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編出“錢簍子”,種出“金塊子”(1 / 2)

在蘭西縣紅光鄉義豐村有一位婦女叫張大琴,她個子不高,本事卻不小。提起她的名字,紅光鄉的兄弟姐妹們都豎起大拇指,說這個鄉婦聯主席滿肚子“致富經”。

“家家炕頭有個加工廠”

紅光村是個大村,常住人口4000多人,其中婦女2058人。過去,每到農閑時節,姐妹們不是打麻將、看小牌,就是東家串西家嘮閑嗑,浪費了時間不說,還影響了家庭和睦、鄰裏團結。這些問題,張大琴看在眼裏,急在心上。怎麼能讓姐妹們在農閑時足不出戶有活幹,有錢掙呢?張大琴首先想到了亞麻編織。她心裏琢磨:咱蘭西是全國聞名的“亞麻之鄉”,這些年來亞麻服裝、亞麻桌布、亞麻坐墊在城裏賣得非常火,而且編織又是婦女姐妹的強項,既不需要姐妹們離家外出,又不需要大筆資金投入,非常適合大夥兒。正巧,縣婦聯組織了“麻編興家”活動,與張大琴的想法一拍即合。

為了架起農民和企業的橋梁,在與縣婦聯的溝通下,張大琴結識了蘭西冰天坐墊廠的負責人。她從廠裏領回原料,按照和廠家簽訂的合約要求組織村裏姐妹編織坐墊,從此,“炕頭車間”出現在紅光鄉義豐村的婦女家中。

一個紡架,幾股麻繩,再加上一雙靈巧的雙手,一套亞麻汽車坐墊很快就成形了。張大琴介紹說:“姐妹們要是家裏活兒不重的話,兩三天就能編一套坐墊,賺個五六十塊錢不成問題。這樣一個月下來,能掙六七百,足夠家裏的月開銷了。”

看著張大琴找到了來錢的活兒,姐妹們再也坐不住了,她們紛紛主動找上門來領活兒幹。就這樣,村裏打麻將看小牌的少了,串門子嘮閑嗑的少了,見了麵大夥兒問的都是:“你這禮拜編了幾個坐墊?”張大琴也因此成了村裏的亞麻編織“經紀人”,掙到了錢的姐妹們都打心眼兒裏感激張大琴。

看到姐妹們錢袋子鼓了,張大琴心裏十分高興。為了能讓這個項目持續下去,她率先到縣裏學習技術,回到村後手把手教給其他姐妹,大家的熱情更高了,來學的人也更多了。經過刻苦學習和反複實踐,這些心靈手巧的婦女們編出了,“龍鳳呈祥”,“鴛鴦戲水”“北京奧運”等10多種圖案的坐墊,加上亞麻坐墊吸濕力強、透氣性好、對人體無害,一進商場就被搶購一空。

為了能“富一幫,帶一片”,張大琴還培養了將近三十個編織能手做經紀人,順利聯係冰天、綠地等8家亞麻企業將車間下移到村屯,近千台編織機走進紅光鄉,全鄉從事亞麻編織的人數已達到3200人,僅此一項每年可創收500萬元。“現在在紅光鄉可以說是家家有項目,人人有活幹,天天有錢賺。一個冬天下來,每個婦女收入2000塊不在話下。”張大琴高興地說。

“隻要種得對,土裏也能生出金子”

雖然亞麻編織富了村裏人,但張大琴並沒有就此停住腳步。她深刻地認識到:土地是農民的根,要想發展,必須在種植上做文章。

每當開春,村民們犯愁“今年種啥好,種啥效益高”時,張大琴腦子裏想的是同樣一個問題,但她不是從一家一戶的小算盤著眼,而是從調整紅光鄉種植結構的大算盤出發。

為了實現特色種植,張大琴經朋友介紹,與海倫糖廠簽訂了甜菜種植訂單2000畝。為了幫助村民爭取最大的優惠,張大琴提出由廠家提供種子、化肥和技術服務,同時還要求廠家設定最低保護價,當市場價格走低時,按保護價收購,市場價格升高時,按市場價收購,而且必須現款結算。

訂單一簽完,張大琴馬上來到農戶家宣傳。在張大琴的動員下,這些莊稼把式們認可了甜菜種植的優勢:甜菜不僅產量高,價格穩定,而且風險小。但農戶們最擔心的就是銷路,張大琴向大夥兒打保票:甜菜熟了,糖廠的收購人員就會來到田間地頭,以保護價格現金支付。

聽了張大琴的介紹,大夥兒動了心,不少人搶著要求種甜菜。當年秋天,甜菜大豐收,數著票子的農民露出了難得的笑容。可在送甜菜的過程中,出現廠家無故克扣的問題也引起了張大琴的思索。她心裏想:農民的地位與廠家是不對等的,單打獨鬥很難和廠家談判,大家必須擰成一股繩。於是,張大琴發起成立了紅光鄉甜菜種植協會,她被選為協會會長。從這以後,甜菜種植的一切問題都由協會出麵和廠家協商,采取“企業+中介+農戶”的經營模式,農戶的利益得到了保障,種植甜菜的積極性也更高了,大夥兒都打心裏感謝張大琴,“甜菜算是種對了,今年我這20畝甜菜純收入將近1萬,這多虧了咱們協會的指導和張大姐的幫助。”農民張偉激動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