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文華殿(下)(1 / 2)

第28章、書法課上小風波

今天的書法課是由新近才進東宮侍班的翰林學士申時行輔導太子。

十來天之前的東宮侍班學士新名單上,他與王家屏等人是最後列進來的新人。這十來天,在一眾侍班學士中,進翰林院不過幾年,四十歲不到卻均已列班東宮侍從的這兩人,是最年輕的朝廷新貴。

原時空要到明年才能先後進入朱翊鈞侍講侍讀團隊的兩人,如今的仕途提前一年踏上了快車道。

申時行能感到小太子對自己和其它新列入圍太子侍班官的親近之意。他和王家屏的兩次試講,講下來各自都感覺十分輕鬆。不象前輩們那樣,總是似有若無的一味嚴肅沉悶。小太子對他倆也都有讚揚和賞賜。

文華殿內每天的習字書法課,馮保如非事務特別繁忙,向來都是會在課前課中課後雖不定時,但卻是每天必到的。他喜愛書法,也很有功底。最開始幾天,他是書字課快完了才趕來,偶有一天沒來。最近幾天,則來得愈勤愈早。

向來清高的侍讀學士們,有不少人因此漸漸不再參與太子書字課的圍觀討論。而今,他們自己前麵的當值課程一完,便向太子同僚行禮告退,回去辦理自己的兼差了。

他們厭見這掌印東廠令朝臣側目的權宦。馮保在書法上比他們更見功力的令人無奈現實,也讓他們有些難堪。眼不見心不煩,他們也免得自己對馮保的不屑情緒萬一流露而得罪此人。

他們幹脆下課就走,來一個眼不見為淨。

來自蘇州的申時行,除了精研趙體之外,對時下流行的家鄉書法大家文征明的書體也很有研究。他自己家中收藏的文征明墨跡,很是不少。他與小太子就書字的心得交流自習字課開始以來,一直就比其它人相較為多。

太子自創的書體畢竟稚嫩,對文征明的字體大感興趣,很有借鑒吸納文體字神韻的意思,常常就此征詢他的意見。

今天馮保來的比往常晚,他在申時行帶來的文征明書帖前停下腳步。欣賞書帖的目光裏,透著熱切與貪婪。

前幾天申時行大方地送了他一幅珍藏的文征明書法扇麵。朱翊鈞看到時,心裏還暗笑,馮保這貨對書畫還真是有搜羅的雅貪之癖。

同時,他也對申時行不動聲色地與權宧建立起交往,而非其它時下清貴們避而遠之的做法暗地留心。

這貨後來能當上首輔,除了張居正等人的提攜,他自己能早早就有意識地建立與內廷權宦們的聯係,也是重要原因。

他又想到,書法方麵並不精擅的張居正,早期卻是通過書畫與馮保示好往來。沒準他拿給馮保的書畫作品,很多便是從申時行這裏弄來的。

想曹操,曹操到。

張居正不知為何,今天這時候忽然也從內閣值房又溜了出來,到文華殿這裏來了。

朱翊鈞高坐在太子席案前一邊書寫大字,一邊用餘光掃向殿門外的他。

今天是張居正輪值東宮提調,但作為內閣輔臣,他可沒必要早晚都到這裏來。

朱翊鈞略一琢磨,顯然,張居正大概已知曉了馮保最近常在此時來這裏,他便來此偶遇寒暄。

想到這裏,朱翊鈞心裏一震。

這兩人關係一向甚好,但如今位高權重的兩人有很多交往上的必須避嫌之處。他兩人往常自然也會在公開場合十分注意分寸。

但如今以張居正這幾天的表現,尤其是今天這樣不無刻意的做法,卻似乎透出一種急於創造機會向馮保示以善意的意思。

莫非兩人之間出了什麼問題?

可惜自己不知道其中的緣由啊!否則,孤必定借機擴大加深你們這倆政治基友的矛盾。

他心中又是一動,想起了原時空一年後發生在朱翊鈞、張居正、申時行三人之間,一段就書法問題引發的故事。

他迅速開動腦筋琢磨了起來。

申時行見小太子忽然住筆沉思,似有考慮,也不敢打擾。他也看見張居正從殿外走了進來,正要輕轉身子,向張居正去行禮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