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你準備怎麼做呢?”
“既然和平方法無可複施,現今之策,不得不稍易以強迫,以傾覆而複更之。”
哥哥的兩眼瞪得更大,聲音低沉:“你想做什麼?”
“我隻想要讓中國富強,要達到這個目的,首先就要推翻這個腐敗的清王朝。”
“推翻清王朝!”向來大膽的孫眉睜大眼睛望著弟弟,良久輕輕地說:“這可不是出來打拚、發什麼大財、做什麼巨富那麼容易的事情。”
“我知道……”
“盡管我也知道,你向來不在意錢財,不希望做什麼巨富,可是你現在醫術與醫德都飲譽社會,而且上有父母,下有妻兒,收入又這麼豐厚,居室也非常安樂,生活悠閑自在的,為什麼還要去做那些充滿風險、隨時都可能被殺頭的事情呢?”
“可是,做人最大的事情不就是要愛國麼?”
“是啊,是這樣……”
“更何況,如今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清王朝從頭到腳都腐爛了,隻要喚起民眾,大家一心就可以推翻他。”
“你說得還是有一定道理。看來,我的弟弟真搞起政治來了。”
“政治不知別人怎麼理解,我的看法是: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
“照你這麼說,管理眾人的事就是政治。”
“我想就是這樣,更簡單點政治就是要治人。從某方麵說,跟醫生差不多,隻是醫生隻治病人,政治要治所有的人。”
“這麼看來,你對自己要做的事已然深思熟慮,我雖然沒有很深入地考慮過這些事情,但認為你說的很對,特別是做人最大的事情要愛國這句話。這樣吧,我在這裏表個態,我支持你要做的事,我一定劃出一部分財產來給你做推翻清王朝的經費。隻是這事前途艱險,希望弟弟小心謹慎從事。”
“感謝哥哥!”孫中山含著熱淚說。
在以後的日子裏,哥哥孫眉不但帶頭支持弟弟推翻朝廷,接下來幾天,還一直都在寫信給各埠親友,希望他們支持孫中山。隻是華僑中聽到“推翻朝廷”四個字,懦懦然避開的人很多。
1894年11月24日,孫中山在檀香山正埠銀行經理何寬的家裏,召開了興中會的成立大會。
經過一個多月的奔走呼號,雖然大部分人對“推翻朝廷”的事誠惶誠恐,但還是有二十多名關心國家命運的漢子堅決擁護孫中山的主張,這其中有何寬、楊著昆、程蔚南、鍾工宇、陸燦、陳南、劉壽、劉卓、卓海等。他們的名字,都因這次成立大會而響亮地留在中國革命的史冊中。
“中國積弱,非一日矣!上則因循苟且,粉飾虛張;下則蒙昧無知,鮮能遠慮。近之辱國喪師,翦番壓境,堂堂華夏不齒於鄰邦,文物冠裳被輕於異族。有誌之士,能無撫膺!夫以四百兆蒼生之眾,數萬裏土地之饒,固可發奮為雄,無敵於天下。乃以庸奴誤國,荼毒蒼生,一蹶不興,如斯之極。方今強鄰環列,虎視鷹瞵,久垂涎於中華五金之富,物產之饒,蠶食鯨吞,已效尤於接踵;瓜分豆剖,實堪慮於目前。有心人不禁大聲疾呼,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
孫中山慷慨激昂,用他那頗有磁性的聲音宣讀著他草擬的《興中會章程》。在一陣掌聲中,大家一致通過這個章程,推舉孫中山為大會主席、興中會領袖。
他們當中或許沒有人會想到,他們在這個《章程》中提出的一句話,在幾十年後的中國,還是有誌之士共同呐喊的口號,這就是:
“振興中華!”
《興中會章程》第九條明確指出:“是會之設,專為振興中華,維持國體……”
在眾人情緒高昂中,孫中山高舉右手,引領大家宣誓:“聯盟人某省某縣人某某。驅除韃虜,恢複中國,創立合眾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鑒察!”
《興中會章程》斥責了清王朝昏庸誤國,招致嚴重的民族危機,申述了該組織要以“振興中華、挽救中局”為宗旨。
興中會的成立,意味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開始,標致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新的曆史時期。
為此,興中會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孫中山,從此成為中國民主革命的倡導者和先行者。
毛澤東說:“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規地來說,是從孫中山先生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