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2月15日訊(新華社記者 孫參) 2月13日,南京鼓樓醫院展示最新研製成功的血管腔內支架人造血管。這種血管通過輸送導管導入移植於人體血管病變部位,能夠有效治療動脈瘤、動靜脈瘺、動脈閉塞等血管疾病。經過5年的研究和應用,這種血管腔內支架人造血管具有良好的柔韌性、順應性和生物相容性,並能保持長期通暢率。
農民工進城“四多四少”映出社會新氣象
新華社北京2月16日電(記者 馮曉芳) 16日,全國各地農民工返城進入最高峰。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進城務工的全國各地農民拉箱包的多了、背大編織袋的少了,技術性務工多了、體力性務工少了,年輕人多了、年齡大的少了,文化高的多了、文化低的少了。從農民工進城“四多四少”的新變化中,同時看到了社會發展的新氣象。
SARS疫情引發“報告文學熱”
今年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向中國襲來,使得享受著和平和繁榮的中國,卷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全民族的生命保衛戰中。這場牽動人心的生命保衛戰結束後,一大批反映這場戰爭中倒下了的和沒有倒下的英雄們事跡的報告文學相繼麵世,並形成了一股熱潮。作家們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筆法,多側麵地展示了醫療戰線的白衣天使如何在大難臨頭、生死攸關的情況下,所表現的舍生忘死、臨危不懼,為人民不惜奉獻出寶貴生命的偉大精神。葉欣、鄧練賢、陳洪光、鍾南山、張積慧等英雄人物的崇高品德從此烙印在無數人的心裏———世界上再沒有什麼話題能比生命話題更能感動中國,更能讓我們淚如泉湧。有評論者說,進入上世紀90年代,報告文學漸漸退到了文學的邊緣,再沒有了80年代那種振聾發聵的呼喊引發的轟動效應,文學在淡化意識形態、主張多元化、私人化寫作的同時,對廣闊社會場景和民眾生活狀態的貼近已經讓位於對市場的關注,但是在抗擊SARS的過程中,我們再一次看到了報告文學的力量。
法律服務進社區
人民日報2月21日訊(記者 王呈選) 北京市通州區司法局組織的“法律服務門診”隊,定期深入街道社區,及時預防和調解民間各類糾紛,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
鄭州街頭“報吧”受歡迎
新華社鄭州2月24日電(陳開印 郭普平) 一家名為“興村報吧”的新型大眾消費場所日前在鄭州的大學集中區大鋪路開業。顧客隻要交1元錢,就可以在這裏盡情翻閱所有的報紙和雜誌。“報吧”開業後,讀者絡繹不絕,深受附近幾所大學學生和市民的歡迎。據了解,“興村報吧”是河南省郵政管理部門和鄭州市文化市場管理辦公室批準的全省第一家以“報吧”為名稱的文化經營場所。
網上“雷鋒紀念館”開通
人民日報北京2月26日訊(記者 胡果) 由共青團中央、中央黨史研究室、國家檔案局主辦,團中央信息辦、國家檔案局辦公室、團中央宣傳部、團中央青年誌願者行動指導中心、雷鋒紀念館和中青網共同承辦的網上“雷鋒紀念館”25日正式開通。紀念館設有生平簡介、成長曆程、雷鋒文集、圖片展覽等13個欄目,生動再現了雷鋒平凡而偉大的一生,展示了40年來全國人民學習雷鋒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取得的成就,介紹了人民群眾參與誌願服務的情況。
深圳“行政三分”舉國關注
文彙報3月2日訊(記者 周敏 餘穎 李宜航) 幾天前 ,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市長於幼軍在深圳市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公開表示“今年要在中編辦指導下,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和行政決策、執行、監督三者既相對分離製約、又協調高效運轉的要求 ,合理配置政府各部門的職責權力 ,探索建立現代行政組織結構和運行機製。”至此 ,深圳試點“行政三分”的神秘麵紗終於被一語撩開。有評論稱 ,這意味著深圳醞釀了一年多的政治體製改革將正式啟動!“行政三分”的改革方案在深圳引起了巨大震動,也讓全國的目光再次聚焦深圳。
“銀發一族”走進電腦世界
新華社3月4日訊 21世紀是高科技和電腦網絡的世紀。學電腦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一個熱點。“電腦要從娃娃抓起”成為社會共識。麵對知識經濟的到來,不會電腦的老人們也不甘示弱,紛紛更新觀念,追趕時代法潮流,都市眾多“銀發一族”開始利用各種方法走進了全新的電腦世界:上網、E-mail、網上購物、電子遊戲、黑客等新名詞,新概念層出不窮,給老年人的社會生活注入全新的內容和話題。
我國首台媒體中心電腦問世
新華社廣州3月8日電(記者 賈文軍 陳冀) 3月7日,中國第一台自主研發的媒體中心電腦在廣州七喜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誕生。
我國小麥實現兩個“零”的突破
人民日報3月10日訊(記者 張毅) 2002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頭一年,我國小麥實現了兩個“零”的突破:一是小麥首次實現了淨出口,進口小麥60萬噸,出口小麥69萬噸,出口比上年增長51%;二是我國首次出口食用小麥,即製粉用麥。此前,我國出口的小麥大多是作為飼料原料用的。小麥實現兩個“零”的突破,標誌著我國小麥的品質有了一個飛躍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