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5章(3 / 3)

對此,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沈平5月29日約見日本駐中國大使館臨時代辦正一,對日本政府在釣魚島修建臨時直升機場等行為表示遺憾,指出日方的行為“顯然違背了中日雙方關於釣魚島問題上的諒解”,聲明中國不承認這一行為具有任何法律價值。

進入90年代,日本右翼分子在釣魚島問題上的挑釁活動又活躍起來。1990年10月,“日本青年社”茨城縣本部長萩野穀輝男帶領妻子和部屬幾次登上釣魚島,在島上建立燈塔、設立航標、設置郵政信箱,以造成釣魚島已由日本方麵實際支配的事實。

10月1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舉辦新聞發布會說,日本右翼團體在釣魚島上設置航標等是侵犯中國主權的行動。10月27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齊懷遠緊急約見日本駐華大使橋本恕,就釣魚島問題提出嚴正交涉說,日本政府準備批準日本一些右翼團體在釣魚島上建立航標,出動艦艇進入釣魚島海域驅趕中國台灣省漁民的作法,嚴重侵犯了中國主權,必須停止。他特別提到日本向海外派自衛隊不是聯合國要求的,也不是亞洲國家要求的,中國政府強烈希望日本政府慎重行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李金華還譴責日本政府出動艦艇和飛機進入釣魚島海域並攔阻中國台灣省漁民,指責日本內閣官房長官阪本竟然把中國擁有無可爭辯主權的釣魚島說成是“日本的固有領土”,並嚴正地指出:“中國對固有領土釣魚島的主權是無可爭辯的,最後圍繞釣魚島發生的事情完全是日本方麵挑起的,責任應由日本方麵承擔。中國政府強烈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停止一切在釣魚島及其附近海域侵犯中國主權的活動。”

1996年9月日本右翼團體到釣魚島修建燈塔,日本海上保安廳派艦隻護航,並一再驅趕中國船隻,日本外相池田行彥在香港宣稱釣魚島是日本領土。而日駐港總領事說釣魚島問題隻是小事一件,則明顯是在火上澆油,引起了全球華人的抗議,掀起保犯錯誤運動,在此次運動中,港事顧問,“全球華人保釣大聯盟”召集人陳毓祥遇難。

中國外交部在陳毓祥遇難後翌日,向日本駐中國大使提出嚴正交涉。外交部發言人沈國放說,“保釣號”船上人員的傷亡,日本方麵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中方希望日本拆除釣魚島上的燈塔。外交部副部長唐家璿緊急召見日本駐華大使,就日方侵犯中國釣魚島主權的活動,導致發生香港抗議船人員遇難事件提出嚴正交涉。唐家璿表示,中國對釣魚島的立場一向是堅定和明確的,他要求日方采取有效措施,糾正錯誤,並防止今後再次發生侵犯中國領土主權以及傷害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感情的事情。

會麵時,日本駐華大使表示日方已經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表示希望各方麵采取冷靜的態度來處理這個問題,日方會做出最大的努力。

日本不僅在釣魚島問題上一再製造事端,在台灣問題上更是包藏禍心。縱觀近百年來的中日關係史,可以發現一直存在著兩個基本問題,即台灣問題和侵略戰爭問題,其他問題大都由此產生。

日本在戰前霸占台灣50年,與中國台灣省有著特殊的“關係”。戰後,根據《開羅宣言》《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公告》,台灣已歸還中國。但日本右翼分子總不甘心,多年來勾結台灣當局反對中日建交,破壞中日貿易,與台灣當局搞所謂的“實質關係”,提升日台關係,不時有不利於中日關係的言行出現,極大地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扮演著極不光彩的角色。

日本對台灣的情結,自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至今100多年時間裏,一直難以割舍。自1895年,日本通過《馬關條約》迫使清政府割讓台灣,將台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其後50年裏日本一方麵實行政治壓迫、經濟掠奪,同時還大力推行“皇民化運動”,企圖使台灣人民疏離乃至忘記自己的祖國,淡化和泯滅中華民族意識,為天皇造就順民和奴才。如強迫台灣人改日本姓、說日本話,按日本習慣規範日常生活,在學校普及日語,開設日本文化課,大量向台灣移民。盡管台灣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鬥爭從未停止,但無可諱言,日本的“皇民化運動”的確造就了一批合格的“皇民”、“順民”。這些人在日本的卵翼下成長,對日本感恩戴德,甘願以“二等日本人”身份做日本的爪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