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安祿山回到範陽,朝廷每次派遣使者到那裏,他都稱病不出來迎接。要出來會見時,總是要大張旗鼓地陳列軍械、布置衛隊,然後才會見。朝廷使者裴士淹到範陽,等了二十幾天才得以見到安祿山,而且安祿山一點沒有做臣子的禮節。楊國忠日夜搜尋安祿山謀反的證據,就派京兆尹包圍他在京城的住宅,捉住安祿山的門客李超等人,押送到禦史台的監獄,偷偷地把他殺了。安祿山的兒子安慶宗娶了唐宗室的女兒榮義郡主為妻,在京都皇帝身邊供職,得知這些情況,就秘密地報告安祿山,安祿山更加恐懼(陰謀敗露)。六月,唐玄宗以兒子結婚為名,親手寫詔書召安祿山回京都觀禮,安祿山推辭有病,沒到京師。秋季七月,安祿山上表獻三千匹馬,每匹要派兩個牽馬的人,另外派二十二個蕃將押送,(想趁機襲擊京師)。河南尹達奚珣懷疑將有事變,所以奏請朝廷要“明白告訴安祿山,進獻車馬應該等到冬至,官府自行派遣牽夫,無需煩勞本軍士兵。”於是,唐玄宗稍有醒悟,開始有了懷疑安祿山的意思。正好輔璆琳受安祿山賄賂的事也敗露了,唐玄宗就借托其他的事故,把輔璆琳打死了。唐玄宗按照達奚珣的計策,派遣中使馮神威送手詔通知安祿山;並讓他轉告說:“我最近特地替你造了一座新的溫泉浴池,十月在華清宮等待你。”馮神威到範陽宣布聖旨,安祿山坐在榻上稍微起身,也不拜謝,隻淡淡地說:“皇上安穩。”又說:“馬不獻也可以,十月一定到京師。”立即命令左右官員帶領馮神威到館舍住宿,再也不見他。幾天之後,就遣送他回去,也沒有給皇上上表謝恩。馮神威回京後,見了唐玄宗,哭著說:“我幾乎不能見到皇上了!”
“原文”
安祿山專製三道,陰蓄異誌,殆將十年,以上待之厚,欲俟上晏駕然後作亂。會楊國忠與祿山不相悅,屢言祿山且反,上不聽;國忠數以事激之,欲其速反以取信於上。祿山由是決意遽反,獨與孔目官、太仆丞嚴莊、掌書記、屯田員外郎高尚、將軍阿史那承慶密謀,自餘將佐皆莫之知,但怪其自八月以來,屢饗士卒,秣馬厲兵而已。會有奏事官自京師還,祿山詐為敕書,悉召諸將示之曰:“有密旨,令祿山將兵入朝討楊國忠,諸君宜即從軍。”眾愕然相顧,莫敢異言。十一月,甲子,祿山發所部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凡十五萬眾,號二十萬,反於範陽。命範陽節度副使賈循守範陽,平廬節度副使呂知誨守平廬,別將高秀岩守大同;諸將皆引兵夜發。
“譯文”
安祿山獨霸範陽、平廬、河東三鎮,暗地裏蓄謀反叛,差不多將近十年了。因為唐玄宗對待他恩情很厚,所以他想等唐玄宗去世後再起兵作亂。碰上楊國忠與安祿山鬧矛盾,楊國忠經常說安祿山將要謀反,唐玄宗不聽。楊國忠又多次挑起事端來刺激安祿山,想促使他趕快反叛,以便取得唐玄宗的信任。安祿山因此決定馬上反叛。他單獨和孔目官太仆丞嚴莊、掌書記屯田員外郎高尚、將軍阿史那承慶密謀,其餘的將吏都不知道,他們隻是奇怪從八月以來,安祿山多次犒賞士兵,做好作戰準備而已。正好這時有一個安祿山派到京師長安去的奏事官回來了,安祿山就趁機假造了皇帝的詔書,把部下的將軍們都召集來,將假詔書給他們看,並且瞎說:“有皇帝秘密的命令,叫我帶兵入朝,討伐楊國忠。你們大家都應該隨軍進發。”大家看了都很驚訝,隻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人敢說不同的意見。十一月初九,安祿山調發自己部下的軍隊和同羅、奚、契丹、室韋等部族軍隊,總計十五萬人,號稱二十萬,在範陽發動叛亂。他命令範陽節度副使賈循守範陽,平廬節度副使呂知誨守平廬,別將高秀岩守大同。各將領都帶兵連夜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