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戰守廬江 (2)(3 / 3)

十二月四日,廬州激戰正酣的時候,舒興阿抵達吳山廟,詢問向導:“此去廬州還有多遠?”

向導回答:“隻有四十裏。”

前鋒通信員來報:“廬州城內派來兩名差兵,帶來了巡撫江大人的複函。”

舒興阿拆信一看,江忠源說敵軍圍困七門,急待援兵。舒興阿向僚屬問道:“郝光甲已到何處?”

“回大人,郝鎮軍估計明日可抵廬州水西門外的高橋,楊鎮軍估計稍後也會趕到。”

“張印塘現在何處?”

“據報,已從店埠移紮岡子集。”

舒興阿得到的情報大致準確。十二月五日,張印塘趕到高橋,與郝光甲見麵,約定次日先攻敵軍在水西門所紮的木城。兵力部署如下:郝光甲親率五百多人攻打西麵,遊擊富昌等帶五百多人攻打東麵,千總段作棟等部往來策應夾擊。張印塘派何朝亮與李登洲率八百人從中路前進,楊青鶴率部在土梁左右埋伏,以備接應。

張印塘等人正在籌劃,胡以晃先行了一步。舒興阿的逼近令他感到緊張,他決定加緊攻城。就在這天早晨,大西門下的最後一處地雷引爆了。胡以晃本來打算在夜間引爆,但守軍徹夜戒備,沒有機會。早晨引爆後,守軍奮力堵擊,城上一門大炮忽然自動射擊,炮彈擊碎了太平軍主將的腦袋,太平軍趕緊撤退。

胡以晃的地雷又落空了。城內外官軍合力夾擊,各路均有斬擒。太平軍感到了來自四麵八方的威脅,不敢近撲城門。胡以晃將四麵圍攻改為重點進攻。水西門外的太平軍利用有利地勢晝夜攻擊,城內一天落下一百幾十顆炮彈。

江忠源擔心還有未被發現的地道,唯恐水西門和大西門再出意外。太平軍的士卒中許多是湖南和湖北的刑事犯,曾在山中伐炭,擅長挖掘隧道。挖成之後,將炸藥填入棺木,送入深曲的隧道之中,直達城牆。線燃火發,無不爆裂。江忠源對此已有經驗,夜間加強警戒,所以每當出現危急情況,都能應付自如。但此時兵力疲憊,他感到防不勝防。他派人通知舒興阿、張印塘和劉長佑,讓他們步步為營,漸逼城下,隨時接應。

十二月六日上午,張印塘與郝光甲開始行動,兩路直撲木城。太平軍發現後,全力迎擊。官軍前鋒很快攻到木城,攀援直上,木城內的太平軍頑強抗拒,木城外的太平軍則紛紛逃走。第四第五座木城內的太平軍分為兩路擁出,抄襲官軍後路。郝光甲擔心被包了餃子,立時回擊,守備包紀功等各帶伏兵齊起,分頭截殺。太平軍仗著人多,拚死迎敵。這時何朝亮部趕來助攻。戰鬥從上午打到黃昏,鏖戰八個小時,結果是太平軍退回北門木城,堅守不出。郝光甲統計斃敵約八百多名,俘虜一名。張印塘部開炮擊斃敵軍一百多名。

戰鬥過後,舒興阿率主力騎兵一萬五千人行抵岡子集,距郝光甲等營五六裏。他察覺到廬州城牆太長,城區廣闊,確實不易防守。七座城門之外,都有敵軍的木城土壘,此擊彼應,連成一氣。他必須攻破一兩座木城,才能與城西官亭駐紮的音德布和劉長佑溝通,並與城內取得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