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老翁拐棍鬧妓院華偉扳魚得蛙人(3 / 3)

廷英訕笑著道:“你老人家自到人家門上鬧事,與我何事?要不是我及時趕來,恐怕你早就給人抓住扒了你的老皮了!”

這時銀生跑來,也把永川等叫住,叫他們快走。大家一口氣穿了三五條弄堂,離這柏花樓有兩裏來遠,這才放慢腳步,停下來喘氣。大家聚在一起,一時說不清後院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會燒起火來,這時子川氣喘籲籲地從後麵趕來,這才道出了後院起火的真相。

原來,正當永川和老憨頭和柏花樓那些夥計打雜們在鬥嘴時,那子川心想,有正麵和他們爭辯,不如從旁邊找個空隙溜進去算了。於是,他也不和大家說明,徑自一個人離開人群,沿著大門向西尋找機會。找了一會,他見這柏花樓四麵都是高牆,唯有西邊圍牆旁一條小弄一直往北伸去,這柏花園裏邊有棵大樹伸出一個枝丫,和弄旁邊一棵槐樹的枝丫相交,人從樹上足以經過。於是,他心中一喜,連忙跑到槐樹旁,撩起衣裳,蹭蹭幾下就爬上了槐樹,然後從槐樹的枝丫上爬到柏花樓院中那棵大樹的枝丫上,再順著大樹一下溜到地上,四下一看,見自己已是到了主樓之後的後院中。他環顧四周,隻見院中靜悄悄地空無一人,旁邊一溜矮房,進去後發現牆上掛著一副銅鑼,一旁的灶台上燒著一鍋已沸的開水,灶膛裏的火還燃著,開水的熱氣,把小屋蒸得霧氣騰騰。心想:這柏花樓也真怪,灶膛中的火燃著,竟連個人影也沒有,萬一燒起來怎麼辦?他哪裏知道,自己來到的地方,正是柏花樓用來做廚房的地方,這裏邊養了五六個專門給嫖客們燒飯做點心的夥夫。這柏花樓吃的是人肉飯,賺的是肮髒錢,這行有行道,幫有幫規,按照這柏花樓的行規,前邊有事,後邊的人必須前去幫忙,除非你不想在這柏花樓裏混。剛才柏花樓前麵有人打架,聲音傳到後麵,那些看門的、跑堂的、燒飯的、打雜使傭的,一個個如獲號令,大家七手八腳,拿叉的拿叉,拿棍的拿棍,紛紛抄了家夥到前麵助威去了。那燒水的夥計看見別人跑出去助陣,怕自己晚出去了到時又扣他的工錢,因此灶膛裏的火也來不及熄滅就跑出去了,所以,這柏花樓整個後院空無一人。

子川待了一會,看見還沒有人來,這時前麵吵架的聲音越來越高,他怕自家兄弟吃虧,見院裏空無一人,心想:這些人平時專做那人肉生意,坑害男人,算計人家口袋裏的錢,可算是壞到了極點,我們要進來找個人,你們還不肯,既然你們不仁,那就別怪我不義,今天我就給點顏色你們瞧瞧!想到這裏,他見廚房外院中有一個大草垛差不多有兩人來高,旁邊還有許多木柴樹樁,於是他便從灶膛中取出一把火來,然後跑到柴垛邊,將那柴堆燃了起來。一時間,隻見那柴堆燃起了熊熊大火。

偏是那柴垛雖大,因前兩天下了雨,所以並不十分幹燥,火燒著以後,那濃煙四起,煙霧把整個柏花樓院中熏得到處是黃煙。偏是這日天氣太悶,天上沒一絲風過,騰起的煙霧散不開去,把整個柏花樓罩得嚴嚴實實,不知情的人哪裏分得清是什麼地方起火了。

子川見了,心想:一不做二不休,我索性就當放個火的。於是,他跑到廚房裏,從牆上摘下銅鑼,一邊跑到柴垛邊濃煙處,一邊用力敲鑼,一邊扯高了嗓門大喊道:“不好啦,柏花樓起火啦!快來救火啊!不好啦!柏花樓起火啦!裏邊的人快逃啊!”

這柏花樓裏的嫖客正抱著春姑在睡覺,這鑼聲一響,再加上子川這麼一喊,一下子都慌了,於是四處亂跑,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聽了,以為柏花樓真的起火了,於是一個個都跟著喊起來:“不好啦!柏花樓起火啦!裏邊的人快跑啊!再不跑就要被燒死啦!”

這喊聲東起西和,合在一起後聲音一浪高過一浪,直把人喊得心驚肉跳。一時間,院子裏到處都是救火的。

子川見前麵的人都跑出來救火,心中直是好笑,他怕被人識破,於是一邊敲著鑼大聲喊著往前邊跑,一邊盡力往人多的地方鑽。當跑到前樓時,正好嫖客們都從樓裏跑出來,於是,他混在嫖客一起,一邊跑,一邊叫。當他看見人們並不注意他時,他跑到一個較偏僻的地方,將銅鑼往旁邊一扔,然後尾隨著大夥一起向巷子深處追來。到了人群中,這才將火燒柴垛的事說了一遍。

這時太公趕到,聽了事情經過,也是後悔不已。他把銀生叫來,一股腦兒把氣全出在銀生身上,用條繩子把他捆了。回家後按著家法重重責打了一頓,從此不再讓他到廷英店裏去,整天把他看在家裏,陪著他讀書。

自那以後,銀生閉門謝客,足不出戶,他將那四書五經、九丘八索、科場要覽統統摟來,每日在家用功讀書,隻等明年秋闈一到,博他個舉人功名,也好光耀門楣。

是年,永川與和汝生了一大胖小子,滿月之日,兩人抱了孩子來見太公,並請太公為其取名。

太公看了十分高興,按照族譜,為其取了一名。因想到銀生年已長成,男兒到了年紀不娶,恐出現偷雞摸狗的事,又損馨德,便想為他早日成親。因知他想著雲兒,便托人和柳長庚私下訂約,等明年秋闈之後,不管中與不中,即將雲兒娶入奚家。

柳長庚因知道雲兒和銀生的關係,再加上這邊太公家景不錯,心想,女兒雖大,也不在乎這一兩年時間,因此也就應了所請。

銀生聽到了此消息,暗暗高興,愈加發憤用功讀書。

是年夏天,天氣出奇得反常,原本熱得人睡不著覺的天,半夜裏西風突起,居然下起一陣冰雹,把村裏的莊稼打得一片爛熟。緊接著一連幾天的大雨,下得唐河裏水滿三尺。大江南北,仿佛又到了黃梅季節。

因正是農閑季節,雖說下了冰雹,但對稻苗影響不大,村上的人無所事事,見稻田裏水滿有魚,於是紛紛拿了魚具,到田裏去捉魚。

華偉本在家中閑得慌,他見人家都從田裏捉了魚回來,心想:到人家田裏去捉魚,萬一碰壞了人家的莊稼和人口舌劃不來,這水滿魚動,田裏既然有魚,這唐河裏也差不多,自己家中有口扳魚網,何不把網張起來,到唐河邊解上一個扳罾,像模像樣地扳魚去?想到這裏,他便從家中拿了些竹木材料,跑到村後唐河邊奚家漕這個地方,用木頭在河邊打了幾根樁,像模像樣地搭了一個扳魚棚,到唐河上扳魚去了。

村上的人見華偉在奚家漕搭了個漁棚扳魚,無事的都到這裏來閑坐聊天。一連幾天,魚雖沒扳到幾條,這漁棚裏倒變得熱鬧起來了。

這天傍晚,天陰沉沉地仿佛要下雨,華偉坐在漁棚裏扳魚,華勇坐在一旁和他閑聊。那華偉兩眼全神貫注盯著河麵,忽然,他看到水麵上一個小小的漩渦直向網中旋來,他想,這可能是一條魚經過,於是,當那小小的水渦旋到他網中時,他便飛快地拉起網繩,將那魚網從水中扳起。

華偉這一拉不要緊,隻見網綱四角起水處發生一陣猛烈的抖動,網底裏出現一團黑乎乎像海烏賊那樣的東西。華偉因從來沒有見過這東西,於是驚訝地喊道:“啊呀,這是什麼東西啊,華勇你快來看!”說著兩手一邊飛快的將網繩收起。

華勇正在那裏閉目養神,聽得華偉叫喊,急忙起身來看。但見那魚網之中一團黑乎乎的東西正在網中打滾,隨著網底離水,它不住地發著吱吱的叫聲。華勇不敢含糊,連忙從旁邊拿過一柄撈魚的網兜,一邊走上跳板,一邊張開網兜去捕撈網中的怪物。

那怪物見華勇來捕它,它本能地在網中劇烈地翻滾亂跳,叫聲也越來越急,但是,麵對那能伸能弛的魚網,它的一切滾跳都是徒勞的。

華勇不管那怪物如何掙紮,他把網兜伸過去,一直伸到那怪物的身下,然後輕輕一抄,便把那怪物抄了上來,放到了扳魚棚裏的木板上。這時兩人上前細細一看,隻見那怪物就像一個兩三歲大小的孩子,頭上長了一顆非人非蛙的腦袋,四肢和軀幹就像一隻碩大的青蛙,皮膚烏黑光滑,肚下成白色;在那顆沒有毛發的頭顱上,嵌著一雙與人眼差不多的瞳子,隻是瞳子裏白多黑少,形狀頗像傳說中的落水鬼,樣子看起來有些可怖。把它放到木板上後,它不時伸出腦袋四下環顧,眼睛淒慘地望著華偉和華勇兩人,並不時地扭動著身子掙紮著,不一會,它那睜著的眼睛慢慢閉上,然後一動不動地死了。

華偉和華勇兩人正在觀察那怪物,忽聽得河中一片水聲,那扳魚棚子劇烈地晃動起來。兩人低頭一看,隻見水中此時又來了一隻和剛捕上來的怪物一模一樣的東西,隻是那軀體要比捕上來的那一隻大了一倍,估計捕上來的怪物正是它的孩子。隻見那怪物用帶蹼的前肢,抱住打在河裏支撐扳魚棚的木樁,一邊吱吱地叫著,一邊拚命地搖晃。

華偉見了,連忙拿過一根木棍去打那怪物,可是,那怪物邊躲邊搖,邊搖邊叫,直到那怪物後來被華偉擊中,才發出一聲悲哀的慘叫,倒在水裏被流水卷走了。

華偉因從沒看到過這怪物,常聽得上輩人講河裏落水鬼是什麼樣子,自己雖然沒有見過,但看看眼前這怪物與傳說中的差不多,於是和華勇倆自作聰明,認定這怪物就是一個落水鬼。兩人將那怪物的屍體放在一邊,然後到村上,把這奇事向村上人說了一遍。

村上的人聽說華偉扳魚扳到了一個落水鬼,一個個都來看稀奇。雲川、子川兄弟倆聽說,首先趕到,看完後又叫了銀生和鳳祥一起來看。

當村上許多人跑來看稀奇時,華勇看看時間不早,臨晚家裏還有很多事,想想在這裏和道熱哄(方言即看熱鬧發表議論)也沒意思,便一個人先回家來了。

卻說這白家橋的錢守祖先生,自奚家塘一班孩子長大,學堂散了不再在村裏教書已有兩年時間,近來閑在家裏無事,便想著到奚家塘來看看這些學生們。他人沒到村上,消息早到了太公處,被太公迎到家裏客廳上坐下,一邊端上五個水汆雞蛋,請他點饑。由於多時沒見,兩下捉手言歡,問長問短,那份久違,倍感親切。

這時正好華勇回來,他見錢先生和太公談得正歡,便上前向錢守祖問好,一邊將華偉扳魚扳到一個落水鬼的事向太公說了一遍。

太公一聽,起初還以為是無稽之談,後看看華勇不像是在誆自己,便道:“這事隻聽得老一輩人說,我活到這麼大年紀從沒見過。”一邊向錢守祖道:“現在稀奇八怪的事也真多,不知先生識得此東西否?如有興趣,我們一起過去看看。”

錢守祖聽太公叫他一起過去觀看,他是個學富五車之人,聽華勇將那怪物的形狀描繪一遍,心中已是有數這是什麼東西。當下,他眉頭一皺,對太公道:“落水鬼豈是這等樣子,依華勇兄弟剛才所言,那東西好像名叫‘蛙人’;平時它隻在這泥沼中潛伏,輕易不到河流中來,想必是這幾日大雨,把那泥沼淹了,因它沒了居所,因此到河裏來了。”

太公道:“先生真是博學多才,既是這樣,快叫那些孩子們去認認,將來也好多份見識。”

誰知那錢先生道:“不可,不可!如若真是此物,快將那東西埋了,千萬不要讓人再見到。”

太公道:“這是為何?”

錢先生道:“古書上說,這東西原本是沼澤中屍氣所積而生,其性晦不可當,凡是見到此物的人,將有不祥臨頭!”

太公一時聽不明白,忙問道:“什麼叫屍氣所積?”

錢先生道:“大凡沼澤,因其卑濕,因此常有溺斃的各種屍體淤積腐爛,久而久之,凝成屍氣,便生出這蛙人來,因此,這東西極是肮髒,所以古書上說,遇之不祥,觸之不利。”

太公一聽,大驚道:“啊,還有這等說法?”一邊叫華勇道:“你快到河上去,阻止那些看熱鬧的人,快把那東西埋了,再也不要讓人看見!”

這真是:稀奇自古有蹊蹺,預兆幾人又會曉?命數從來天有定,運當大限不可逃。

欲知這華勇是否到河邊將那蛙人埋掉,村上究竟有哪些人看到,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