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莊地道以十字街為中心,有東西南北主要幹線4條,南北支線13條,東西支線11條。其中既有西通東孫莊,東北通薑莊的連村地道,也有向東南通隋家墳和河坡的村外地道。地道全長16千米,形成了村村相連、家家相通、能進能退、能攻能守的地道網。

地道的出入口設計十分巧妙,有的修在屋內牆根壁上,有的修在靠牆根的地麵,還有的建在牲口槽、炕麵、鍋台、井口、麵櫃、織布機底下等處,偽裝得與原建築一模一樣,敵人很難發現。

地道一般距地麵2米,洞內高約1米~1.5米,寬約0.8米~1米,分為作戰用的軍用地道和供群眾隱蔽用的民用地道兩種。

地道設有照明燈和路標,建有儲糧室、廚房、廁所和休息室。為了充分發揮地道的優勢,在村裏各要道口的房頂上修建了高房工事,在地麵修建了地堡,把地道與地麵工事有機結合起來。還根據不同的地形地物,分別在小廟、碾子、燒餅爐、櫃台、牆角、牆根等處,修築了工事、槍眼。所有這些工事都和地道相通,既能觀望,又能射擊和拉雷。

冉莊地道戰工事具有“五防”、“三通”和“三交叉”的特點。“五防”即防破壞、防封鎖、防水灌、防毒氣、防火燒;“三通”是指高房相通,地道相通,堡壘相通;“三交叉”就是明槍眼與暗槍眼交叉,高房火力與地堡火力交叉,牆壁火力與地堡火力交叉。這樣就形成了“天地人”三通,構成了房頂和地麵、街道和院內縱橫交叉的火力網,組成了一個連環的立體作戰陣地。

冉莊地道戰紀念館於1959年8月落成,聶榮臻元帥題寫了館名,楊成武將軍為展廳題寫了“冀中冉莊地道戰展廳”牌匾。紀念館占地麵積980平方米,廳內珍藏著大批寶貴文物。

從1950年至今,冉莊每年都接待數以萬計的國內外參觀者。許多影片如《地道戰》、《烈火金剛》、《敵後武工隊》、《平原遊擊隊》等都在此拍攝。

冉莊地道戰遺址於1997年被中宣部評為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地道緣起

1941年,日寇采用“鐵壁合圍”、“縱橫梳篦”的清剿戰術,對無險可守的冀中平原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並有計劃地建據點、修公路、挖封鎖溝,進行細碎分割,妄圖撲滅抗日烽火。

冉莊周圍9公裏內,有炮樓15座、公路4條,形成“抬頭見崗樓,邁步登公路,無村不戴孝,處處起狼煙”的悲慘景象。

在無險可守的大平原上,為了保存革命力量,有效打擊敵人,冉莊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開展了神出鬼沒、出奇製勝的地道戰。

最初,為了躲避敵人的殘害,人們自發地挖了單口洞,又叫“蛤蟆蹲”。這一發明成了敵占區,尤其是近敵區的幹部民兵堅持鬥爭的重要依托,也是地道的開始和雛形。

後來因漢奸特務告密,有的洞被敵人發現,受到極大的損壞。冉莊人民總結經驗教訓,把單口洞改成了雙口洞。如果敵人發現一個洞口,洞中人員可以從另一個洞口轉移出去。

無論單口洞還是雙口洞,畢竟隻能隱蔽和防禦,不能打擊敵人,流血犧牲是在所難免的。為了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民兵和群眾把原先的雙口洞繼續加寬加長,左鄰右舍的地洞互相挖通,家家戶戶相連,雙口洞變成了多口洞。

領導抗日鬥爭的冀中區黨委,很快發現並總結了人民群眾的發明創造,於1942年1月發出文件,明確指出冀中要開展地道鬥爭。緊接著,又發出一係列的文件,對挖掘地道的組織領導、技術規模等問題均提出具體要求和指導意見。規模宏大的地下工程就此展開,戰爭史上聞所未聞的地道戰從此誕生。

冉莊地道好像一把銳利的尖刀刺進敵人的心髒。冉莊人民利用地道優勢,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配合武工隊、野戰軍作戰157次,殲敵2100餘人,曾榮獲“地道戰模範村”的稱號,為祖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神出鬼沒的地道戰

最讓冉莊人民津津樂道的,是1945年6月20日的那次大戰。

那天,駐保定的偽綏靖軍集團司令齊靖宇和清苑縣偽縣長叢殿墀,帶領兩個團1000多兵力向冉莊發起進攻。

冉莊民兵分別把守在工事裏,準備消滅敵人。敵軍走到離村一二千米的地方時,盲目地向村裏轟炸掃射。敵軍沒有發現任何動靜,就開始向村莊逼近。

忽然,“轟”、“轟”幾聲,幾處民兵所埋地雷接連炸響。敵人被炸死、炸傷多人,但仗著火力優勢,還是撲進了村莊。

李明貴、李春久和劉景書等人隱蔽在東口雙廟工事內,找準機會,接連射擊敵人。敵人摸不著頭腦,東竄西跑,氣得哇哇直叫。

民兵高振峰和李恒木、張丙奎等人在十字街指揮部裏指揮戰鬥,20多名日偽軍押著民夫背著鍁鎬過來,想破壞地道。高振峰瞄準一個目標打中頭部,張丙奎拉響地雷,把偽軍嚇得紛紛逃命。

張德林拿著湖北造小馬槍,帶著5個爆炸組員在北口學校暗室裏守候著。聽到近處房上有人說:“集合了,在東北邊場口。”過了一會兒,隻見敵人從東邊向北移動。當移動到地雷的掩埋處時,張德林帶領組員們拉響了地雷,又向敵群中打了一陣排子槍。敵人像沒頭蒼蠅般亂撞起來,前頭的往北跑分散著上了房,後邊的往南、東也跑著上了房。敵人在房上支起機槍,瞪著眼幹著急,漫無目的地胡亂掃射。

過了一會兒,20多個偽軍上來拉死屍,民兵們拉響兩個地雷,又有四五個敵人倒下,其餘都撤下去。過了半個多小時,敵人才敢出來收屍,隨著大隊撤走。

這一戰鬥,冉莊民兵30餘人抗擊敵偽兩個團兵力,從早晨打到下午5點多,持續13個小時,殺傷大批敵人,其中有副團長1名,副官1名,連長1名,排長1名,而冉莊民兵隻有1人臂部受輕傷。

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

概況

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新址)坐落在河北省唐縣鍾鳴山下,館名“唐縣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由胡耀邦題寫,鑲嵌在高高聳立的牌坊上。1997年6月,由中宣部公布為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紀念館主建築分為“兩館一堂”。北側中央是八角形結構的紀念堂,紀念堂由聶榮臻元帥親筆題名,可容納近千人,主要用於舉辦各種類型的紀念活動。西側是白求恩紀念館,東側是柯棣華紀念館。

白求恩紀念館有三個展室,陳展麵積350平方米。在寬敞的展室前方,華燈垂吊,迎門紫紅色的屏風兩側,裝飾著兩片楓葉。

展出的主要內容有:(一)坎坷的青少年時代。(二)投身國際反法西斯前線。(三)奔赴中國抗日戰場。(四)戰鬥在晉察冀邊區。(五)永久的紀念。(六)不滅的光輝。

展覽詳實地記述了白求恩的感人事跡,具體地再現了他對工作極端的負責、對人民極端的熱忱,體現了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高尚品質。

柯棣華紀念館有三個展室,陳展麵積350平方米。在迎門墨綠色的屏風上,書寫著聶榮臻元帥的題詞:永誌不忘、永為楷模。屏風前麵立有漢白玉雕成的柯棣華大夫的半身塑像。

展廳入口上方,懸有著名書法家啟功書寫的匾額:柯棣華紀念館。

展覽內容分為七部分:(一)青少年時代。(二)遠道來華。(三)在延安。(四)晉察冀歲月。(五)以身殉職。(六)萬古豐碑。(七)中印人民友誼的橋梁。

展覽以大量生動感人的事例反映柯棣華大夫的國際主義精神,高度的責任心和工作熱情。

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藏品豐富,內容翔實,有曆史圖片300餘幅,實物近百件。有白求恩當年用過的手術器械、消毒鍋、毛油燈,有柯棣華當年使用過的醫藥箱、醫療用品,有其子柯印華隨他母親郭慶蘭去印度訪問時,印度總理尼赫魯贈送的禮品,有柯棣華的房東趙秋珍大娘捐贈的當年柯棣華用過的物品等。

這些文物和展品,完整地記錄了這兩位國際主義戰士光輝的生命軌跡,陶冶了人們的情操,激勵著人們的鬥誌。

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白求恩

諾爾曼·白求恩,是加拿大共產黨員,著名的胸外科專家。1890年3月3日,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鎮的一個牧師家庭。1916年,畢業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千裏迢迢,來到中國。1938年,白求恩的醫療隊經過重重磨難,抵達延安。在那裏,白求恩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

1938年6月17日,白求恩來到晉察冀軍區司令部的駐地——山西省五台縣金崗庫村。白求恩在邊區籌建了模範醫院,組織醫療隊到前線進行巡回戰地救護,改進戰地醫療器械,編寫戰地醫療書籍,為八路軍培養了大批能夠獨立工作的醫務人員。

由於工作的需要,白求恩每天工作18個小時以上。他曾經在69個小時之內做了115次手術。他的工作沒有間歇,白天忙完以後,晚上還在油燈下寫筆記、做總結,主動向邊區和毛澤東報告工作進行的情況。所有這些活動,都是在高度自覺的情況下主動進行的。

黨中央和毛澤東為了照顧他的健康,打電報給晉察冀軍區領導告訴每月給他發100元邊幣(抗戰時期陝甘寧等邊區政府銀行發行的紙幣),作為生活補助費。但白求恩堅決不肯接受。

白求恩是這樣給毛澤東回電的:“感謝毛主席代表中國人民對我的關懷,可是我謝絕每月發給我100元津貼費。我不需要錢,因為一切衣食都已經得到供給。我唯一的願望是能夠為革命多做工作。”

白求恩給毛澤東的電報發出以後,丁秘書把情況向軍區司令部作了報告。軍區首長專門把白求恩請去,想說服他。

軍區首長說,他們對白求恩所做的工作非常滿意。唯一不滿意的是白求恩不注意自己的身體,營養也不足,應該接受這點補助。

軍區首長的意思,白求恩當然明白。他默默地聽首長講完後,問:

“請問首長同誌,你每月有多少生活補助?”

軍區首長對這個問題出乎意外,隻好說:“這是另外一個問題。”

白求恩很清楚,作為一個軍區首長,在歐美就是一個大將軍,可他卻和普通戰士沒有區別,每天隻有幾分錢的菜金,補助就更無從談起了。

白求恩堅決地說:“這並不是另外一個問題。我覺得您把我當客人看了。我是個八路軍戰士,不應該有任何特殊享受。”

經過商量,白求恩把這100元交給了醫院,作為慰勞傷病員的營養費。

1939年10月,日寇發動瘋狂的冬季大“掃蕩”。白求恩推遲了回國行期,全身心地投入到反“掃蕩”中去。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摩天嶺前線搶救傷員時,由於沒有橡膠手套,左手中指意外被碎骨刺破,感染中毒,經搶救無效,於1939年11月12日淩晨5時20分病逝。終年49歲。

柯棣華——第二個白求恩

柯棣華原名德瓦卡納特·桑塔拉姆·柯棣尼斯,1910年10月10日出生於印度孟買省紹拉普爾鎮。1936年,在格蘭特醫學院畢業,獲得醫學學士學位。1937年7月,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柯棣華響應印度國民大會的號召,誌願報名參加印度援華醫療隊,遠涉重洋,來華援助抗戰。

1939年12月,柯棣華的醫療隊克服國民黨重重阻撓,抵達山西省武鄉縣王家峪八路軍總部,朱德總司令熱情地歡迎了他們。

1940年6月,柯棣華來到晉察冀邊區,任白求恩學校外科教員和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第一任院長,在晉察冀邊區留下了數不清的動人故事,被邊區軍民譽為“第二個白求恩”。

柯棣華致力於八路軍的醫療工作,積極參加戰地救護,對傷員無微不至。他和當地軍民親如一家,為百姓治病從不收取報酬,人們親切地稱他為“老柯”。

由於極度勞累,柯棣華積勞成疾,身染重病。大家都認為他應該休息,但他仍繼續堅持工作。

去世那天下午,冀中送來了一批重傷員。搶救工作結束時,天已較晚,他沒有回家卻來到了辦公室想繼續工作,就在此時,他的癲癇病又發作了。

當他醒來時,嘴角掛著血,他卻又掙紮著去查病房。同誌們發現他剛犯過病,勸他趕緊休息,他卻鄭重地說:“醫務人員隻要還活著,就要想到傷病員的痛苦。”這句話,就是他對醫務人員的最後遺言。

1942年12月9日淩晨6時15分,柯棣華停止了呼吸。

柯棣華去世後,邊區軍民悲痛萬分,掀起了“學習柯棣華”的運動。

1949年12月29日,毛澤東為柯棣華題詞,對柯棣華的崇高品格給予了高度評價;“印度友人柯棣華大夫,遠道而來,援助抗日,在延安華北工作五年之久,醫治傷員,積勞病逝,全軍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華大夫的國際主義精神,是我們永遠不應該忘記的。”

董存瑞烈士陵園

概況

董存瑞烈士陵園位於河北省隆化市城西北的苔山腳下、伊遜河東岸,占地71000平方米。建築融中國傳統的民族風格和鮮明的時代精神於一體,既宏偉壯觀,又莊嚴肅穆。1997年6月,陵園被中宣部公布為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陵園平麵布局為中軸對稱式,在長369米的中央主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是:大門、牌樓、塑像、紀念碑、墓。在牌樓側後47米的兩條副軸線上,是相對稱的董存瑞碑亭和革命烈士碑亭;董存瑞烈士紀念館和國防教育館;還有兩座題詞碑廊,整個建築群體構成了較為完整的紀念體係。

在陵園的東、西側軸線上,各矗立著一座角亭。東亭是董存瑞烈士紀念亭,建於1961年。亭子中間有座紀念碑,為鋼筋水泥築成,正麵鐫刻著“董存瑞烈士永垂不朽”九個貼金大字,背麵用紅色小楷書記述了董存瑞烈士的英雄事跡。對麵西亭為革命烈士紀念亭,結構與東亭完全相同,亭中碑上鐫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貼金大字。

在亭、館間兩條對角線交點上,是翠柏簇擁的董存瑞烈士塑像。英雄身著軍裝,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藥包,右手攥緊拳頭,再現了董存瑞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橢圓形的紀念廣場的中央,屹立著高聳入雲的紀念碑。碑體正麵鑲嵌的漢白玉碑心石上,鐫刻著朱德元帥的親筆題詞:“舍身為國,永垂不朽”,頂端是一顆光芒四射的五角金星。

東西各一座董存瑞題詞碑廊,每座總高4米,長24米,基座寬3.2米。2座共鑲嵌著由黑花崗岩刻成的由聶榮臻、楊尚昆、程子華、遲浩田、朱學範等及知名人士為董存瑞的題詞47塊。

紀念碑的身後,就是烈士英靈安息的地方——董存瑞墓,墳墓建在一個平台上麵,前麵立著一塊墓碑,上麵刻著:“董存瑞烈士之墓”。後麵有一扇小鐵門,與前麵的墓碑相對。推開門,正中央放著一口四尺長的棺材,上麵粘貼著董存瑞的遺像,棺材裏麵放著一個木牌,木牌上麵用朱砂寫下九個字:“以此木代替烈士遺骨”。

自古英雄出少年

董存瑞於1929年10月15日出生在河北省懷來縣南山堡的一個貧苦家庭。殘酷的社會現實鑄就了他幼小心靈中樸素的階級感情。

1940年,抗日民主政府的農民委員王平,經常在南山堡半秘密半公開地宣傳革命。年幼的董存瑞聽說王主任是毛主席派來給窮人撐腰的,心裏特別高興。因此,他經常與王平在一起,心想一定要向王平學習。王平也喜歡董存瑞,看準他是革命的好苗子。

在王平的教育培養下,董存瑞知道毛主席是中國人民的救星,共產黨要解放全中國。他還了解到許多英雄事跡,如:狼牙山五壯士、王二小,特別是三區前任主任石主任英勇犧牲的事件使他感觸很深。他暗下決心,長大也要當共產黨,像石主任那樣跟日本鬼子鬥。

1943年春天,南山堡成立了抗日兒童團,董存瑞被選為兒童團長。從此,董存瑞拿著紅纓槍,領著兒童團員放哨站崗、查路條、送雞毛信等。人們都稱他為“南山堡的王二小”。

可有一天,傳來了一個令人悲慟欲絕的消息:王平犧牲了。

由於叛徒的出賣,王平和郭科長被敵人包圍在一間空房裏。當戰鬥到隻剩下最後一個手榴彈時,他倆燒了文件,砸了槍,拉著導火線,與敵軍同歸於盡。

董存瑞的拳頭握得緊緊的,咬牙切齒地說:“抗戰到底,王平同誌的仇一定要報。”

舍身炸碉堡

1945年7月,董存瑞參加了八路軍。參軍後,他苦練殺敵本領。在戰鬥中,奮不顧身,英勇殺敵,先後榮立3次大功,4次小功,榮獲3枚“勇敢獎章”,1枚“毛澤東獎章”。1948年春,董存瑞擔任班長。在攻堅戰術訓練中,全班取得優異成績,被譽為“董存瑞練兵模範班”,他被譽為“模範爆破手”。

1948年5月,董存瑞所在部隊奉命攻打隆化。隆化是承德的屏障,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國民黨在這裏的防禦體係非常堅固,國民黨13軍軍長石覺吹噓說:“如果共軍能打下隆化,我就把承德白送給他們。”

攻打隆化前,尖刀連召開動員誓師大會。連隊要挑選英勇頑強、敢打敢拚的戰鬥英雄,組成爆破組,炸掉敵人的碉堡,掃清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在動員大會上,董存瑞第一個站起來,衝到主席台前,搶走了紅旗。拿走這麵紅旗,意味著他將完成最為艱巨的任務。這是非常危險的,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穿梭往來,隨時都有可能犧牲。

5月25日,總攻開始。董存瑞擔任爆破組長,帶領全班戰士先後炸掉敵人8個碉堡。在途中,敵橋型暗堡的機槍嚴密封鎖了部隊前進的道路。為掃除這一障礙,董存瑞再次請戰。副連長說:“你已經幾次完成爆破任務了......”董存瑞沒等副連長說完,就搶著說:“我是共產黨員,我的任務不隻是炸掉幾個碉堡。現在隆化還沒有解放,怎麼能算完成任務呢?就是隻剩下我一個人,也要完成任務。”然後,他從衣兜裏掏出一個小紙包,交給指導員保管:“如果我犧牲了,就算是我最後一次交的黨費。”

在戰友的掩護下,董存瑞衝到橋底。此時,他的左腿已被敵人的機槍打斷,暗堡的底部離幹涸的河床還有段高度,河道兩側護堤陡滑,他兩次安放的炸藥包都滑了下來。此時,衝鋒號已經吹響,拖延一分鍾就會有更多的戰友犧牲。在這緊要關頭,董存瑞毅然用身體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了導火索,高喊:“同誌們,為了新中國,衝啊!”

隨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敵人的橋型暗堡被炸毀,紅旗插進了隆化中學。董存瑞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為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道路,犧牲時年僅1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