隊形散亂的一方就會最終潰敗。
在戰鬥中,希臘將領往往衝鋒在前,作全軍的表率。所以他們保持著相當高的死亡率。至於士兵的傷亡率,則相對穩定,戰爭的持續時間很少超過三天。勝利的一方可能會搶到幾畝葡萄地,或者幹脆毫無所得地光榮回家。據現代學者估計,勝利一方傷亡率平均為5%,失敗一方是15%。
這就是希臘的戰爭。
波斯人聽說過希臘人的戰鬥方式,震驚之餘對其無比鄙視。他們驚歎世界上居??還有這麼愚蠢單調的戰術。
希臘軍隊的兵種確實很單一。雖然有少量騎兵和弓箭手、投石兵,但這些兵種數量很少,根本不受重視。弓箭手被輕蔑地稱為“暗箭傷人的東西”,隻有重裝步兵才是希臘陸軍的靈魂。
波斯的戰術則遠比希臘複雜。他們有全麵而均衡的兵種:騎兵、弓箭手、步兵以及輔助部隊。其中,騎兵和弓箭手是波斯人的驕傲。當時馬鐙尚未發明,馬匹體形比較小。所以,波斯騎兵的衝擊力不能和日後的蒙古鐵騎相比。在麵對麵的衝鋒中,雖然騎兵並不比步兵更有優勢,但是它們的機動性卻是無可比擬的。至於波斯弓箭手,也讓無數民族聞風喪膽。遮天蔽日的箭雨,曾經摧毀過一支又一支的亞洲部隊。波斯軍隊的唯一弱項在於步兵。和希臘人比起來,他們的裝備輕,矛短甲薄,防禦力較弱,但他們更加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