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婉拒立傳約稿函
因三係雜交稻研究成功並廣泛應用於生產而聞名中外的袁隆平,引起了媒體與出版界的高度關注。20年前的1988年9月,他首次收到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的一封為他撰寫科學家傳記的約稿函。函中簡明扼要地寫道:
尊敬的袁隆平同誌:
為了振興我國科技事業,弘揚五十年代以來我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優秀科學家的曆史業績,我社決定出版《當代中華科學精英》叢書。現已聘請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的學者及專業人員組成編委會,開始組織編寫工作。經有關方麵推薦,您已被選定為《當代中華科學精英》叢書的首批撰寫對象。現將“叢書設想”及通知回執寄給您,請填好後寄“北京8712信箱周發勤同誌收”。我們懇切地期望您作為第一批科學家傳記對象,能大力支持這一工作,並給予指教。
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8年9月1日
收信當時,正處“兩係雜交稻”攻關的時期,科研十分繁忙,袁老師最怕的是記者、作家采訪,耽誤他最寶貴的時間,他要把一切精力放在“兩係雜交稻”的攻關上。因此,凡記者、作家采訪,一般總會婉言謝絕。對廣西科技出版社的立傳約稿函也不例外。科研任務,任重道遠,三係雜交水稻成功了,但兩係雜交稻研究還剛開頭,怕耽誤寶貴的科研時間與精力,是他婉拒立傳約稿函,不予回信最重要的原因。
從他的個性特征而言,也是一位不喜張揚的人。1979年4月,農業部通知他赴北京開會,有要事商議。正在安江基地的袁老師,急赴懷化火車站和普通百姓一樣排隊購票,問售票員:“有當日進京的臥鋪票沒有?”售票員答:“沒有”。他將農業部有急事商議的理由再說了一遍,請求給予關照。售票員仍以“沒有”作答。袁老師隻好無奈地離開了窗口。這時正遇上了安江農校的周武彩老師,為大名鼎鼎的袁老師竟購不到一張進京臥鋪票而感到驚訝!立即奔赴購票窗口詢問那個售票員:“你知道剛才要購進京臥鋪票的人是誰嗎?”“他是發明了雜交水稻的雜交水稻首席專家袁隆平!”這時,這位售票員也大吃一驚,立即與在旁的中年男子耳語了幾句,對周彩武老師說:“對不起,我們有眼不識泰山,請將袁隆平專家請進來……”就這樣周武彩將袁老師請回到了售票室,售票員又泡茶、又道歉,並圓滿解決了進京的臥鋪票。見售票員改變態度,周武彩老師也打了圓場,給售票員一個台階地說:“也怪我們袁老師太不愛張揚了,如果你在窗口購票時,向售票員通報姓名“袁隆平”三個字,問題不就早解決了嗎!”這幾句實在話,使客人與主人都高高興興地致謝、道別。
再聯想到1989年8月28日,江澤民、李鵬在中南海召集全國有突出貢獻的21位著名專家學者座談會的那張集體合影,站在第三排最右邊最不顯眼的那一位,就是我們的袁老師(附照片)。
3-2請纓為師立傳
在長期的農村推廣雜交稻的實踐中,深為袁老師的業績所鼓舞,受眾多“安農學子”與農民兄弟的委托,多年來試圖為老師立傳,利用業餘時間積蓄了一些素材。我也將這一想法寫信告訴了袁老師。
1988年4月15日,我參加了由省政協主持召開的“湖南省經濟建設促進會”,全省各縣市政協主席都參加了會議,會期3天,省政協劉正主度做了很好的報告,號召全省各級政協委員,如何圍繞經濟建設中心,創辦經濟實體,促進經濟快速健康發展。會議結束後,我留了一天,來到劉正主席家中,遞交了“關於自薦纂寫《袁隆平傳》的請示報告:
省委、省府、省政協並報劉正主席、卓康寧副省長:
我省雜交水稻研究工作在全國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現仍處方興未艾階段。而為開創與領導這一研究領域作出了卓越貢獻的就是省政協副主席’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研究員。他所組織攻關的第一次突破(秈型雜交水稻培育成功),引起了國內外驚呼:世界性的糧食緊缺可望緩解!而他正在組織攻關的第二次突破——超高產育種,將更為驚憾世界!湖南長沙與安江農校,舉世公認為全世界的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與策源地,矚目世界。其研究成果已在國內轉變為生產力,並技術轉讓到美國,推廣到第三世界廣大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和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他的生平事跡卻鮮為人知。盡快將其生平事跡,纂編成《袁隆平傳》公諸於世,是一件有重要意義的大事。
我立誌自薦纂寫《袁隆平傳》的動因是:
1.完成此事在全國與全世界有重要影響,是引發我創作激情的首要原因;
2.我與袁教授是親密的師生關係,感情深厚。早在1951-1957年我在安江農校求學六年期間,袁老師一直是我的班主任與任課教師,我們師生間情誼篤厚,對其教學與科研有較深刻了解;
3.我所學農學專業及長期在農業戰線工作,為高級育種家袁隆平立傳有一定的專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