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唐高祖武德五年〕世民平洛陽,上使貴妃等數人詣洛陽選閱隋宮人及收府庫珍物,貴妃等私從世民求寶貨及為親屬求官。世民曰:“寶貨皆已籍奏,官當授賢才有功者。”皆不許,由是益怨。世民以淮安王神通有功,給田數十頃。張婕妤之父因婕妤求之於上,上手敕賜之,神通以教給在先,不與。婕妤訴於上曰:“敕賜妾父田,秦王奪之以與神通。”上遂發怒,責世民曰:“我手敕不如汝教邪!”他日,謂左仆射裴寂曰:“此兒久典兵在外,為書生所教,非複昔日子也。”尹德妃父阿鼠驕橫,秦王府屬杜如晦過其門,阿鼠家僮數人曳如晦墜馬毆之,折一指,曰:“汝何人?敢過我門而不下馬!”阿鼠恐世民訴於上,先使德妃奏雲:“秦王左右陵暴妾家。”上複怒,責世民曰:“我妃嬪家猶為汝左右所陵,況小民乎!”世民深自辯析,上終不信……
“譯文”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李世民平定洛陽,皇上派貴妃等人到洛陽挑選隋朝的宮人並接收府庫裏的珍貴物品,貴妃等私下向李世民索取珍寶財物,並為自己的親屬謀求官職。李世民說:“珍寶財物都已經登記上奏,官職應授與有才能立了功的。”全部不答應,因而貴妃等越發怨恨。李世民因淮安王李神通有功,給了幾十頃田。張婕妤的父親通過張婕好向皇上要,皇上下了手敕把這幾十頃田賜給他。李神通因為秦王在這以前已命令把田給了自己,不再讓出。張婕妤向皇上訴說道:“敕賜給妾父的田,秦王奪了給李神通。”皇上因而生氣,責備李世民說:“我的手敕還不如你的‘教’嗎!”後來,皇上對左仆射裴寂說:“這個孩子長期在外麵帶兵,聽了讀書人的話,已不是過去的樣子了。”尹德妃的父親阿鼠驕悍蠻橫,秦王府的屬官杜如晦經過他的家門,阿鼠的幾個家僮把杜如晦拉下馬毆打,打折了一個指頭,說:“你是什麼東西,敢經過我家門口不下馬!”阿鼠知道了,怕李世民告到皇上那裏,就先叫尹德妃先奏告說:“秦王的左右欺淩妾家。”皇上又生氣了,責怪李世民說:“連我的妃嬪家都被你左右的人欺淩,何況小民!”李世民花了很多氣力為自己辯解,但皇上還是不相信……
“原文”
九年……六月……秦王世民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有隙,以洛陽形勝之地,恐一朝有變,欲出保之。乃以行台工部尚書溫大雅鎮洛陽,遣秦府車騎將軍滎陽張亮將左右王保等千餘人之洛陽,陰結納山東豪傑以俟變,多出金帛,恣其所用。元吉告亮謀不軌,下吏考驗,亮終無言,乃釋之,使還洛陽……
“譯文”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秦王李世民已和太子建成、齊王元吉有嫌隙,考慮到洛陽在地理位置上的特殊重要,惟恐一旦政局變化,準備去據守自保。就派行台工部尚書溫大雅坐鎮洛陽,再派秦府騎將軍滎陽人張亮帶領左右王保等一千多人去洛陽,暗中結納山東豪傑以等候變故,拿出了大量金帛,任憑他們使用。元吉指控張亮圖謀不軌,抓回來審訊,張亮始終沒有招供,隻好放了,讓他回洛陽……
“原文”
建成、元吉與後宮日夜譖訴世民於上,上信之,將罪世民。陳叔達諫曰:“秦王有大功於天下,不可黜也!且性剛烈,若加挫抑,恐不勝憂憤,或有不測之疾。陛下悔之何及!”上乃止。元吉密請殺秦王,上曰:“彼有定天下之功,罪狀未著,何以為辭?”元吉曰:“秦王初平東都,顧望不還,散錢帛以樹私恩,又違敕命,非反而何!但應速殺,何患無辭!”上不應。
“譯文”
建成、元吉和後宮嬪妃日夜不停地對皇上講說李世民的壞話,皇上相信了,準備處理李世民。陳叔達進諫道:“秦王有大功於天下,可不能黜廢啊!而且他的秉性剛烈,如果對他挫折壓抑,恐怕不能勝憂憤,會有不測之疾,陛下將悔之莫及!”皇上這才作罷。元吉秘密奏請殺掉秦王,皇上說:“他有平定天下的大功,罪狀又不落實,用什麼理由來殺他?”元吉說:“秦王剛平定東都,就逗留觀望不想回長安,散發錢帛以樹私恩,又違抗敕命,這不是謀反又是什麼!若要趕快殺掉,不怕沒有理由!”皇上沒有回答。
“原文”
秦府僚屬皆憂懼不知所出。行台考功郎中房玄齡謂比部郎中長孫無忌曰:“今嫌隙已成,一旦禍機竊發,豈惟府朝塗地,乃實社稷之憂;莫若勸王行周公之事以安國家。存亡之機,間不容發,正在今日!”無忌曰:“吾懷此久矣,不敢發口;今吾子所言,正合吾心,謹當白之。”乃入言世民。世民召玄齡謀之,玄齡曰:“大王功蓋天地,當承大業;今日憂危,乃天讚也,願大王勿疑。”乃與府屬杜如晦共勸世民誅建成、元吉。
“譯文”
秦府的人都憂懼不知怎麼辦。行台考功郎中房玄齡對比部郎中長孫無忌說:“如今嫌隙已成,一旦災禍突然來臨,豈止秦府徹底毀滅,實是國家大患;不如勸秦王照周公誅管、蔡叔的辦法來安定國家。存亡之機,間不容發,正在今日!”長孫無忌說:“我早有這樣的想法,不敢講出來,如今您所說的,正合我意,應當認真稟告秦王。”就進秦府對李世民講了。李世民把房玄齡叫來商量,房玄齡說:“大王的功蓋天地,理當繼承大業;如今大家對局勢擔擾,正是上天在支持大王,願大王不要遲疑不決。”就和秦府裏的杜如晦一起勸說李世民誅討建成、元吉。
“原文”
建成、元吉以秦府多驍將,欲誘之使為己用,密以金銀器一車贈左二副護軍尉遲敬德,並以書招之……敬德辭……建成怒,遂與之絕。敬德以告世民,世民曰:“公心如山嶽,雖積金至鬥,知公不移。相遺但受,何所嫌也!且得以知其陰計,豈非良策!不然,禍將及公。”既而元吉使壯士夜刺敬德,敬德知之,洞開重門,安臥不動,刺客屢至其庭,終不敢入。元吉乃譖敬德於上。下詔獄訊治,將殺之,世民固請,得免。又譖左一馬軍總管程知節,出為康州刺史。知節謂世民曰:“大王股肱羽翼盡矣,身何能久!知節以死不去,願早決計。”又以金帛誘右二護軍段誌玄,誌玄不從。建成謂元吉曰:“秦府智略之士,可憚者獨房玄齡,杜如晦耳。”皆譖之於上而逐之。世民腹心惟長孫無忌尚在府中,與其舅雍州治中高士廉、右候車騎將軍三水侯君集,及尉遲敬德等,日夜勸世民誅建成、元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