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唐玄宗天寶〕十三載春,正月,己亥,安祿山入朝。是時楊國忠言祿山必反,且曰:“陛下試召之,必不來。”上使召之,祿山聞命即至。庚子,見上於華清官,泣曰:“臣本胡人,陛下寵擢至此,為國忠所疾,臣死無日矣!”上憐之,賞賜巨萬。由是益親信祿山,國忠之言不能人矣。太子亦知祿山必反,言於上,上不聽。
“譯文”
(唐玄宗天寶)十三年,春季正月初三,(範陽、平廬、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奉玄宗手詔入朝謁見。當時,右相楊國忠說安祿山一定會反叛朝廷,並且說:“陛下試試看,召他入朝,他一定不會來。”唐玄宗寫手詔派人征召安祿山入朝。安祿山接到皇帝的手詔後,立即從範陽趕來謁見。正月初四,安祿山在華清宮進見唐玄宗,哭著說:“我本是胡人,承蒙陛下寵愛,提拔到這樣的地位,被楊國忠所嫉妒,我可能沒幾天就要被害死了!”唐玄宗憐惜他,賞賜給他好幾萬錢,從此唐玄宗更加信任安祿山,楊國忠的話聽不進了。太子也知道安祿山一定會謀反,對唐玄宗說,唐玄宗也不聽。
“原文”
上欲加安祿山同平章事,已令張垍草製。楊國忠諫曰:“祿山雖有軍功,目不知書,豈可為宰相!製書若下,恐四夷輕唐。”上乃止。乙巳,加祿山左仆射,賜一子三品、一子四品官。
“譯文”
唐玄宗想加封安祿山為同平章事,已經讓張垍草擬了任命的文件。楊國忠知道後進諫說:“安祿山雖然建立過軍功,但目不識丁,怎麼可以當宰相呢!如果陛下的文件一下發,恐怕四方的異族會輕視我大唐帝國啊!”唐玄宗聽了楊國忠的進諫,這件事才作罷。正月初九,加封安祿山為左仆射,並賜給他一個兒子為三品官,一個兒子為四品官。
“原文”
安祿山求兼領閑廄、群牧。庚申,以祿山為閑廄、隴右群牧等使。祿山又求兼總監;壬戌,兼知總監事。祿山奏以禦史中丞吉溫為武部侍郎,充閑廄副使,楊國忠由是惡溫。祿山密遣親信選健馬堪戰者數千匹,別飼之。
“譯文”
安祿山請求兼任閑廄使和群牧使的職務。正月二十四日,朝廷就任命安祿山為閑廄、隴右群牧等使。安祿山又進一步請求兼任總監;二十六日,皇上又委任他兼管總監事。安祿山呈上奏章,要求起用禦使中丞吉溫為武部侍郎,充當閑廄副使。由於這個原因,楊國忠開始憎恨吉溫。安祿山秘密派遣親信,挑選幾千匹強壯善跑能戰的馬,另外飼養。
“原文”
二月,己醜,安祿山奏:“臣所部將士討奚、契丹、九姓、同羅等,勳效甚多,乞不拘常格,超資加賞,仍好寫告身付臣軍授之。”於是除將軍者五百餘人,中郎將者二千餘人。祿山欲反,故先以此收眾心也。
“譯文”
二月十三日,安祿山又呈上奏章說:“我部所屬的將士在討伐奚、契丹、九姓、同羅等戰役中,都建立了很大的功勳,乞求陛下不拘常規,破格給予獎賞,還請寫好委任狀,交付給我軍授予他們。”於是朝廷授予安祿山部下五百多人為將軍,二千多人為中郎將。安祿山想要反叛,所以先用這一套封官加獎的手段來籠絡人心。
“原文”
三月,丁酉朔,祿山辭歸範陽。上解禦衣以賜之,祿山受之驚喜。恐楊國忠奏留之,疾驅出關。乘船沿河而下,令船夫執繩板立於岸側,十五裏一更,晝夜兼行,日數百裏,過郡縣不下船。自是有言祿山反者,上皆縛送,由是人皆知其將反,不敢言者。
“譯文”
三月初一,安祿山辭別唐玄宗,要回範陽。唐玄宗脫下身上穿的禦衣賜給他,安祿山又驚又喜地接受了。他擔心楊國忠啟奏皇上,把他扣留下來,所以趕緊驅馬奔出潼關。乘船沿著黃河而下,命令船夫拿著纖繩和挽船板站在河岸的兩側,十五裏就更換一批纖夫,乘船日夜兼行,一天走幾百裏,經過郡縣也不下船。從此以後,朝中凡是有講安祿山要謀反的人,唐玄宗都要把他捆綁起來,送給有關部門處置。因此,人人都知道安祿山將要謀反,但沒有一個人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