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戰守廬江 (1)(1 / 3)

徐子苓《廬陽戰守記》:

跡公(江忠源)之死,與城之破,非賊之強,戰守之不力,民之不足與守也。

援軍慘敗

且說胡以晃率軍來到廬州城下,連續四天攻城未果,得知官軍援兵正在趕來,不由有些心急。十一月十六日,他令部隊攻撲小東門炮台,攜帶雲梯爬城,遭到程智泉廣勇的火力阻擊,損失長發老兵六名,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隻得棄梯回營。

大東門外有一條護城河,一座大橋跨越兩岸。太平軍盤踞在橋東的民房內,但是橋頭有一支官軍,阻擋了橋路。在這處地方,兩軍日夜開火對射。橋頭官軍曾向江忠源請戰,要求出營迎敵,到四鄉去打遊擊,與城上的守軍互為犄角。可是太平軍攻來時,這支官軍立馬潰逃,江忠源隻得另調部隊守橋。太平軍屢次與官軍爭奪大橋,都被官軍擊退。十六日這天,程智泉派兵偷出威武門,駐紮橋東的太平軍出營奪橋,被程智泉擊退。

太平軍初到時,胡以晃就下令在大西門開挖地道,江忠源令負責駐守該門的鄒漢勳從內迎掘,大西門已無危險。胡以晃又在大東門這邊打主意。

十一月十七日早晨,程智泉報告:“逆賊屢次奪橋失利,悄悄在橋北水麵編搭浮橋,偷偷接近城根,開挖地道,高度和寬度都有幾丈。”

江忠源說:“你親自前往月城察看,我要派隊出城,傍城紮營橋西,堵住逆賊來路。”

江忠源懸賞重金,從廣勇中募得二百多名敢死隊員,當晚九點由程智泉統帶,從月城以南挖道而出,直攻地道。一名太平軍將領把禿頭從洞口伸出窺探,外委馮富上前,揮刀斬下,禿頂的頭顱應刀落地。馮富將手一揮,士卒朝地道內連擲火罐。隻聽得一陣慘叫,地道內沒了聲息。事後清點,地道內共有四十七具燒焦的屍體。

橋東的太平軍十分惱怒,一千多人向橋西衝來,氣勢洶洶,程智泉督率敢死隊拚死鏖戰,一麵下令趕築營盤。不到兩個時辰,營盤已經紮好。城上用密集的火力支援,將太平軍擊退。這次戰鬥斃敵一百幾十名。

太平軍所挖的地道完全被官軍控製,官軍隨時從隧道衝出,火燒敵營。敵營設在堅固的民房內,如果江忠源不出奇兵控製地道,廬州城很快就會陷落。

大東門發生激戰時,劉長佑和江忠信的楚勇援軍開到了廬州西南麵的四十裏鋪。劉長佑一到,就聽說福恒的部隊在前一天被太平軍擊潰於水西門外。

音德布率部駐紮在二十裏鋪,聽說劉長佑到了,心中大喜,連忙派人到四十裏鋪迎接。

“劉大人,音總兵約你明天一起攻城。”使者說道。

劉長佑不想打無準備之仗,回答說:“請你轉告音鎮台,我軍紮營未穩,明日無法出兵。”

玉山和張印塘此日也從店埠來到了廬州。他們率領東關守衛部隊二千人經過北鄉,各位鄉勇團長夾道歡迎,饋贈食物,請他們暫時紮營。

團長們說:“玉鎮台來了,我們先報告中丞大人,請他通知各路援兵協同作戰,我等可將一萬名鄉勇駐紮在玉鎮台左右,以資護衛。”

玉山一笑,拱手答道:“各位的好意心領了,我堂堂一員鎮將,何用團勇護衛?”

第二天,玉山揮師進攻,鄉勇頭目支三虎率領一百人進援拱辰門,連搶敵營三座,接著攻奪炮台。太平軍棄營逃走,支三虎帶人入營,搜搶財物。廣勇跟著進營,騎兵隨後。

太平軍抓住時機,從東麵抄襲官軍後路,槍炮驟然射擊,官軍騎兵戰馬受驚,四處奔竄,衝亂了步兵隊伍。玉山竭力抵抗,當場陣亡。西安騎兵隊長伊昌阿和珂登額陣前逃跑,張印塘攔也攔不住,不知去了何方。張印塘令部隊將玉山的屍身奪回,查驗頭麵身腰,共受槍傷十七處。張印塘收集殘兵,返回店埠駐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