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1 / 3)

安祿山“洗三”(就是正式確定義母子關係的儀式)那天,唐玄宗為了表示對貴妃的寵幸,也是為了表示對安祿山的恩寵,在宮中張燈結彩,邀文武百官前去觀賞。儀式極其隆重,貴妃娘娘親手用各種綢緞將安祿山裏三層外三層地裹成了個大粽子一般,儼然把他看成是一個剛出生三天的嬰兒。隻是安祿山大腹便便,身體強壯,叫貴妃娘娘為難的是怎樣才能將他抱起來,無奈,隻好命十幾名宮女用一台彩轎抬著,在宮裏前後遊行,貴妃娘娘跟在後麵笑個不停。安祿山就這樣在唐玄宗和楊貴妃麵前裝傻裝憨,贏得了他們的歡心,也消除了他們的戒心。

此後,安祿山借助自己的“傻樣”討好楊貴妃,他想盡了一切辦法來讓貴妃開心。安祿山知道楊貴妃喜歡洗溫泉,便為她大加裝修,從範陽運來石龍、石魚、石鳧、石雁、石蓮花,把華清池弄得富麗堂皇,雕刻精美,巧奪天工,所以貴妃在沐浴時,一見到這些東西就會想起她的幹兒子來。他每次從範陽來朝覲時,駱駝隊長而又長,不僅帶來了奴婢、珠寶、玉石,還特意為貴妃帶來她所喜歡的媚玉簫管,用意很清楚,讓貴妃吹著它,也想著他。

安祿山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唐玄宗看見自己對幹娘多麼孝順,因為安祿山堅信:隻要自己讓楊貴妃高興了,唐玄宗必然高興;唐玄宗高興了,那麼自己仕途自然也就通暢了。

果然,安祿山這種傻乎乎的“孝順”為自己換來了諸多好處,其中最重要的是信任,唐玄宗甚至為保證安祿山的安全,特賜安祿山一麵金牌,專門用在別人勸酒時可以拒飲,以防中毒。甚至,唐玄宗在安祿山回北方之前,還特意命令中書、門下、尚書三省的正員長官、禦史中丞在鴻臚亭設宴為他餞行,以顯示他對安祿山與眾不同的高度信任。

隨著安祿山服侍楊貴妃的力度的加大,自己的官職也不斷提升,沒有多長時間,他便當上了範陽節度使、河北探訪使,即使這樣,他仍然可以指揮自己原來領地的軍隊,無形中增強了自己的實力。

實力逐步膨脹後的安祿山開始積極籌劃反叛唐王朝的秘密行動,即便到了這個時候,安祿山表麵上仍裝出一副忠厚老實的樣子。一次上朝,他上奏說:“陛下,我安祿山本來是一個胡人,現在皇上對我這麼信任,我即使肝腦塗地也無以為報,如果有機會,願意以我這卑賤的身體去替皇上死!”唐玄宗不解地問:“你為什麼願意舍棄你的身體來保護我呢?”安祿山假意動情地說:“如果沒有皇上,我肯定早就暴屍荒野了,因此,對於皇上的恩德我隻有以死相報。”安祿山的一席話說得唐玄宗心花怒放,他高興地說:“好!滿朝文武大臣就你能夠說出如此忠心的話來。”

這時,皇太子正好出來,安祿山一見皇太子,馬上想到一個取悅唐玄宗的辦法:假裝不知道皇太子來了。唐玄宗讓自己去跪拜行禮,自己堅決不跪拜,並明確表示隻拜見唐玄宗以及朝廷裏的官員。因此,當唐玄宗讓安祿山去拜見一下皇太子的時候,安祿山故意問道:“不知皇太子是個什麼職位的官?”唐玄宗解釋說:“皇太子不是朝廷命官,隻是一個封號。”安祿山故意做出不願意的神態說:“那我不拜,我隻拜朝廷官吏,他不是我朝官吏,我不拜。”唐玄宗隻得進一步解釋說:“皇太子雖不是官,但他卻比所有的官都大,有朝一日我駕崩了,他就是管官的官,所有的官都不如他。”安祿山這才故做恍然大悟的樣子,倒頭便拜說:“噢,請原諒我不懂得朝廷的這些禮節,隻知道皇帝而不知皇太子,罪該萬死!太子,請受我一拜!”

安祿山前麵的鋪墊都是為了要說出這句討唐玄宗歡心的關鍵話來,因為這樣可以讓唐玄宗以為自己確實隻忠於他一個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安祿山取悅唐玄宗的“傻”功爐火純青。由於他本人越長越胖,胖到腹部快垂到膝蓋了,每次上朝非得兩名彪形大漢扶著才可以走動;每次入京,半路上必須換馬,而且換的馬必須是可以馱五石米的壯馬,否則,馬匹肯定會累死。安祿山雖然胖,但時常跳胡旋舞給玄宗、楊貴妃看,取悅於他們,跳得風聲呼呼。一日,唐玄宗指著他的肚子問:“你的肚子裏究竟裝的是什麼東西,為什麼這麼大?”安祿山傻傻地回答說:“我的肚子裏什麼東西也沒有,隻有對皇上的一顆忠心!”唐玄宗聽了很是高興。

安祿山就是在他的“傻樣”的掩護下,秘密積蓄力量,而這一切唐玄宗全然不知。安祿山在範陽城北築起了一座城,號為雄武城,養兵積糧,將各少數民族的士兵、馬匹、糧食都大量收歸,又招募了一些有識之士為謀士。沒過多久,安祿山便掀起了足以顛覆唐朝的叛亂,時間長達八年之久,唐王朝由此一蹶不振。

4. 朝著風向一邊倒

——馮道官場不倒的能力

五代時期出了這麼一個奇人,他是一位官場常勝將軍,是一部“官場學”的活教材。他一生的意義就是教人怎樣做官,並用他一生的實踐向人們宣告著官場不倒的一個驚天大秘密。那麼這個奇人是誰?他的驚天大秘密又是什麼呢?他便是號稱官場“不倒翁”的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