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峪慘案紀念館
概況
潘家峪慘案紀念館位於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火石營鎮潘家峪村中部。1941年1月25日,滅絕人性的侵華日軍包圍了潘家峪,對手無寸鐵的村民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潘家峪慘案”。為紀念慘案中死難同胞,於1999年建成潘家峪慘案紀念館。2001年6月,紀念館被中宣部評為第二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紀念館坐北朝南,東隔小河與“潘家大院”相望,南、西、北均與大道相連,占地麵積45畝,建築麵積1246平方米。
紀念館結合地形的特點,采用不對稱布局,將主入口設在道路一側,牆上書有原冀東軍分區司令員李運昌題寫的“潘家峪慘案紀念館”館名。
入口廣場用導向很強的大台階把人流引向由6米高石牆圍合的半封閉院落。院落中形成一種情緒與空間的轉換,營造出一種淒涼的氛圍。沿台階向上主入口樹立一組中英文寫的紀念碑文,表明時間、事情與紀念館建設主題。
整個建築為灰白色的二層樓房,樸實大方、莊嚴肅穆、主題突出。院內遍鋪爆炸狀卵石,暗示日軍慘無人道的三光政策。庭院中的枯樹更能烘托主題,院落給人一種沉悶壓抑的氣氛。
紀念館設有四個展館,通過原始照片、實物和影像資料,向世人展示了慘案發生的曆史背景、事件經過以及潘家峪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
從館內序廳到第一廳,用向下的沉悶感表現悲慘的潘家峪慘案。由第一廳到第二廳,地麵標高不斷抬升,隱喻從悲愴到反抗直到勝利的過程。
步出展覽廳迎麵為18米高的鍾塔。這一豎向構成不僅對整個建築起著控製作用,而且是整個潘家峪村的至高點。
鍾塔另一側麵對的是“潘家峪希望小學”。寓意“警鍾長鳴”的鍾塔成為整個展覽的高潮,回蕩在山穀的鍾聲引申建築的紀念主題,警示人們永遠不要忘記發生在這裏的悲慘一幕,不要忘記中華民族受屈辱的曆史,更企盼未來世界和平。
整個建築再現了潘家峪慘案的全過程,激勵人民奮發圖強。慘案留下的西大坑、老槐樹、小鐵門、南岩子、殺人場潘家大院、殉難同胞的葬墓等遺址,是日本侵略者侵華罪惡的鐵證,時刻警示後人“警鍾長鳴,勿忘國恥”。
慘絕人寰的潘家峪慘案
抗日戰爭爆發後,潘家峪遭受了日本侵略軍鐵蹄的踐踏。然而,英雄的潘家峪人民沒有屈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展開了不屈不撓的抗日鬥爭。
日軍把潘家峪看成眼中釘,肉中刺,想盡一切辦法要摧毀它,曾多次到這裏“清鄉”和“圍剿”,從1938年夏季到1940年底,敵人圍攻潘家峪就有130多次。1941年1月25日晚,駐唐山、豐潤、灤縣等16個據點的3000多名日軍、1000多名偽軍,在日軍指揮官佐佐木的率領下,悄悄地開到潘家峪。日寇將潘家峪緊緊包圍起來。他們將偽軍全部安排在四周的山上站崗,日軍則進入村中,把全村1500多人全部驅趕到位於村中心的西大坑。西大坑長30米,寬10餘米,周圍是一人高的石壩。
當時坑底有一尺多厚的積雪,日本鬼子將村民全部圍到西大坑。因為人多,坑邊也站滿了人。鬼子兵擔心開槍時人群疏散容易,就將人們趕到了潘家大院。
潘家大院是日寇殘殺無辜群眾的主現場。它分為一宅三院,是大地主的宅院。院內早已布置好殺人現場,遍地鋪滿鬆枝柴草,澆了煤油,院外搭著梯子,鬼子兵端著機槍站在院牆上做好了射擊的準備。
潘家峪人民明白了自身麵對的處境,用血肉之軀同敵人展開殊死搏鬥。50多歲的潘國生老漢將著了火的衣服脫去,帶頭衝向大門,撲向一個正在端著機槍掃射的日本兵,奪過機槍,用槍托將這個敵人打死。
10多個青年趁機衝出門去,潘國生老漢卻在敵人的刺刀之下犧牲了。
大屠殺一直延續到次日下午7點鍾。全村有1230人被殺害,所有財物被搶奪一空,被燒毀的房屋有1100多間。
潘家峪慘案,是抗戰時期華北遭到日軍“三光作戰”製造的典型慘案之一。
潘家峪複仇團
慘案發生的第二天,地方黨政負責人及新華社戰地記者來到潘家峪慰問,12團的指戰員也聞訊趕來。隨之運來許多藥品、糧食、衣服等救濟物資。
2月5日,抗日民主政府發動鄰村的100多名鄉親去清理屍體,由豐灤遷聯合縣政府主持公葬。從潘家大院扒出的屍體已無法辨別姓名及年齡,隻能在辨認出的男屍身上寫個“男”字,女屍身上寫個“女”字,童屍身上寫個“童”字。
公葬是在初春的寒夜裏進行的,鄉親們把屍體按性別和年齡分成4座大墳,安葬在鬆柏常青的南山腳下。潘家峪人民莊嚴宣誓:“一定向敵人討還血債,為死難者報仇!”
1941年1月底,潘家峪村潘樹平、潘樹成、潘樹堂、劉賀、潘樹太、潘景龍等青年帶頭成立了複仇青年小隊。後來,潘家峪村和鄰村青年紛紛參加,隊伍很快發展到120多人。同年6月在火石營村召開的軍民大會上,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劉誠光宣布:潘家峪複仇團成立,第一任連長潘化民,隨冀東軍分區12團活動。
1942年8月,複仇團正式編入12團的第2連。這支複仇的隊伍活躍在冀東大地,開展遊擊戰爭,配合八路軍主力作戰,在豐潤、灤縣、遷安一帶不斷給日軍以沉重打擊。
從複仇團成立到抗戰勝利,這支隊伍同日偽軍進行大小戰鬥150多次,殲滅日偽軍1021人,其中殺人魔王佐佐木二郎被他們擊斃,實現了為鄉親們複仇和爭取民族解放的誓願。
解放戰爭時期,這支隊伍轉戰南北,為全國的解放立下了功勳。
唐山抗震紀念館
概況
唐山抗震紀念館位於唐山市區中心,是為紀念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唐山人民在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援下抗震救災、重建唐山的偉大壯舉而建立的。紀念館於2001年被中宣部評為第二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紀念館始建於1986年,原名為“唐山地震資料陳列館”,建築麵積1488平方米。1996年,為紀念抗震救災20周年,唐山市委、市政府對原館進行了擴建,同時更名為“唐山抗震紀念館”。2006年紀念唐山地震30周年之際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現有固定陳列為《唐山成就展覽》。
紀念館占地麵積3500平方米,建築麵積7700平方米,展陳麵積4000平方米,展線長度620延米,采用圖片、實物、景觀、多媒體等多種高科技的展出形式,聲、光、電相結合,體現了新型展館的現代化氣息。
展覽共設置景觀模型及藝術品21個,等離子電視6台,電子觸摸屏4台,實物展品共3大類50餘件,照片400餘張,靜態圖表12個,光電圖表14個,文字版31個。
展覽共由序及9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綜合介紹了唐山的地理位置、資源分布以及震後的發展情況。第二部分客觀地反映了唐山大地震給唐山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的極其慘重的損失,記述了唐山人民在黨的領導和全國人民的支援下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英雄壯舉和偉大業績。第三部分至第九部分展示了在地震廢墟上崛起的新唐山的風姿。
走出紀念館,是紀念碑廣場。抗震紀念碑氣勢逼人,猶如四隻通天巨臂矗立在那裏,讓人看了豪邁頓生。新唐山必將拔地而起的氣勢和人定勝天的精神在這裏表現得淋漓盡致。
抗震紀念碑
抗震紀念碑是唐山標誌性建築,於抗震10周年時建成。
紀念碑建在市中心新華道以南(建設路和文化路之間)紀念碑廣場內。廣場東西長320米,南北寬170米,占地5.44公頃。
廣場東部是抗震紀念碑,西部是抗震紀念館。兩個主要建築坐落在東西向同一個軸線上,紀念碑和紀念館之間設有一座大型水池,並通過花崗岩石材鋪砌的地麵使兩座建築相連。
紀念碑由主碑和副碑組成。主碑碑座高3米,碑身高30米,由4根相互獨立的梯形變截麵鋼筋混凝土碑柱組成,主體上端造型有四個收縮口,猶如伸向天際的巨手,象征人定勝天。
碑身四周高1.5米處,為8幅花崗岩浮雕,象征著全國四麵八方的支援。浮雕記述了地震災害和唐山人民在全國支援下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英雄業績。在碑身高8.5米處鑲有一塊長3.86米、寬1.6米的不鏽鋼匾額,上刻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題寫的“唐山抗震紀念碑”七個大字。
副碑位於主碑北側33.5米處,寬9.5米,高2.96米,用花崗岩石塊以廢墟形式砌成,表現唐山地震的曆史事件。碑身長4.3米,高1.6米。正麵為磨光青花崗石鑲嵌,上麵鐫刻碑文,記載地震時間、災害以及搶險救災,建設新唐山等內容,由中國書協常務理事夏湘平書寫。背麵為磨光青花崗花崗岩鑲嵌,上鐫刻英文碑文。主碑和副碑建在一個大型台基座上,台基四麵有四組台階,踏步均為4段,每段7步,共28步,象征“七·二八”這一難忘的時刻。
在紀念碑腳下設置有集束光投射燈,在周邊綠地內裝點有綠色投射燈及草坪燈,在廣場、水體周邊及山體安裝了亮度適當的庭院燈和地燈。每當夜幕降臨,抗震紀念碑通體雪亮,在整個廣場的中心地位被映襯得尤為突出。
浴火重生
公元1976年7月28日,北京時間3時42分53.8秒,曆史將永遠銘記著這一時刻。
沉睡中的唐山市,萬籟俱寂。陡然,一道藍光刺破夜空。緊接著,天穹旋轉,大地抖動。街道、鐵路、樓房,在強烈的搖撼之中錯位、變形,倒塌……,這就是震驚中外的“7·28”唐山大地震。
23秒鍾內,一座擁有百萬人口,年產值約占全國百分之一的華北著名的工業城市,變成一片廢墟。唐山市曆史上最大的慘劇發生了。
整個華北大地在劇烈震顫。在華夏大地上,北至哈爾濱市,南至安徽蚌埠、江蘇清江一線,西至內蒙磴口、寧夏吳忠一線,東至渤海島嶼和東北國境線,都受到了唐山大地震的影響。
這次大地震震級為MS7.8級。在這場災難中,24萬人死亡;上萬個家庭解體;97%的地麵建築、55%的生產設備毀壞;交通、供水、供電、通訊全部中斷,直接經濟損失30億元。災情之嚴重,損失之巨大,世所罕見,被視為“20世紀全球十大災難之一”。
這場劫難使世界各國地震、抗震、救災專家受到震動,更加感到自己肩負責任的重大。1980年以來,從世界各地來到唐山地震現場的地震、抗震、救災專家已經有一百多批。他們在此研究考察,決心從這場慘痛的浩劫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為地震科學的發展,為減輕地震災害,做出不懈的努力。
地震後西方媒體曾斷言“唐山從此在地球上消失了”。然而,唐山不僅沒有被抹掉,而且以更加嬌美的身姿、更加亮麗的容貌重新矗立在祖國的冀東大地上。黨中央、國務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對震後唐山的恢複建設極為關懷,組織全國規劃專家共同編製了新唐山城市總體規劃。唐山市也成為了中國第一座按規劃設計進行建設的城市。
1986年7月28日,唐山市召開紀念唐山抗震10周年大會。河北省省長解峰宣布:唐山的恢複和建設已基本完成,開始跨入“10年振興”的新階段。1976年7月28日,一場大地震將百萬人口的工業城市唐山變成一片廢墟。經過10年重建,一座新唐山從廢墟上崛起。10年來,新建房屋1800萬平方米,全市人均居住麵積7平方米以上。1985年工農業總產值達783000多萬元,比10年前增長一倍多。
新唐山猶如涅磐的鳳凰在廢墟上重新崛起。
城南莊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
概況
城南莊晉察冀司令部舊址位於阜平縣城南20公裏處。1937年,晉察冀軍區司令部曾設在這裏。1948年春,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同誌率中央機關由陝北向西柏坡轉移,途經城南莊,在此居住、工作了46天。2005年11月,城南莊晉察冀司令部舊址被中宣部評為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這裏北靠蒼山主峰,南臨胭脂河,蒼鬆翠柏,風景秀美。依地勢高低分為前後兩個院。
前院是15間辦公室和18間陳列館,占地麵積5920.6平方米。院子正中矗立著高達3米的聶榮臻銅像,院子的東西兩邊分別是6個展室。
第一展室主要展出毛澤東於1948年4月10日來到阜平,領導全國土改和整黨工作的情況。
第二展室展出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劉少奇領導全國搞土改和鄧穎超在阜平搞土改的情況,其中有毛澤東起草的《新解放區農村工作策略問題》、《怎樣分析階級及中央政府關於土地問題鬥爭中一些問題的決定》等重要文件的手稿。
第三展室主要展出毛澤東指揮全國解放戰爭的情況,其中有解放濟南,收複延安,過長江及向全國發出進軍命令,起草《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提出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政治主張等。
第四展室主要展出1937年9月中旬115師政治部在羅榮桓主任的領導下來到阜平創建敵後根據地的情況;同年11月以聶榮臻為司令員兼政委的晉察冀軍區宣告成立及軍區在阜平戰鬥工作的情況;晉察冀司令部、政治部、軍區、邊區所屬單位駐地的村莊沙盤。
第五展室展出了聶榮臻司令員及肖克、楊成武在晉察冀指揮戰鬥的情況,晉察冀邊區配合晉冀魯軍區在華北戰鬥中幾次較大戰役的情況。
第六展室主要展出阜平兒女在1938年至1943年8次反“掃蕩”中艱苦戰鬥的情景,還展出了反“掃蕩”結束後軍民開展生產文化工作的情況。
後院為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也是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誌居住舊址),有3排23間北屋,共占地1361.7平方米。其中包括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領導同誌及隨行人員的辦公室、電話室、會議室和作戰室。院內有1986年4月17日胡耀邦視察阜平時,親自栽下的四棵棗樹和他的題詞:立下愚公誌,棗滿太行山。
後山有個防空洞,長200米,在山坡另一麵有兩個出口。毛澤東等中央領導曾在這裏避過敵人多次空襲。
聶榮臻十年駐馬胭脂河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抗日烽火燃遍華北大地。8月,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彭德懷等率八路軍東渡黃河,奔赴華北抗日前線。為挽救華北戰局的危急,1937年8月22日,115師由陝西三原地區出發,東渡黃河,日夜兼程,開赴晉察冀,當年10月,成立了晉察冀軍區,聶榮臻任司令員兼政委。
1938年1月10日,聶榮臻在阜平領導成立了晉察冀邊區政府。從1937年到1948年,聶榮臻和他領導的晉察冀軍區在阜平工作戰鬥了11年。
聶榮臻出身於農民家庭,青年時期曾遠赴法國、比利時、蘇聯等國勤工儉學。回國後,他在黃埔軍校擔任教官,先後參加和領導了廣州起義、南昌起義。
抗日戰爭爆發後,聶榮臻以五台山和阜平為基地,以3000兵力為火種,遍燃抗日烽火,開創了華北第一塊抗日根據地——晉察冀邊區。
在極其殘酷的環境中,晉察冀軍區領導邊區軍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反“掃蕩”、反“蠶食”鬥爭,組織指揮了聞名全國的黃土嶺戰鬥、曲(陽)阜(平)戰鬥、陳莊戰鬥,並和晉冀魯豫軍區聯合進行了“百團大戰”,粉碎了敵人的多次“掃蕩”,給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擊。
在同日軍浴血奮戰的同時,軍區指戰員和人民群眾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和新文化建設,軍民團結戰鬥,同甘苦、共患難,建立了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根據地在鬥爭中不斷鞏固和壯大,最終形成地跨晉、綏、察、熱、遼,轄160多個縣區4千多萬人口,縱橫千裏的廣闊區域,成為奪取全國革命勝利的重要戰略基地之一,曾被中共中央和毛主席譽為“模範抗日根據地”。陳毅曾賦詩一首,贈與聶榮臻元帥,詩文如下:
十年駐馬胭脂河,
抗日反頑除萬惡,
我來共話艱難史,
人民事業壯北嶽。
毛主席來到城南莊
1947年,蔣介石全麵進攻解放區的罪惡計劃破產後,向陝甘寧邊區發動了“重點進攻”。黨中央和毛主席英明決策,主動撤離延安,轉戰陝北。之後,毛主席東渡黃河,路經山西,翻越長城嶺,於1948年4月10日抵達阜平,11日來到城南莊,住在晉察冀軍區司令部。隨同毛主席一起到阜平的有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同誌。司令部共有三排五棟平房,毛主席住在後排西三間。
毛主席在城南莊期間,對土地改革問題十分關注。1947年7月至9月,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開了全國土地會議,製訂了《中國土地法大綱》。邊區的土改工作由此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但土改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侵犯到富農的利益。這些偏差雖然剛剛露頭,但立即被毛主席注意到了。早在來到城南莊的前一天晚上,毛主席住在西下關村,就委托任弼時召開當地區、村幹部參加的土改工作座談會,了解各方麵的情況。來到城南莊不久,毛主席又委托任弼時主持召開了曲陽、阜平、定縣3個縣的縣委書記和部分區委書記參加的土改和整黨工作彙報會。
城南莊土改和整黨彙報會後,毛主席於5月20日親自給中共中央中原分局書記鄧小平發去電報,確定了新解放區的土地改革政策。這樣,老解放區的土改和整黨工作走上了正確道路,經驗也推廣到了新解放區。
1948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就要到了,當時發動全麵內戰的蔣介石反動政權,很快就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戰爭中失敗,毛澤東意識到,全國人民需要統一行動,為新中國的成立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