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3章 引入對話溝通機製(1 / 1)

引入溝通方式可以提升自我,例如:

“我尊重你的意見”

“我永遠支持你”

“你做得很好”

像下列這類說詞卻頗具殺傷力:

“你最好小心一點。”

“你真是個白癡。”

“你永遠作不出好決定。”

“我受夠你了。”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

“你應該為自己感到丟臉。”

“你一個人做不來。”

“都是你的錯。”

“你吃錯藥了?”

有時,即便伴侶對你說話的語詞不帶有任何殺傷力,你卻以預先設定好的、有時是不恰當的方式加以解釋,從而扭曲了對方的意思,使自己失去了客觀回應的能力。--五十八歲律師李黎便是一例。他的父親是個特別嚴厲的人,對小時候他的一舉一動都管得很嚴。婚後,當妻子絲慧跟他說話時,他便經常感到“幹預”、“控製”與“衝突”的再現。每次爭執的情況不同:她也許在建議,建議先生在朋友來之前的半個鍾頭先準備好碗筷,或者要求他把電視機聲音關小一點;可在李黎解讀老婆話語時卻賦予了“幹預”、“控製”、“衝突”等意義。他隻知道絲慧總是在擺布他,就跟他的父親一樣。他惟有擺脫老婆,才能恢複情緒的平衡。

對你以及你的伴侶而言,你一定得知道過去兒時的固定模式是怎樣地影響到你,從而導致你不斷地誤解伴侶的真實意思。請牢記,你自以為接收到的訊息也許和伴侶的意思大相逕庭。如果你誤解伴侶(例如,你聽到的是:“我不喜歡你,所以我要離開你”),便可能會作出不當的反應(“你要離婚”)。當你語言上的刺激進一步導致伴侶的反擊,你會更加肯定原先的假設,即伴侶不喜歡你,並且想離開你。

當你在根據個人主觀意識揣摩解讀伴侶的話之後,便應該退一步自問:

還有沒有其他方式可以了解伴侶話裏的意思?

還有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處理?

我是否用的是在用我父母慣用的方法在與伴侶溝通?

你可以告訴伴侶:

“你剛才說的話讓我覺得好像被潑冷水、被看輕、受到控製,我知道自己很容易有這種想法。我沒聽錯你的意思吧?”

用這種方式檢查是否正確解讀伴侶的意思,讓伴侶有機會解釋,並且讓你有機會敞開心胸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