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綻放在黑土地上的花朵(2 / 2)

多樣化種植,建設“品種銀行”

作為依蘭縣首個縣級“巾幗示範村”試點村,蔣曉萍帶領著姐妹們借助多方力量,努力推進“巾幗示範村”的發展。在村黨支部、村委會的支持下,蔣曉萍在村裏無償提供的土地上,帶領著婦代會委員們打造集科技示範、培訓、創收為一體的“婦”字號“百畝科技示範園區”,進行品種、大小壟收成、化肥農藥作用對比等多項科技試驗。

在種葡萄時,她們借鑒了遼寧等地的經驗,引進“雙臂架”方式,節省了單位麵積,大幅提高了產量。在省農科院專業人員指導下,在百畝耕地中試種了美國大榛子、苜蓿果、藍靛果、黑加侖、山蕨菜、水蜜桃、四季草莓、美國草莓等百餘個品種。“咱黑龍江能種的經濟作物,俺們這裏基本上種全了。”“百畝科技示範園”成了遠近聞名的“品種銀行”。當年園區純收入達8000元,並被市婦聯命名為市級“巾幗科技示範基地”。

2007年,蔣曉萍又積極向村裏爭取,增加了三坰土地麵積,擴大“示範園區”的規模,年底園區實現純收入2萬元。經過蔣曉萍和村婦代會開展的卓有成效的創建活動,永豐村作為哈爾濱市唯一一個、黑龍江省也僅有兩個的示範村之一向全國婦聯積極推薦,創建了國家級“巾幗示範村”。全村婦女姐妹,包括那些從前對婦女能致富很懷疑的男村民都很受鼓舞,為自己身為永豐村的一員而自豪。

擰成一股繩,姐妹力量大

婦女群眾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蔣曉萍在工作中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蔣曉萍把那些有文化、有熱情、受婦女群眾擁護的優秀婦女吸收到婦代會中來,在全村形成了一個從婦代會主任到婦代會委員到婦女代表到婦女骨幹的婦女組織網,成為了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最佳助手。

在防非典期間,婦代會組織婦女誌願者堅守在第一線,嚴把村屯出入口,義務為村民消毒,為永豐村順利度過疫情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村委會布置甜菜任務受到阻礙時,蔣曉萍及時召開婦代會會議和婦女大會,500畝甜菜種植任務一天之內全部落實;在新農村建設村容整治過程中,蔣曉萍和婦代會委員帶動全村婦女連續奮戰,三天柴草垛全部出村,四天時間垃圾清理幹淨,兩天時間清理完壕溝,整理好樹床,全村婦女義務植樹5萬多棵,提前完成了各項任務。

永豐村婦女的地位日益提高,村裏日常事務的管理基本都由村婦代會完成,村裏凡是召開涉及群眾利益的會議必定有婦女代表參加,村黨支部還在經濟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為婦代會委員每人配備了一部小靈通。蔣曉萍帶領著全村婦女以作為求地位、以貢獻促發展,真正成為了永豐村的主人。

蔣曉萍在收獲全村婦女姐妹信任和擁戴的同時,也得到了各級組織授予的榮譽:哈爾濱市婦聯係統優秀工作者、哈爾濱市“三八”紅旗手、哈爾濱市“巾幗致富帶頭人”、哈爾濱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值得一提的是,黑龍江省第一個當上省人大代表的村婦代會主任就是蔣曉萍。

麵對這些榮譽,蔣曉萍依然是那一臉樸實的微笑,依然保持著那股執著的工作熱情。多年的農村生活,以及農村婦代會主任的工作,讓她對農村婦女現狀有著深入的了解。她說:“我是一個農民,老百姓選我當代表,我就要對得起‘代表’這兩個字的責任和義務,就要為老百姓代言。”蔣曉萍用屬於她的最自然的方式去表達這份赤誠,那就是盡自己的最大努力讓永豐村的婦女更富裕、更美麗,讓永豐村的明天更文明、更和諧!

作者點評:致富不能靠空想,致富不能靠蠻力。婦女致富的最大阻力在於自身,敢想敢幹的蔣曉萍給那些抱有依賴思想和不自信的姐妹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她的行動向我們證明:農村婦女姐妹完全可以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參與綠色有機產業的發展,促進產品農業向商品農業的轉變,實現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