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臥薪嚐膽(1 / 3)

勾踐雖然回到越國,但要複仇並非容易的事。

自兵敗後勾踐入質吳國,越國實質處於亡國狀態,隻是賴幾位忠臣的努力保全了越國的臣民。吳王夫差實質上把越國當做一個附庸國,劃撥給勾踐的土地隻有方圓百裏,甚至一座像樣的城池也沒有。而越國以前國庫的錢財,幾乎都拿去賄賂吳王了。如今的越國既弱且窮,想要打敗吳國,不啻為天方夜譚。

如果畏難而退,那他就不是勾踐了。

既然上天可以使自己死裏逃生,這不是預兆著自己肩負一個更大的使命嗎?在經曆那麼多的挫折後,他的心誌堅強如鐵,絕不輕言放棄。夢想雖然遠在天邊,但隻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終究會越來越近。

百廢待興,千頭萬緒,從哪裏著手呢?

麵對破敗的國家,勾踐首先想到的是建築一座新城。有了新的城市,才有政治中心,國家才有凝聚力。雖然國家的民力和財力都不足,可是範蠡還是很出色地完成了築城的任務。城不大,但設計頗為精巧。分為內城與外城,外城築有城牆,但在通往吳國的西北角卻不築城牆。這是做給吳國人看的,表示說我們越人對吳國不設防,你們不用擔心。

新的城市建成了,越人有了更好的生活環境,但同時也容易令人產生好逸惡勞的懶惰習性。勾踐在吳國過了三年非人的生活,現在他又是一國之君,擁有權力與財富的統治者。對他來說,真正的考驗到來了。是選擇花天酒地的生活來補償往日的空虛呢?還是堅定意誌,繼續為偉大的事業奔波呢?

人往往不是敗給對手,而是敗給自己。真正的敵人是薄弱的意誌力,美好的生活會一點一滴地侵蝕掉一個人的銳氣,深悉人性弱點的勾踐對此深有體會。他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避開舒適的陷阱。

力量來源於信念,為了不讓安逸的生活衝淡雪恥之心,勾踐以苦行僧似的自律嚴格要求自己。

“臥薪嚐膽”這個典故已經成為古代勵誌的典範,也讓我們見證了一個偉大人物非凡的品格。自新城建成後的第一天,勾踐便開始每天上朝處理政事。他謹慎而小心,對外不求奢華;對內不敢放縱自己。可是他還覺得不夠,他必須要日日且時時提醒自己,因為人很容易健忘。還記得夫差嗎?當年夫差為了報父仇,每天要求下人提醒自己,不可忘父仇。可是後來他被勝利衝昏頭腦了,他忘了,他甚至把勾踐給放跑了。勾踐要報仇,就不能像夫差那樣健忘,他想出了個辦法。

他在自己房門處懸掛苦膽,每當進出房間時,他就用嘴去嚐嚐膽汁的苦味。十分苦,味道十分倒胃口,可這總比當年為了逃離吳國嚐糞便要好吧。嚐到這個苦味,就不會忘掉當年的恥辱。不僅房門懸著苦膽,在勾踐座位旁也懸著一顆苦膽。當他休息的時候,便凝視著苦膽,時刻提醒自己現在不是享樂的時候,而是奮鬥的時候。飯前照例要先嚐一口膽汁,自言自語地說:“你忘了自己受的恥辱了嗎?”

他的動力來源於雪恥報仇之心,這與伍子胥很類似。孔子曾說:“知恥近乎勇。”有榮辱感才能產生強大的勇氣。“嚐膽”不是一種作秀,不是表麵文章,而是一種意誌的強化。為了杜絕奢華與舒適所帶來的負麵影響,勾踐對自己的要求到了苛刻的地步。他的生活簡樸到了極點,作為一國之君,他親自拿著鋤頭耕地,他的夫人親自紡織。平時的夥食都是粗茶淡飯,沒有肉,身上沒有一件華麗的衣著。

他比任何一個臣民都勤苦,下人都睡著時,他還在夜以繼日地工作。或思考著國家的未來,嘔心瀝血。睡意襲來之際,他用辣蓼來刺激眼睛,以免自己睡著了。他的床上沒有褥墊,隻鋪些柴草。這些還不夠,為了磨煉自己的意誌,他甚至采取極端的方式。在寒冷的冬天他抱著冰塊,用意誌力戰勝嚴寒;在炎熱的夏天,他反倒升起火爐,為的是讓身體能適應更惡劣的環境。

勾踐不可動搖的意誌,是越國得以複興的保證。

雖然他無時無刻不忘雪恥,但勾踐深知複仇並不是一年半載能實現的,他必須要耐心地等待。吳國仍然是最強大的國家,如果不能很好處理與吳國的關係,越國將再次被吳國所顛覆。勾踐繼續討好夫差,他自己穿普通的衣料,卻將上等葛麻織成的布料進貢給吳國。越王謙卑的態度令夫差龍顏大悅,他忽然又覺得自己是與商湯和周文王能相媲美的明君,便慷慨地贈予土地,使得越國的土地從方圓百裏拓展到了八百裏。

這麼一來,勾踐已經恢複了大部分的國土。越國的土地原本方圓上千裏,如今雖然還未完全恢複到以前的水平,但對勾踐來說,這已經是一大勝利了。作為報答,勾踐又送給吳王葛布十萬匹、優質蜂蜜九大桶、精美彩色竹器七個、狐狸皮五張和箭竹十船。這下子夫差更神氣了,善於拍馬屁的部下紛紛稱讚吳王的仁德天下無雙。隻有伍子胥憤而離開朝廷,跑回家裏,他氣壞了。夫差不僅放虎歸山,而且又讓勾踐得寸進尺,在伍子胥看來吳國遲早要完蛋的。

吳王夫差被一群拍馬奉承者所包圍,而越王勾踐的身旁則是一群精誠團結的賢臣。在越國臣僚中,最著名的人物有範蠡、文種和計倪等。為了進一步迷惑吳王,勾踐甚至不發布任何政策法令,隻是做做表麵文章,讓夫差掉以輕心。暗地裏勾踐則大力充實府庫,開墾田地,緩刑薄罰,減輕賦稅,使百姓富實安定,國家逐漸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