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江忠源攀城進入城內,立即巡視四麵城牆,發現兵力部署稍嫌雜亂,立即與和春商議改進。他說:“逆賊兵力不多,攻勢並不猛烈,我等何不內外夾攻,將逆賊聚殲?”
和春對江忠源的建議深以為然,兩人商定於八月十五日發起攻擊。和春率領一路,江忠源率領一路,分兩隊攻打敵營。太平軍仍然伏營不出,從牆孔開炮回擊,負隅堅守。官軍整個上午連續開炮轟擊,打入敵牆之內。江忠源等得不耐煩了,說道:“老是從遠處發炮,不敢近戰,何時是個了局?”他率領楚勇搶到牆邊,奪獲大黃綢旗一麵,但後續部隊沒有跟上來,無法將敵軍逼出營壘。這一天,官軍隻是小挫太平軍。
戰鬥結束後,劉長佑說:“東南角的地勢高瞰城內,若被逆賊搶先占據,就會對城東和城北構成威脅。”
江忠源點點頭,立刻去找和春,說:“城南天心閣地勢甚高,與城外東南側的蔡公墳形成犄角,可以屏蔽東麵和北麵。如今逆賊已在蔡公墳修建木柵壁壘,占據了半邊。我軍必須搶占蔡公墳,才可與逆賊相持。若一任逆賊盤踞,東門和北門將會受敵,西北角的糧道也會受阻。如果逆賊援軍到來,難免形成對府城的合圍之勢。”
林鳳祥見官軍勁旅開到,更加不敢出戰,急於加固營壘。官軍第二天又發起進攻,太平軍仍然從牆眼開槍開炮,官軍無法得手。江忠源讓劉長佑帶領一隊人在蔡公墳挖築營壘,劉長佑又密請和春帶著營帳和武器駐紮在天心閣下麵,楚勇在白馬廟紮營。
太平軍發現了楚勇的企圖,林鳳祥說:“決不能讓妖軍在蔡公墳築營!”他從妙高峰寺派出一千多人撲向楚勇,江忠源分兵出擊,且戰且築營壘,和秦定三部一起將敵軍擊退。
八月十七日,蔡公墳營壘築成,和春與江忠源移軍紮營,逼攻敵壘,晝夜用炮轟擊敵船。天心閣外的這個陣地與東路官軍形成犄角,為長時間堅守長沙提供了保障。
與此同時,和春令鳳凰廳的苗兵移紮河西,以堵敵軍西渡。
林鳳祥見楚勇已經占領有利地形,發誓要拔掉這顆釘子,派兵前來爭奪。江忠源指揮部隊一邊作戰,一邊修築壁壘,和春也督率所部跟進,林鳳祥無力攻進。江忠源與和春兩軍的壁壘連成一氣,逼近太平軍,與他們從同一口井中汲水,夜間打梆的聲音都能聽見。
由於楚勇強行楔入,太平軍占據的陣地就隻剩下南城外麵和西南角上的一塊,無法向旁邊發展,大大有利於長沙守軍的防禦。太平軍營壘背水麵城,處於絕地,雖然還有部隊陸續到來,也無法發揮兵力優勢。
江忠源的部隊與太平軍對峙,雙方都蟄伏在軍營內。營外一裏,行人來往自如。百姓想進城,隻要避開南門就行了,其餘六道城門,都可攀繩出入。街道和小巷裏,女人們來往行走,餐館照常營業,食客盈門,比平時還要熱鬧,人們好像忘了城外有一支虎視眈眈的太平軍。
官軍開抵長沙的援軍,加上原有守軍,已有一萬多人,對付太平軍先遣隊幾千人綽綽有餘,隻要內外夾擊,完全可以殲滅蕭朝貴的這支勁旅。可是城內的三位高官和城外的和春、王家琳,都沒有采取積極的軍事行動。鮑起豹一味強調敵軍居高負固,磚牆林立,既難圍剿,又難火攻。
官方人士已經知道,向榮又出山了。大家議論道:“向軍門對賊情較為熟悉,不如等他到了之後,與他籌商,再設法圍剿。”這時,長沙方麵得到情報:太平軍主力已從郴州開拔,正向長沙推進。如果官軍能趕在洪秀全到來之前,迅速殲滅蕭朝貴所部,自然是最理想的結果。可惜各位高官無法統一意見,大家似乎都等著向榮來拿主意。就這樣一直等到八月十九日,才盼到了這位帶罪前來的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