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沉默的牆(3 / 3)

以上一切,擋住了我家牆上的破處,髒處,並美觀了牆。

我這麼詳盡地介紹我家一麵主牆上的東西,其實是想要總結我對牆的一種感想——牆啊,牆啊,永遠沉默著的牆啊,你有著多麼厚道的一種性格啊!誰要往你身上敲釘子,那麼敲吧,你默默地把釘子咬住了。誰要往你身上掛什麼,那麼掛吧,管它是些什麼,美觀也罷,相反也罷,你都默默地認可了。牆啊,牆啊,你具有著的,是一種怎樣的包容性啊!

盡管,人可以在牆上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畫什麼就畫什麼,想掛什麼就掛什麼,想把牆刷成什麼顏色就刷成什麼顏色——然而,無論多麼高級的牆漆,都難以持久,都將隨著歲月的流失漸漸褪色,剝落;自欺欺人或被他人所騙往牆上刷質量低劣的牆漆,那麼受害的必是人自己。水泥和磚構成的牆,卻是不會因而被毀到什麼程度的。

時過境遷,寫在牆上的標語早已成為曆史的痕跡,寫的人早已死去,而牆仍沉默地直立著;畫在牆上的畫早已模糊不清,畫的人早已死去,而牆仍沉默地直立著;掛在牆上的東西早已幾易其主,由寶貴而一錢不值,或由一錢不值而身價百倍,而牆仍沉默地直立著;戰爭早已成為遙遠的大事件,牆上彈洞累累,而牆沉默地、直立著……

牆什麼都看見過,什麼都聽到過,什麼都經曆過,但它永遠地沉默地直立著。牆似乎明白,人絕不會將它的沉默當成它的一種罪過。每一樣事物都有它存在著的一份天職。牆明白它的天職不是別的,而是直立。牆明白它一旦發出聲響,它的直立就開始了動搖。牆即使累了,老了,就要倒下了,它也會以它特有的方式向人報警,比如傾斜,比如出現裂縫……

人知道有些牆是不可以倒下的,因而人時常觀察它們的狀況,時常修繕它們。人需要它們直立在某處,不僅為了標記過去,也是為了標誌未來。

比如法國的巴黎公社牆。

人知道有些牆是不可以不推倒它的。比如隔開愛的牆;比如強製地將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一分為二的牆……

比如種族歧視的無形的牆;比如德國的柏林牆。

人從火山灰下,沙漠之下,發掘出古代城邦,那些重見天日的不倒的牆,無不是承重之牆啊!它們沉默地直立著,哪怕在火山灰下,哪怕在沙漠之下,哪怕在地震和颶風之後。

像牆的人是不可愛的。像牆的人將沒有愛人,也會使親人遠離。

牆的直立意象,高過於任何個人的形象。宏偉的牆所代表的乃是大意象,隻有民族、國家這樣莊嚴的概念可與之互喻。

一個時代又一個時代過去了,像新的牆漆覆蓋舊的牆漆;一批風雲際會的人物溶入曆史了又一批風雲際會的人物也溶入曆史了,像掛在牆上的東西換了又換;戰爭過去了,災難過去了,動蕩不安過去了連輝煌和偉業也將過去,像家具一些日子挪靠於這一麵牆一些日子挪靠於另一麵牆……

而牆,始終是牆。沉默地直立著。

而承重牆,以它之不可輕視告訴人:人可以做許多事,但人不可以做一切事;人可以有野心,但人不可以沒有禁忌,哪怕是麵對一堵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