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不喜張揚(2 / 2)

4.我參加工作後從事過20多年文秘工作,又在邵陽師專離職進修文秘專業2年,曾錄取為省委宣傳部主辦的《學習導報》文字編輯,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和文字工作能力;

5.為《袁隆平傳》事醖釀已久,正在著手搶救活資料,諸如多次采訪86歲高齡的袁母華靜老人,從中了解袁老師青少年時代的成長故事等等,積累了不少文字與照片等珍貴資料。

要完成此任務。困難是很多的。最主要的是在一個縣任職,工作任務纏身,要完成立傳事十分困難。為了集中精力、集中時間,盡快地完成《袁隆平傳》初稿,特向省委、省政府、省政協提出請調、請戰報告:請求調離綏寧縣,來省直比較超脫一點的單位,如省政協的文史委員會或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以便進一步深入調查、收集、整理有關資料,力爭在袁老師組織領導的第二次突破前完成《袁隆平傳》初稿。

以上報告當否?請批示

綏寧縣政協謝長江

1988年4月15日

於省經濟建設促進會上呈

劉正主席看了我的請纓報告後,當即口頭表態、支持、鼓勵:袁隆平教授是我國乃至世界著名科學家,學生自薦來完成老師的傳記,精神可嘉,我堅決支持。至於工作調動問題,要向省委組織部彙報,爭取組織部門的支持。

得到省級主要領導的口頭表態,我內心樂滋滋:一來利用來省開會的機會,把請纓為師立傳的大事向上級作了彙報,而且表示堅決支持,這就由個人的動因變為有組織有領導的支持動力,就可以進一步的抓好立傳的各項準備工作,“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了充分準備,一旦機遇來臨,就可達到預定目標。

3-3領導重視八方關注

為師立傳的目標已定,積蓄資料的工作有序進行。正在等待更好機遇的時候,機遇突然從天而降。

一年以後的1989年4月24日,我收到了從北京寄來的《當代中華科學英才》叢書編委會與廣西科技出版社為袁隆平老師撰寫科學家傳記的約稿函。主管叢書的執行主編周發勤先生來信稱:

謝長江同誌:您好!

袁隆平先生4月10日來信,同意我們叢書將他作為第一批入選對象,1990年出版他的傳記,他慎重推薦您作為他的傳記作者。據此,我們編委會確定請您作為作者,撰寫他的傳記。定稿完成日期是1989年12月31日(將稿寄到100080,北京8712信箱周發勤收)。有關與作者的合同等正式合約,現正由廣西科技出版社排印中,將來當陸續寄您。這裏先寄“叢書”的設想和編委會兩次會議紀要,以便您了解有關情況。這裏算是正式請您承擔此一寫作任務,可以立即著手此項工作。祝您動手順利,有什麼問題,請隨時來信給我,互相聯係商談。

敬禮

周發勤

1989年4月17日

4月26日收到約稿函後,我4月27日就帶上為師立傳的報告,從綏寧縣急赴省城長沙。當時,受北京學潮的影響,長沙街頭學生遊行隊伍很多,省級領導都集中在湖南賓館開會。我千方百計地找到了有關省級領導彙報,最後,終於感動了“上帝”,盡管他們工作非常繁忙,但一看是為“袁隆平立傳”的報告,都無例外地表示支持,並立即在報告上作出明確批示。

省委副書記、省政協主席劉正同誌的批示是這樣的:

袁教授對我國乃至世界貢獻很大,編傳經費請卓康寧副省長給予支持

劉正1989年4月29日

湖南省副省長卓康寧同誌批示:

我讚成宣傳袁隆平教授。據我所知,電視台正在醖釀編寫拍攝袁隆平的電視片,也要求省政府資助,看來適當支持一下是必要的。

卓康寧1989年4月29日

省委副書記、省長陳邦柱同誌批示:

同意康寧同誌意見,請財政廳核實給予補助。

陳邦柱1989年4月30日

我於4月30日又從長沙急返邵陽找到邵陽市委領導。

邵陽市委副書記丁耀同誌很支持,當晚批示:

經與劉陽春(市委書記)、何作國(市長)同誌研究,同意謝長江同誌任聘為袁隆平傳記的作者,在調查采訪和寫作期間,請綏寧縣將其工作任務交其他領導代管。

丁耀1989年4月30日

帶著常委領導的批示,我高高興興地趕回我所在工作單位,找到縣委書記。

中共綏寧縣委書記屈家海同誌非常支持,並在報告上迅速作出批示:

編纂《袁隆平傳》,這是件大好事。長江同誌被聘為作者,不僅本人有幸,而且是綏寧的光榮。縣委研究,一致表示支持,並給予方便。

屈家海1989年5月10日

(省、市、縣三級領導批示影印件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