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1865~1869
人物
.安德魯·約翰遜
林肯遇刺後,繼任的安德魯·約翰遜推行了一係列南部重建綱領。根據這些綱領,南部同盟舊官員再度控製州政府。這種政策遭到共和黨激進派的堅決反對。1877年南、北妥協。重建遂以犧牲黑人利益、民主黨在南部重新執政而告終。重建後,種族勢力再度抬頭,種族隔離日趨嚴重,《黑人法典》的出台和“三K黨”的出現,使黑人的處境雪上加霜。
約翰遜重建南方
1865年4月14日,副總統安德魯·約翰遜宣誓就任總統。1865年5月29日,約翰遜發表《大赦宣言》。《宣言》宣布按照林肯於1863年發表的《重建與大赦宣言》,除了不予赦免的14種人外,一切叛亂者概予赦免,並恢複其除奴隸之外的一切財產。約翰遜的《大赦宣言》發表後,提出特赦要求的約有1.5萬人,獲得總統特赦者達到1.35萬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約翰遜明確提出,對於“有罪的黑人”,一個也不予赦免,而各州的製憲大會代表則應完全由白人選出。
為了避免國會幹預,約翰遜利用1865年國會休會期間加緊推行重建綱領。《大赦宣言》發表後一個多月時間裏,約翰遜先後發表了有關南北卡羅萊納、佐治亞、密西西比、得克薩斯、亞拉巴馬和佛羅裏達等7個州的重建宣言,並任命了臨時州長。到1865年末,這些州在不讓黑人參與的情況下,製定了州憲法,建立了議會和政府,選出其參加國會的參眾議員。選出的國會議員中,包括原南部同盟的副總統1人,將軍4人,上校5人,內閣成員6人,國會議員58人。
“黑人法典”
約翰遜的重建綱領實施之後,逃亡的種植園主紛紛返回故鄉,奪取被黑人分掉的土地。在各州批準第十三條修正案的同時,南部各州先後製定了《黑人法典》。這些《黑人法典》限製了黑人自由和民主權利,在政治上,黑人沒有選舉權、參政權和陪審權;在經濟上,黑人不能擁有土地,無權自由選擇職業,隻能根據合同在種植園主的土地上從事強製性勞動……在人身自由和基本權 利方麵,黑人無權自由遷徙以及選擇居住地,有些州專門劃定了黑人居住區,嚴禁黑人與白人通婚。
三K黨
在南部各州製定《黑人法典》的同時,一個仇視黑人的恐怖組織興起,這就是臭名昭著的“三K黨”(三K是英文 Ku Klux Klan的縮寫,原意為“黨派”)。三K黨是1866年在田納西的普拉斯基創立的。三K黨的大多數成員是前南軍的各級軍官,其領導人中有20多人是南軍的將軍和校官,該組織的首領是內森·貝德福德·福雷斯特。到1868年,三K黨已經發展成頭戴兜帽、全力維護白人至上的恐怖組織。
在約翰遜任內,三K黨的恐怖活動屢見不鮮。1866年4月,孟菲斯發生黑人與警察的衝突,白人暴徒借機向黑人居住區發動襲擊。在3天的燒殺劫掠中,46名黑人被殺,80多人受傷,9家黑人住房被焚毀。同年7月,在新奧爾良,當地黑人和激進派舉行反對《黑人法典》的群眾大會,遭到由前同盟將軍謝裏夫率領的大批白人暴徒襲擊,導致48人死亡,160多人受傷。在1868年競選期間,在路易斯安那、佐治亞、阿肯色和田納西,三K黨及類似組織異常活躍。阿肯色發生了200多起政治謀殺,其中一名共和黨國會議員在10月22日遭伏擊身亡。
據說,1869年,格蘭德·威紮德·福雷斯特下令解散了三K黨,但是三K黨的活動從來就沒有停止,它們繼續從事恐怖活動。事實上,三K黨已經變成南部民主黨用來推翻南部共和黨統治的一支準軍事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