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太平軍主力攻打大西門。這裏是鄒漢勳駐守的地段。他夜飲方半,聽到喊殺聲,拔出佩刀,衝上去殺敵,砍倒幾人。太平軍將他團團圍住,一刀砍中他的頸脖,頓時鮮血迸射,頭顱偏折。在兩名士卒護衛下,他前行幾步,倒地死去。這時戴文蘭也已負傷。十幾名死士殺開一條血路,企圖向西大營求援,也被太平軍攔住,全部戰死。
太平軍回頭夾攻水西門,江忠源正在組織人員搶堵缺口。這時下層的地雷引爆,胡以晃指揮部隊登上廢墟。江忠源揮軍攔截,無奈士卒或死或降,亂作一團。又聽說城南有太平軍登梯而上,軍心大亂。江忠源對江忠信說:“我今天活不成了,你快走吧!”
江忠信連忙出城,撿了一條性命。
天將明,露水簌簌如雨,幾名軍官砍開一條血路,簇擁著江忠源,請他離城而去。江忠源哪裏肯逃,大聲說:“城破了,如何向百姓交代!”說罷拔刀自刎,被隨從攔下。
隨從勸道:“大人,城外就有我們楚軍的營盤,我們定能將大人護送到營中。”無奈江忠源已抱定必死的信心,不願苟且逃生。一名士卒不由分說,將他扛在背上,奮力奔逃。行至水關橋的古塘,江忠源咬住他的脖子,迫使他放手。士卒忍痛不過,將他放在水濱,江忠源跳進古塘,溺水而亡。
那一天,廬州城內死去的官員,還有布政使劉裕珍和李本仁,以及池州知府陳源兗等人。
廬州城破的過程,城外的援軍或者親眼目睹,或者親耳所聞。楚勇進行了最後的拚搏,仍然無法突破太平軍的阻擊線。據說楊青鶴與張印塘聽到城內炮聲不絕,也想救援,無奈道路橋梁已被太平軍拆毀,太平軍火力太猛,他們無法突破敵軍陣地,隻能對峙,眼見著水西門被地雷炸開幾丈,守軍即時補塞,敵軍未能得逞。但不久,他們又看到敵軍在南門和小東門等處用幾百架長梯登城,並從城外拋擲火彈與火球。然後,敵軍如潮水一般湧進城內。
城破後的悲憤
江忠浚帶到廬州的新寧勇多半是江忠源的舊部,每天拚死作戰,想把主帥救出來。他們盡了最後的努力。廬州失陷的那天早晨,陰霾蔽空,天光慘淡,江忠浚聲嘶力竭地叫喊著,率領部眾再次衝向廬州。不久,他們看到城頭黃旗搖曳,那是太平軍的旗幟。江忠浚知道哥哥性命不保,肺腑摧裂,暈絕墮馬。部隊發出一片哭號,丟掉兵器,幾乎潰不成軍。
這時候,劉長佑還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對部眾喊道:“你們為江公而來,如今就這樣散去,誰來為江公複仇?”在他的號召下,部眾重新集合,仰著頭,以悲憤的眼光看著濃煙滾滾的廬州城。
舒興阿得到報告,知道廬州已經陷落。從城內逃出的軍民,都說江巡撫在水西門內抗敵陣亡。張印塘報告的情況大致相同。音德布說,楚勇拚命救援,仍然無能為力。舒興阿發出一聲歎息,他知道,廬州的主帥拚到了最後一刻,廬州的陷落是悲壯的。
他不敢耽擱,連忙向鹹豐奏報,把江忠源大大誇讚一通。作為一名滿人大員,他表達了發自內心的欽佩:江忠源忠勇素著,守護廬州一月有餘,力疾辦公,晝夜不形疏懈,官民無不感戴。怪隻怪城牆太長,內外兵力都很單薄,竟至城亡遇害,令人心酸。
廬州易手之後,城外的官軍主力原地未動。總指揮和春駐紮在店埠;劉長佑的楚勇駐紮在廬州城南,首當敵衝。劉長佑和江忠浚商議,懸賞一千兩銀子,征集死士,到城內尋找楚勇統帥的屍體。周昌發主動請纓,帶著一名助手,於十二月十九日出發。他很可能不是為了那份賞金,而是出於對主子的一片忠心。
十二月二十一日,劉長佑偕同江忠浚去參謁舒興阿,提出楚勇與大部隊會合,一同作戰。舒興阿拒絕了他們的提議。第二天,劉長佑提出與和春聯手,將楚勇轉移到城東,和春非常高興他們加盟。兩天後,楚勇向北轉移,駐紮在東門外。胡以晃感到芒刺在背,於十二月二十五日出兵來攻,被劉長佑與和春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