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3章(1 / 3)

擴充軍力軍事大國夢重溫

修改憲法海外出兵露野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日本把發展經濟作為頭等重要任務,經濟發展很快。1955年經濟恢複到戰前水平,人均GDP於1966年超過英國,1967年超過法國和原西德,躍居資本主義國家第二位。蘇聯解體後,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經濟大國。2000年,美、日、德三國GDP分別為99631億、47496億、18724億美元,就是說,美國是日本的2.1倍,日本是德國的2.5倍。日本的人均GNP於1987年超過美國,居主要發達國家之首。盡管最近10年日本經濟增長速度下降,但是人均GDP仍然高於美國。1999年美國的人均GDP為34047美元,而日本是35567美元,比美國高將近4.5%。除此之外,日本還有幾個第一:

世界一流的製造技術。日本經濟的強大主要在於其製造業的發達。日本主要工業部門的技術裝備水平和生產能力已趕上甚至超過了美國。日本擁有世界一流的製造技術,在微電子、半導體、計算機、工業機器人、超導應用、光纖通信等新興產業和高技術領域,在碳纖維、精密陶瓷、納米技術等新材料領域,日本已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即使是傳統產業,日本在某些方麵也具有絕對優勢,例如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的建造,日本幾乎100%地占領著世界市場。

研發投入居發達國家前列。20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增長速度明顯下降,而美國經濟迅速發展。導致這種反差的主要原因,在於日本的研究開發能力和產業創新能力不如美國。日本現已認識到這一點,並在奮起直追。1996年,日本用於研發方麵的經費占GDP的比重為2.8%,高於美國的2.64%和德國的2.41%。資金狀況是研究開發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在這方麵,日本明顯強於美國。

對外收支順差居世界第一。日本商品的性能和質量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鋼管、內燃機、計算機、半導體、集成電路、轎車、船舶、遊戲機及其應用軟件等出口,具有很強的競爭力。近年來日本的貿易順差有所減少,但仍然是世界上貿易盈餘最多的國家。2000年,日本的貿易收支盈餘約為1166億美元,而美國的貿易收支卻是4361億美元的逆差。

外彙儲備最多的國家。20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日本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外彙儲備規模。2000年末,日本的外彙儲備達3616億多美元。同期,其他6個主要發達國家的外彙儲備分別是:美國685億、加拿大近320億、英國446億、德國620億、法國415億、意大利292億美元。就是說,日本的外彙儲備是其他6個主要發達國家外彙儲備合計額(2778億美元)的1.3倍多。

世界最大的債權國。20世紀90年代以來,盡管日本國內經濟蕭條,但依然是世界最大的債權國,其對外純資產額以年均13.4%的速度增長。2000年,日本對外純資產(純債權)餘額達11579億美元,比1990年增加了2.53倍。美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1994~1999年,美國對外純債務額由1705億美元增大到14736億美元,5年間增加了7.6倍多,年均增長率達53.9%。

隨著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日本變得越來越不安分:一方麵,以其雄厚的經濟實力為基礎,以金錢鋪路,對廣大發展中國家百般拉攏,以圖爭取支持和選票,謀得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實現其爭做政治大國的夢想;另一方麵,不顧和平憲法的限製,突破軍費開支,不斷擴充軍事實力,實現其爭做軍事大國的夢想。

近年來,中國和亞洲國家人民對日本不斷增強防衛力量,突破軍事方麵的禁區越來越擔心。這種擔心決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大量的事實依據。

日本早從1987財政年度預算,就廢除了防衛費占國民生產總值1%的上限。這個上限是三木內閣在1976年11月的內閣會議上決定的,但中曾根內閣卻於1987年1月召開內閣會議,決定了新的防衛費基準,把防衛費不超過國民生產總值(GNP)1%這個定量限製,改成了表明“總額方式”。

這個撤掉防衛費定量性限製的行動,是日本決定加快軍力發展速度最突出、最有長遠意義的行動,引起國內外輿論的強烈反響。驚呼日本在軍事上有了第一次突破,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無數次突破。防衛費不超過國民生產總值1%的上限,在日本非同小可,被視為約束日本擴軍的象征。其後的大平、鈴木內閣又將其作為日本不當軍事大國、不給亞洲以威脅感的標誌。因此,日本當局的這一重要舉措引起日本在野黨的強烈反對,亞洲國家也紛紛表示極大的不安和警惕,使日本首相向東南亞國家鄭重做出的“日本不當軍事大國”諾言的分量已大打折扣,使人們覺得日本人不可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