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新帝王本紀(4)(1 / 3)

諡法對這個“煬”字的釋義是:好內遠禮日煬,去禮遠眾日煬,逆天虐民日煬。楊廣發自內心地認為,對於像陳叔寶這麼一個荒淫奢侈、不理朝政,最終導致國破家亡的人而言,再也沒有哪一個字比“煬”字更適合做他的諡號了。十幾年後,新朝大唐皇帝李淵和他的大臣們也是出於與楊廣完全相同的想法,給了他“煬”字的諡號。

結果,陳叔寶所得到的“煬”字並沒有被後人記住,反而是楊廣的“隋煬帝”諡號最終得以“流芳百世”、兆民皆知……

倘若楊廣地下有知,對曆史跟他玩弄的這個黑色幽默會作何感想?

當然, “隋煬帝”是後世的叫法,楊廣給自己的定位和期許一直是——千古一帝。

登基的第二年春天,雄心萬丈的楊廣就把帝國的年號定為“大業”。

一切都已禁鋼得太久。 一切都已壓抑得太久。 從大業元年(公元605年)起,深藏在楊廣胸中多年的那些野心、夢想、激情、欲望,乃至對種種唯美與奢華之物的鍾愛之情就像嚴冬過後突然解凍的河流、又像春天枝頭瞬間綻開的蓓蕾一樣,開始在滿目春光的天地之間盡情地奔湧、驕傲地怒放……

——大業元年三月十七日,楊廣下詔,命尚書令楊素、納言楊達、將作大匠宇文愷負責大規模營建東京洛陽。詔令一下,一舉投入這個大型建築工程的工匠民夫就多達二百萬人。

——就在這個隋帝國開國以來規模最大的工程破土動工僅四天之後,開鑿大運河的命令也隨即發布。楊廣命尚書右丞皇甫議,征調河南、淮北各州的男女民工一百多萬人,開始夜以繼日地開鑿“通濟渠”——自洛陽西苑引導穀水、洛水注入黃河;再從板渚(今河南滎陽市北)引導黃河水,經滎澤(今河南鄭州市西北)注入汴河;繼而又從大梁(今河南開封市)的東麵引導汴水進入泗水,最終彙入淮河。同時又征發淮南民工十幾萬人浚通古邗溝,再從山陽(今江蘇淮安市)引淮水南下,至揚子(今江蘇揚州市南長江渡口)注入長江。

——開鑿大運河的命令剛剛發布九天之後,楊廣再命黃門侍郎王弘等人前往江南,負責製造大型龍舟及黃龍、赤艦、樓船等各種船舶數萬艘。

——大業元年五月,豪華的洛陽西苑開始興建。此苑方圓二百裏,裏麵開鑿方圓十餘裏的人工海;人工海上築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高出水麵一百餘尺,山上的亭台樓閣星羅棋布。苑北有龍鱗渠,蜿蜒曲折注入人工海。沿龍鱗渠兩側築有十六座離宮別院,宮門正對波光粼粼的渠水。每院各由一位四品夫人負責管理。十六院中,堂殿樓觀鱗次櫛比,極盡奢靡華麗之能事。

——大業元年八月,楊廣開始南巡,從洛陽的顯仁宮出發前往江都。楊廣所乘坐的龍舟高四十五尺、長兩百尺,上有四層。最上層有皇帝接見百官的“正殿”,有供皇帝休憩的“內殿”,有供百官辦公用的“朝堂”;中間兩層共有房間一百二十間,皆用黃金璧玉裝飾;下層供宦官宮女居住。皇後蕭氏所乘坐的稱為“翔螭”,規模比龍舟略小,但裝飾毫無二致。其餘供後宮、諸王、公主、百官、僧道、外賓乘坐的各種船舶有數幹艘,供禁軍官兵乘坐以及裝載各種物資的還有數幹艘。軍隊船隻由士兵自己拉纖、不配民夫,可即便如此,總共動用的拉纖民夫還是多達八萬餘人。

這支規模空前的盛大船隊首尾相接二百餘裏,騎兵在兩岸護行,水陸各色旌旗迎風招展,與壯麗的山川交相輝映。船隊所經州縣,五百裏範圍內的各級官府都要進貢食品,有的州甚至動用了一百輛牛車來裝載和運送。各地所獻均為精美昂貴的山珍海味,可每次起程之前,還是有大量吃不完的食物被拋棄和掩埋。

隋煬帝楊廣就這麼恣意揮灑著隋文帝楊堅在位二十四年問為他積存下的雄厚的國力、財力和民力。這個一向以恭敬節儉示人、以審慎克己著稱的楊廣仿佛在一夜之間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一道接一道的政令讓隋帝國的各級官吏應接不暇;一個比一個規模更大的工程讓數以百萬計的民眾疲於奔命;一次比一次更豪奢的出手不禁讓天下人心驚膽戰、目瞪口杲。

原來——這才是真實的楊廣!二十載的克製和隱忍終於在一夜之間引發了激情的泛濫和欲望的井噴。

差不多從這個時候起,楊廣就被正統史家貼上了“好大喜功”、 “窮奢極欲”、 “荒淫無道”的標簽,並最終被牢牢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可在楊廣自己的心目中,他的所作所為並不能被簡單理解為激情的泛濫和欲望的井噴,因為在他心中很早就埋藏著許多遠大的政治理想和宏偉的盛世藍圖。一旦君臨天下,他必然會不惜一切代價並且迫不及待地讓它們成為現實。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楊廣為什麼要營建東京洛陽,並使其取代長安(大興)成為隋帝國新的政治中心?

關於這個問題,《資治通鑒》給出的答案是:楊廣聽信了術士之言和民間流傳的讖語。

據《資治通鑒·隋紀》記載,楊廣剛登基不久,就有一個叫章仇太翼的術士向他進言: “陛下的命屬木,而雍州(京畿長安)地處破木之衝,不宜久居;且讖語有言: ‘重建洛陽,恢複晉朝之天下’!”

這個術士的一番蠱惑之詞說動了楊廣,於是他幾天後便下詔營建東京。然而,楊廣這禦極之初第一項重大的政治舉措,果真是出於迷信和無知嗎?耗費無數人、財、物力重建一個新洛陽,僅僅是因為術士的一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