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明爭暗鬥 (2)(2 / 3)

李續賓趕到吉安的時候,羅澤南率部從固江開到,羅李兩營會師,於十月二十一日向湖南開拔。

駱秉章歡迎援贛軍回省,令李續賓將吃官糧的士卒增加到五百人。加上體製外的湘鄉勇,李續賓手下有了八百多人。羅澤南和李續賓兩部分別定名為“中營”和“右營”,還刊發了兩顆木印,官方化程度增高。從這時開始,湘鄉勇各營確定了軍旗的顏色,中營打紅旗,右營打白旗。

官方雖然還沒有為湘鄉勇製定軍餉製度,但李續賓的部隊待遇還算不錯。當時糧價便宜,士卒每天得到一錢銀子就會樂得合不攏嘴。湘軍各營發放餉銀都縮水,隻有李續賓按照湘平發足軍餉。所謂“湘平”,是湘潭縣所用的秤。用這種秤來稱量銀子,比國庫的秤略少一點,每一兩約合庫平八錢一分一厘七毫。湘潭商務殷盛,常有汽船往還漢口;鹹豐以來,將卒多為湖南人,營中稱量銀子的秤都是湘潭秤,所以推行於湖南全省及長江流域的大商埠。李續賓能按湘平足額發放軍餉,已是非常難得了。

李續賓與士卒同甘共苦,偶然遇到糧食匱乏,士兵每天隻發四兩米,李續賓也隻領四兩。他跟最下級的士兵打成一片,同臥同起。士兵的家人向李續賓家打聽自家子弟的情況,李續賓收到家信後,一定會把那人叫來,將家裏的情況告訴他。李續賓寫家信時,也會把該士兵的情況寫上,請家人轉告他的父兄。士卒感恩戴德,願意為他效死,不敢犯禁,右營因此而獨享盛名。當時辰勇和楚勇自相仇殺,但他們都欽佩李續賓的品德和威望,不會攻擊湘鄉勇。

這時的湘鄉勇接受駱秉章和曾國藩的雙重領導。駱秉章在長沙給他們定編發餉,曾國藩則從衡州對他們發號施令。湘鄉勇回省後,當即接到曾國藩從衡州發來的命令:永興會黨一千餘人搶掠縣城,駐紮在油榨墟,令你部往剿。羅澤南即日馳赴永興,製訂作戰方案。他分派永興的鄉勇攻打圩北,自己率部直搗圩西和圩南。三麵夾攻,攻破敵壘,斬殺大批敵軍,將永興平定。李續賓在十一月份打了十一仗,隨後與羅澤南一起駐軍衡州。

羅澤南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學者,一位老師,非常關心教育事業。他一邊搜捕油榨墟的會軍殘餘,一邊集資修複石鼓書院。江西巡撫張芾上奏羅澤南平定安福的功勞,保升他為直隸州知州,與劉長佑一同留江西補用。李續賓得旨以府經曆補用。

大約在羅澤南和李續賓征戰永興的同時,周鳳山和曾國葆也奉命鎮壓常寧的會黨,彭玉麟跟隨部隊前往。官軍很快收複了縣城。十一月十一日,會軍逃到羊泉洞,曾國藩又調張榮組和儲玫躬前往增援。會軍三天後進占嘉禾,然後攻打藍山,推進至道州的四庵橋。曾國藩添調鄒壽璋和魏崇德增援。官軍各營與會軍作戰均有斬獲,儲玫躬戰功最大。

此仗結束,曾國葆來見大哥,彙報戰鬥經過。他特別推重彭玉麟和楊載福,說他們“才當任一軍,不宜屈為幫辦”。這時彭玉麟隻是一介生員,楊載福前因守住了湘陰有功,已被提拔為千總,曾國藩決定重用二人,令他們分頭招募水勇,各自率領一營。彭玉麟和楊載福從此成為湘軍水師將領。

江忠源身在廬州,迫切需要湖南的援助。這時禮部左侍郎、光祿寺卿宋晉向鹹豐提議,呂賢基死了,江忠源病了,曾國藩卻擁有實力,可以依靠,應當令他挑選練勇,乘船順流東下,與江忠源水陸夾擊,殲滅安徽沿江敵船,則會令金陵、揚州、鎮江的敵軍落膽,向榮和琦善就能將敵軍一舉掃平。

曾國藩奉到上諭,皇上令他率部乘船東下,與江忠源合作,迅速壓製安徽的太平軍。此時安徽的局麵比任何省份都要糟糕,鹹豐指出,不利的情況都是由於長江上麵沒有官軍水師戰船攔截追剿,聽憑敵軍往來自如。既然曾國藩也懂得水師的重要性,就應該火速建立水師,親自統領,去拯救安徽的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