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栽官撈錢(2 / 3)

吳三桂說:“這樣,不怕他們橫征暴斂而引起民眾怨恨麼?”

陳三強說:“不怕!一是給他們的定額不要太多!反正收稅之目的也是養兵,就算他們私藏幾個錢也不為過!二是令他們不可用武力,這樣,民眾即使恨他們,也不會發展暴亂!”

吳三桂聽了陳三強的話,心裏依然沒有底。況且,讓隊伍這麼大大咧咧地去收稅,民眾會怎麼想?朝廷會怎麼看?

陳三強以為是自己的辦法不行,便說:“若不同意便算了,公子何必費神!”

吳三桂說:“不是此辦法不行,而是怕讓部隊去收稅,會引起非議!”

陳三強一聽,大笑起來,然後說:“公子何必憂慮?”

吳三桂問:“三強可有妙法?”

陳三強說:“以服役之兵去征斂稅收,民眾自然會非議!若讓他們冒充商人到各個津口之地去建立總店以斂收利稅,民眾何能知道?”

吳三桂聽了,大喜道:“此法真妙!”然後,又對陳三強大加讚揚說:“三強的頭腦真靈!”

陳三強羞愧地低下頭說:“三強的頭腦雖靈,但此法卻不是我想出來的。”

吳三桂一驚,急忙問道:“始作俑者是誰?”

陳三強說:“平南王。”

吳三桂不信,疑惑地問:“平南王?”

陳三強說:“正是。”

吳三桂說:“說來聽聽!”

陳三強說:“平南王早就令其部下私充鹽商,占據津口建立總店!”

吳三桂說:“平南王怎麼會這樣做?”

陳三強說:“其實,隻有公子在捧著金飯碗討飯呢!”

吳三桂問:“此話怎講?”

陳三強說:“公子貴為平西王,開藩雲貴,卻無發財之道。”

吳三桂問:“難道靖南王也有此招?”

陳三強說:“靖南王暗地裏也與荷蘭等國私通貿易呢!”

吳三桂聽了,心裏感慨良多,突然問:“這就是你不敢開口說的辦法麼?”

陳三強說:“這不是我的辦法!我說的辦法比這強百倍!”

三、 陳三強勸吳三桂開妓院

吳三桂見陳三強說他的辦法比平南王與靖南王的辦法強百倍,不禁為之愕然。然後問陳三強是什麼辦法?

陳三強笑而不答。

吳三桂問他何故不答?

陳三強說:“恐怕被公子罵也!”

陳圓圓忍不住插嘴道:“三強,你左一個怕公子罵,右一個怕公子罵,你何時怕公子罵來著?”

吳三桂笑道:“你說吧,我不罵你。”

陳三強不答反問:“天下之民眾最好之事是什麼?”

吳三桂脫口而出:“麻將!”

陳圓圓點頭讚同說:“確實如此!”

陳三強問:“國民為何喜愛麻將呢?”

吳三桂說:“本王認為國民喜歡麻將是基於三個方麵的原因。”

陳圓圓聽過吳三桂論過行軍打仗,卻沒聽他論過玩麻將。現在見吳三桂如此說,便急忙問:“哪三個方麵的原因?”

吳三桂說:“一是麻將看似簡單,玩起來卻複雜,且無規律可循,與玩人生極為相似。所以,無論是生活的贏家還是輸家,都願玩麻將,前者是從麻將之中找到同感,後者是從麻將之中找到平衡。”

陳三強由衷讚道:“公子此論甚高!”

陳圓圓問:“第二個方麵的原因呢?”

吳三桂說:“二是玩麻將有利可圖。由於玩麻將之人大多認為自己技高一籌,能戰勝別人使自己不勞而獲。而一旦輸,又都能從中找出些理由安慰自己,比如說是手氣問題。所以,凡玩麻將者,無人不認為自己能從中獲利。於是乎,民眾自然喜之!”

陳三強仍然沉湎在吳三桂精辟的分析之中。

陳圓圓迫不及待地問:“第三個方麵的原因呢?”

吳三桂說:“三是玩麻將的規則簡單,而且公平。由於生活之中多有不平之事,人是否會有出息,也並非全靠能力與運氣。往往與其出身有關。這樣一來,世上便有許多懷才不遇之人。然而,由於麻將規則公平,所以,人們能從中尋找到某些慰藉。”

陳三強說:“公子果然非凡人可比!雖不嗜好麻將,卻對麻將研究得很透徹!”

陳圓圓說:“你也別誇你公子了,你隻說說你的好辦法吧!”

陳三強說:“國人好麻將如此,我們若號召國人玩麻將,隻從中征收利稅,此收入必來!”

吳三桂罵道:“虧你想得出!不過,此法確實甚高!”

陳圓圓卻說:“隻怕未必!”

陳三強問:“為何?”

陳圓圓說:“贏家自然無話可說,輸家豈肯交稅?”

吳三桂說:“愛妾之慮甚是。我們隻可向贏家收稅,但可收重些。”

陳三強說:“贏家未必會肯。”

吳三桂說:“會肯!大凡贏家都有如此想法,認為此錢來之甚易,索性將利稅交了,也好落個大度。哪裏還會管它重不重呢?”

陳三強見吳三桂認可,便有些彰功地問:“公子認為此法可好?”

吳三桂笑道:“好是好,隻是有些歪門!”

陳三強說:“歪門不歪門,有何關係呢?隻要能來錢!”

陳圓圓說:“有錢便不管人家傾家蕩產了?”

吳三桂揮手製止住陳圓圓,並說:“愛妾不用擔心,為賭博而傾家蕩產的畢竟不多!”

陳三強見進一步得到吳三桂的認可,心裏更來勁了,神秘地說:“比這歪門的還有呢!”

吳三桂一怔,問:“還有?是什麼?”

陳三強看了看陳圓圓說:“我不敢說。”

吳三桂看了陳三強的神態,便已知他的心思,便示意陳圓圓走開。

陳圓圓嘟起嘴走了。吳三桂便說:“你說吧!”

陳三強說:“開妓院!”

吳三桂不以為然地說:“現在到處都是妓院,怎見得開妓院能發財?”

陳三強說:“此妓院不是彼妓院也!”

吳三桂問:“什麼意思?”

陳三強說:“現在的妓院大多屬城中商人所開,這大頭之利已由老板得去,我們隻是從中得了些利稅,自然不知這開妓院的好處。”

吳三桂說:“依你看開妓院有什麼好處?”

陳三強說:“我若胡說八道了,公子可別罵我?”

吳三桂笑道:“你又來了!你說吧。”

陳三強說:“一是可以富國強民。”

吳三桂忍不住罵道:“屁話!還沒聽說過開妓院可以富國強民的!”

陳三強澀著臉說:“公子答應不罵我的。”

吳三桂恍然大悟說:“好!我再不罵你!”

陳三強說:“俗話說,無娼不富。有了娼妓,男人身上的錢就有了用處!男人花錢之後就得想法再賺錢。這樣一來,豈不可啟動生產,刺激消費麼?”

吳三桂問:“怎麼會啟動生產,刺激消費呢?”

陳三強說:“男人要想嫖女人,就得有錢。所以,男人因此而挖空心思去賺錢自不必說。且說妓女為了吸引男人,就得穿紅戴綠,塗脂抹粉,這樣一來,豈不可啟動服裝行業和化妝品行業麼?隨之而來,服務性行業也會得到發展。男人為了討好女人,還得為女人買金銀首飾等,豈不可刺激生產麼?”

吳三桂笑道:“富國已知,怎見得強民呢?”

陳三強說:“男人爭奪女人需要競爭,女人爭奪男人需要競爭,國人經此鍛煉,豈不會強健麼?”

吳三桂笑道:“虧你想得出。那第二呢?”

陳三強說:“二是可以培養人們的奉獻精神。”

吳三桂很吃驚!“怎麼會與奉獻精神掛上鉤呢?”

陳三強說:“首先說男人的奉獻精神。對於男人來說,若沒有妓院,他隻對自己的妻子負責。負責便是奉獻!也就是說,這時的男人隻對自己的妻子奉獻!若有了妓院,他便要對其他女人也要負責了。這樣一來,男人豈不是比以前更需要奉獻精神麼?”

吳三桂說:“那女人呢?”

陳三強說:“女人在此過程中,更需要奉獻精神!”

吳三桂問:“此話怎講?”

陳三強說:“女人在生理上承受了男人的愛之時,在心理上還要擔心自己的愛被別的女人奪去!這便是一種鍛煉。再說,一個女人同時與多個男人做愛便是一種奉獻!我們是講禮儀的國度,女人素來都是深居簡出的,如今要她們走進性服務行業,這本身就需要女人有奉獻精神!”

吳三桂連忙製止住陳三強說:“好啦!你還有什麼好處要說?”

陳三強說:“還有!三是可以維護社會治安。”

吳三桂更加吃驚了!“怎麼會維護社會治安?”

陳三強說:“古人雲,食色,性也!男歡女愛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沒有妓院,男人的愛便可能找不到角落,女人的愛便可能無處寄存。男人沒有女人的愛撫,便會變得粗暴無禮,便會隨便對人行使暴力!女人沒有男人的愛撫,生活便會沒著落!這些都是影響社會安定的因素!”

吳三桂說:“這就是開妓院的三大好處?”

陳三強說:“而如果是我們自己開妓院,還有一大好處!”

吳三桂問:“什麼好處?”

陳三強說:“利於貨幣的回收利用!”

吳三桂聽了,不禁愕然!心想:聽他之言,唯有廣開妓院才是最好的出路了!

四、 吳三桂笑論為官之三關

陳三強走後,陳圓圓就出來了。

其實,陳圓圓一直在偷聽著陳三強與吳三桂的對話。本來,她不想偷聽男人之間的談話,她認為這是小人之舉。但由於擔心陳三強會給吳三桂出什麼損人缺德的主意,所以,她隻好偷聽了。

她知道陳三強對吳三桂忠心耿耿,不願出對吳三桂有什麼損害的主意。但他出身低微,下流之氣未脫,無意之間也會出傷害吳三桂的主意。

果然不出她所料!聽了陳三強與吳三桂的一席話,便坐不住了,隻等陳三強一走,她便趕緊出來。

陳圓圓問:“夫君真的按三強之意去做嗎?”

吳三桂反問:“為什麼不呢?”

陳圓圓氣道:“這可是斷子絕孫的餿主意啊!”

吳三桂笑道:“夫人之言,未免太聳人聽聞!”

陳圓圓急道:“怎麼是聳人聽聞?橫征暴斂,縱娼賣淫不是害人害己之主意麼?”

吳三桂謔笑著說:“害人是實,害己未必!”

陳圓圓辯道:“這樣做會讓人罵我們喪盡天良的!”

吳三桂微笑道:“讓人罵罵有什麼關係呢?人是罵得死的麼?我們官場之中有句行話,愛妾知道麼?”

陳圓圓問:“什麼行話?”

吳三桂說:“要想為官,先過三關!”

陳圓圓訕笑著問:“哪三關?”

吳三桂說:“一是心黑關!”

陳圓圓不解,問:“為何要心黑?不是提倡為官須正麼?”

吳三桂說:“那是騙人之言!真正為官者,須是心黑之徒!”

陳圓圓說:“賤妾愚昧,不知其奧妙。”

吳三桂說:“說起來非常簡單。普天之下,總是為民者眾,為官者寡,民若想為官,必須把別人拚殺下來才可。否則,休想有官可做!你說說看,不過心黑關能做得了官麼?”

陳圓圓聞之,心裏默認,低聲問:“那第二關是什麼?”

吳三桂說:“心貪關!”

陳圓圓再問:“別人都提倡為官清廉,你倒提倡為官要心貪,是何道理?”

吳三桂說:“為官不貪者,其官運必不能久,其官位必不能大!”

陳圓圓說:“這是為何?”

吳三桂說:“為官者均貪。你若不要,必無斂聚財物之道,那你便無可喂上司之財物。既然無物送給上司,上司又怎麼會喜歡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