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長城39個墩至興武營地區段:
該段仍以長城為界,長達60公裏,隻在東西兩端各立界標一個,其中石樁、木樁各一個。
3.興武營至內蒙、寧夏、陝西三省區交界地區段:
西以興武營為起點,經樹灣、三道泉十字路口、馬家梁小義路口馬生富房後、馬黃套沙井(段家井)、高家場北梁1380、1350、1330 三處高程、接大路1300 高程、北大池東南1280 高程、二道川南沙梁1310、1320兩處高程,至三省、區交界1280高程為終點,長達70公裏,共立14個界標,全係木樁。
以上界線基本上和銀川會議確定的界線一致,隻有少數地區略有變動。
在第一段中,兵溝以南長城以北,原線在兵溝附近1250 高程和南大沙中的1230 高程為兩個界點,由於地形不夠顯著,而且少於15 華裏,因而改用沙亥廟至紅墩子大路上的1250高程為界點,比原線向東推進二華裏。此外苦水溝起點、賊湖、長城終點,由於地形的變化,均向東移動100公尺至1華裏。
在第三段中因原圖不準,界線未十分肯定,沿線是邊了解情況,邊研究劃界。原界略有變更的地方,有樹灣附近地區較原界向西北鄂托克前旗內移動3華裏寬、6華裏長,將原鹽池領導的住戶和耕地均劃入縣界以內。馬家梁一帶原以大路為界,現鹽池縣住戶、耕地已超出原界線寬2華裏左右,長15華裏,為照顧現實,便於生產,避免繼續爭執,徹底解決插花種地問題,上述地區劃歸鹽池縣領導。在此線外劃與鄂托克旗4 戶住戶(已有2 戶搬走,其餘2戶繼續遷出)。在北大池以東原以苦水溝為界,現鄂托克旗超出原界在溝南種地180 畝。為了照顧現實,便於生產,向南移動寬1華裏,長7華裏歸鄂托克旗領導。
(三)
1.有關交接工作,銀川會議後,進行了交談,確定了原則。陶樂縣苦水溝以北白銀大隊的兩個生產隊的移交,在今年秋收分配後(約在11月)進行交談。鄂托克旗現在即派幹部參加生產的領導。移交財產,有抽水機站一處(25 馬力的煤氣機、鍋駝機各兩個),小學校一所。陶樂縣撤銷的礦點、鐵礦、磚瓦廠、石膏廠各一處。另有煤礦一處,仍由陶樂開采經營,另訂協議。
鄂托克旗沙亥廟農場哨墩子分場的移交,大體確定2年內交完,爭取今冬明春交清。包括現有不動產資財房屋,抽水設備(柴油機7馬力一台和38馬力的鍋駝機一台)等。
2.放牧問題:確定根據現在放牧情況,原有的不動,不再增加,如果要新增加,須與鄂托克旗人委聯係同意後,始能進入。並要進行疫病檢查,進行預防。成立草原管理委員會,主任由鄂托克旗擔任,副主任由陶樂縣擔任,有關縣、旗參加一名書記為委員,設立辦公室,由陶樂、鄂托克旗各抽一名專職幹部,具體辦理工作。地址設在陶樂。統一安排草原,培育草原,更新牧場。
3.搞副業問題:采集藥材,揀發菜,要在采法上加以改進,禁止砍伐,相互聯係,安排地區。
(四)
經過這次劃界工作,使我們體會到中央和兩個自治區黨委所確定的界線是完全正確的,是有利於生產,有利於團結的好事,因而博得廣大群眾的擁護和各級黨政領導的支持。在很短的時間內,解決了曆史上沒有解決的問題。凡是正確地貫徹了這次銀川會議的精神,幹部和群眾認識到加強團結、互相協作的重要意義的地區,界限工作就比較順利。反之,如馬家梁一帶有個別幹部思想沒有完全打通,工作進行得就比較費力。因此,繼續宣傳貫徹銀川精神,使所有劃界附近地區的幹部和群眾都能正確認識這次劃界的正確性和重要意義,仍然是今後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環。因為新界線的劃定是直接關係到工農牧業生產和群眾的生產和生活,以及民族團結的問題,如個別幹部群眾的思想問題解決不了,界線就不能很好地遵守,互相間相處好也有困難。因此,沒有做好思想工作的地區必須補課,把思想工作做得更成熟些,以共同搞好關係,進一步加強團結。
上述報告,有不妥之處,請黨委指正。
劉長斌
王蔭森
國 務 院 文 件
國發[1972]17號
寧 夏 回 族 自 治 區
人 民 政 府 文 件
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撤銷石嘴山市陶樂縣的通知
銀川市、石嘴山市人民政府:
為加快我區城市化發展步伐,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根據枟國務院關於同意寧夏回族自治區設立地級中衛市等有關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複枠(國函[2003]139號)精神,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撤銷石嘴山市陶樂縣,將原陶樂縣的月牙湖鄉劃歸銀川市興慶區管轄;將原陶樂縣的紅崖子鄉、高仁鄉、馬太溝鎮劃歸石嘴山市平羅縣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