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中將女司令的悲慘結局
兵戈不息的民國時期,獲得中將軍銜的女性隻有三位,她們是宋美齡、奇俊峰、巴雲英。奇俊峰是被蔣介石親自任命的烏拉特前旗防守司令部中將司令,在抗日戰爭中立下了卓著功勳。然而,她的結局很慘,讀來令人扼腕。
危難中出麵收拾亂局
奇俊峰1915年出生於內蒙古阿拉善旗一個蒙古貴族家庭。奇俊峰的蒙古名為“色福勒瑪”,她5歲起隨寡居的姑母一起生活,姑母以姑父的漢姓為她取名為奇俊峰。奇俊峰的父親德毅忱,曾被袁世凱授予輔國公爵位,但他反對封建王公製度,參加了內蒙古人民革命黨,於1927年4月發動武裝起義,成立了新政權——阿拉善旗政務委員會,後因孤立無援而失敗。德毅忱最終殉難於流放途中,但他給女兒留下了追求正義的信念。
1934年,19歲的奇俊峰已經出落成一個美麗大方的姑娘。就在這一年,她由姑母作主,嫁給烏拉特西公旗劄薩克(即旗長)石拉布多爾吉(時人稱之為“石王”)為福晉。當時,西公旗各派貴族勢力矛盾錯綜複雜,為爭奪全旗統治權而鉤心鬥角紛爭不止,大局不穩,風雨飄搖。
時任東協理的額寶齋曾代理旗長,後被迫退位,他不甘心交出實權,遂投靠錫林郭勒盟盟長德穆楚克棟魯普(時人稱之為“德王”)。繼任旗長不久的石王投向綏遠省政府主席傅作義,得到了傅作義的支持。
石王與額寶齋在各自後台的慫恿支持下多次打仗,互有勝負,彼此損失都很大。1936年9月,石王在長期征戰中積勞成疾,不治而辭世。
石王病死時,妻子奇俊峰已懷有身孕。額寶齋見有機可乘,逼奇俊峰交出旗府官印,奇俊峰斷然拒絕。額寶齋企圖奪印未遂,就到處散布謠言,說什麼奇俊峰懷的孩子不是石王的,無權繼承旗長之位,雲雲,以此蠱惑人心,逼奇俊峰就範。麵對對方這些下三濫的手段,奇俊峰報以輕蔑的一笑。
為了收拾西公旗的亂局,奇俊峰親往歸綏(今呼和浩特)拜見傅作義,尋求支持。傅作義對奇俊峰的勇氣和見地十分讚賞,並以綏遠省政府決議案的形式作出了舊旗官印由奇俊峰保管,全旗護路、水草、抓羊等捐稅收入由奇俊峰經管,護路軍隊由奇俊峰統領,奇俊峰所懷身孕若係男子正式承襲王位等項決定。
1937年5月,奇俊峰順利產下一子,取名阿拉坦敖其爾,漢名為奇法武。10月,奇俊峰正式就任旗長之位,成為了西公旗的新掌舵人。
第一個從日偽占領區投向抗日陣營的蒙旗王公
和漢人中出漢奸一樣,蒙古人裏也有蒙奸。抗日戰爭開始後,額寶齋一夥附和德王公開投入日軍懷抱,成為可恥的蒙奸。
其時,奇俊峰迅速召集本旗軍政官員,明確宣布如下施政綱領:(一)堅決接受綏遠省政府的領導;(二)團結一致,提防親日派挑撥離間;(三)減輕百姓負擔,不允許向牧民亂行攤派;(四)軍隊要嚴守紀律,嚴禁搶奪民財和侮辱婦女。
四條施政綱領一經公布,立即受到全旗百姓和各界愛國人士的一致擁護和支持。
1937年10月,歸綏、包頭相繼淪陷。額寶齋一夥看到有機可趁,就公然追隨德王積極籌建“蒙古聯盟自治政府”,並很快返回西公旗建立親日的偽政權。
為擺脫德王蒙奸政權的控製,奇俊峰與駐守五原縣的國民黨軍騎七師師長門炳嶽取得聯係,表示願率部赴五原參加抗日,門炳嶽師長當即回複歡迎她加入抗日隊伍。
1938年初,奇俊峰一行經過一整夜的急行軍,安全抵達五原縣城。門炳嶽聞訊立即前來相晤,熱情慰勉,同時發電向國民黨中央報告了詳情。蔣介石在複電中對奇俊峰慰勉有加,行政院、軍政部也來電慰問。《中央日報》以醒目的標題作了報道,稱奇俊峰是“第一個從日偽占領區投向抗日陣營的蒙旗王公”。一時間,巾幗英雄奇俊峰在全國名聲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