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市井文化中的明朝(2)(1 / 3)

“三言”、“二拍”更突出的是宣揚市民階層的那種俠義。《醒世恒言》第三卷《賣郎獨占花魁》在賣油郎秦重和妓女辛瑤琴的愛情故事中,引一首《西江月》雲:“年少爭誇風月,場中波浪頗多……就是有錢有貌,還須著意揣摩。”又解釋說:這首詞“是風月機關中最要之論。子弟行中,有了潘安般貌,鄧通般錢,自然上下和睦,做得煙花寨內的大王,鴛鴦會上的盟主。然雖如此,還有兩字經兒叫做‘幫襯’。……風月場中,隻有會幫襯的最討便宜,無貌而有貌,無錢而有錢。”

作者雖然點染了秦重性格的忠厚老實,但著眼點在於秦重的“善於幫襯”,小說讚頌的就是小市民的“幫襯”本事,或者說是借賣油郎的實例來傳授一種“幫襯經”。秦重隻有三兩銀子的本錢,卻靠“幫襯”人獲得了情欲的占有,便是最明顯的例證。

不淫人妻,安分守己

在《蔣興哥重會珍珠衫》的故事中,陳商誘奸了蔣興哥的妻子王三巧,最後自己的妻子倒歸了蔣興哥。王三巧雖然最終和蔣興哥破鏡重圓,但由於被休棄了一番,隻能由正房改做偏房。困此,作者總結道:“恩愛夫妻雖到頭,妻還作妾亦堪羞。殃祥果報無虛謬,咫尺青天莫遠求。”不難看出,全篇是從理念出發,又以故事演繹理念的結構框架。在故事的敘述過程中,作者也不時地站出來進行理性評判。

《初刻拍案驚奇》第三十二卷《喬兌換胡子宣淫,顯報施臥師入定》的故事寫同裏兩個大家子弟,一個鐵生,一個胡生,各有一個嬌麗的妻子。但兩人都不以此為滿足,各又羨慕對方的妻子,思量要一網打盡,兩美俱全。他倆先是商量把妻子“彼此更換一用,交收其美,心下何如?”不久胡生先自勾引了對方的妻子,繼而胡生病重,鐵生又自搭上了胡生之妻;後來胡生病死,其妻歸於鐵生名下。這是以害人開始,以害己告終,一報還一報的故事。

神話鬼話中的社會現實:

《封神榜》與《西遊記》

中國古人寫到現實,寫到政治,總是喜歡用影射的辦法,用神話和鬼話來描述真實的曆史,更是中國人的強項。《封神榜》與《西遊記》這兩部最著名的神魔小說,都出現在明朝,其實,它們反映的也正是明朝的曆史。然而,既然作者故意要把真實的曆史隱去,我們也不妨就故事說故事,與古人心領神會。

勢力分布

中國傳統神話小說兩大巨擘便是《封神榜》和《西遊記》。從成書時間看,《西遊記》早於《封神榜》,但從故事發展來看,《封神榜》則早於西遊記。二者的人物組成並不相同,但有相通之處。

《封神榜》這個時期,主要勢力是闡教和截教,此外還有妖和西方教。闡教和截教同屬於鴻鈞老祖的門下,所以說,闡教和截教是同屬一門的。從闡教門下的稱呼看,闡教和截教在《封神榜》之前,都是屬於仙這一族群的。

當時還沒有神,《封神榜》的目的就是將闡教和截教下的門徒以及妖裏麵的傑出者任命為神這一族群。所以說,神相對於仙是低一等級的。

再說妖,從書中可以看出,妖是單獨存在的一個族群,這個族群主要是那些由各類生物及非生物通過吸收日月精華,自行修煉成的。從法力方麵看,妖和其他仙差距並不大,但由於不被闡教和截教接納,而隻能遊離在外,成為妖。倘若被闡教或截教招收,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成稱為仙。

還有個西方教,聽名字就知道是佛教的前身。當時的西方教還是很弱小的,從其門下弟子來看,應當是屬於開創期,西方教除了接引準提外,幾乎沒有什麼強人。

這是《封神榜》時期的勢力分布。再看看《西遊記》中的勢力分布。這一時期,已經存在的勢力有神、仙、佛、魔、妖、鬼六族群。

其中的神,就是《封神榜》時期所創立的那些榜上人物。仙則較《封神榜》時期人數大減,而且這個時候的仙都已經分散成一個個獨立群體,可見仙已經不再如同《封神榜》時期那樣有組織了。

佛在《西遊記》時期,可以看出實力最強大,旗下人才濟濟。

妖和《封神榜》時期還是一樣的,都是由吸收日月精華的生物和非生物組成。魔是一個《封神榜》時期沒有的新族群,這個族群主要都是由修煉的人、各種生物和非生物組成。

鬼在《封神榜》中也被提到,但是這時候的鬼應該還處於無序狀態,而且法力、實力都還是很弱的。而到了西遊記時,鬼已經成為了一個有組織的族群。

神仙的演化

神在《封神榜》以前,是沒有的。《封神榜》的目的與其說是封神,不如說是創神。

我們先看看作為神的條件是什麼。

首先,對於出身是沒有限定的,就是說,不論人、仙、妖,隻要獲得仙或者神的最高統治者的認同,就可以成為神。這一點,在孫悟空身上體現得最明顯。孫悟空學得法術後,隻是屬於妖這一族群。但通過玉帝的認可,就一躍為神了。

其次,對於神的法力並沒有數值化的標準和要求,高強如哪吒、楊戩,低俗如馬氏,都可入為神族。

最後,神的數量並沒有限製,雖然有“崗位定額”,但沒有“編製限額”。仍以孫悟空為例。孫悟空擔任弼馬溫時,有弼馬溫的崗位,但沒有“定員”。通過書中描寫,可知弼馬溫是有前任的,但不知何許原因,導致該崗位長期空置。後孫悟空成神後,才被“聘”到該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