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之戰清軍大敗的影響很惡劣,裝備最好、戰鬥力最強的淮軍精銳,居然敗在日本人手裏,敗軍的低落士氣就像傳染病一樣,從淮軍傳染到湘軍,從遼東半島傳染到山東半島,從此清軍陸戰一潰千裏,這口氣直到戰爭結束都沒順過來。
令人難解的是,平壤潰敗實情暴露後,震怒的朝廷居然沒有殺葉誌超的頭,先是將葉誌超革職押送京師,刑部擬斬監候,秋後處決,後獲赦,又逃過一刀。而平壤之戰中死守西南戰場的將領——寧夏鎮總兵衛汝貴,卻因為“臨敵退縮,克扣軍餉,縱兵搶掠”,被處斬在北京菜市口。
人誰無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葉誌超在獲赦歸鄉後的第二年,鬱鬱而終。
四、啊,黃海
平壤陷落的第三天,黃海大東溝海麵上,發生了一場“蒸汽船時代規模最大的海戰”,交戰的雙方是北洋水師和日本聯合艦隊的主力,交戰的結果是:戰前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師慘敗。
缺乏速射炮、缺乏速度優勢、缺乏開花彈,這是一場不甚公平的決戰。但細究戰前的點點滴滴,一方固步不前,一方奮起直追,這又是一場公平的決戰——誰落後,誰挨揍。
1. 大清也曾闊過
甲午戰爭爆發的八年之前,1886年8月1日。日本長崎港。
北洋水師的四艘軍艦整齊的停泊在港口,它們是“定遠”、“鎮遠”、“濟遠”和“威遠”。由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率領的這支艦隊,在完成朝鮮沿岸的航海任務後,就近駛往長崎港進行艦船定期的上油和補給燃料。
這是史上第一次中國的軍艦來訪,見慣了西方堅船快炮的長崎市民忍不住湧到了港口,親眼目睹到威風凜凜的定遠和鎮遠兩艘鐵甲巨艦,擁擠的人群中爆發出難以抑製的讚歎和嫉妒:
“哇,好厲害!”
“沒想到清國有這樣的巨獸!日本的軍艦簡直像玩具……”
日本人的羨慕毫不奇怪。定遠和鎮遠是清朝花費重金——340萬兩白銀,委托德國伏爾鏗造船廠製造的姊妹鐵甲艦,1885年編入北洋水師。兩艘艦設計時集中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鐵甲艦——英國“英弗來息白”號和德國“薩克森”號的優點,長達95米,滿載排水量7355噸,航速16節,艦首巨炮口徑為30.5厘米,為“遍地球第一等之鐵甲艦”。
耳聞目睹到無數讚歎聲,丁汝昌和水師官兵無疑心裏是舒坦的,事實上,把軍艦開到日本維護,本身或多或少帶有威懾對方的意味。但中國人顯然沒有研究過日本的民族心理。
日本人把中國恨上了。
中國軍艦和當年美國人佩裏提督駛來的“黑船”不同,那次一方是閉關鎖國的島民,一方是“南蠻”的稀罕物,落後挨打天經地義,日本人也不覺得過於丟臉;而中國的巨艦開來是另一回事,經過了明治維新洗禮的日本國民,把日本在世界上的進步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一向在日本人心目中陳舊落後的清國,居然有了這樣厲害的鐵甲軍艦,對日本人好強而脆弱的民族心理絕對是個重磅刺激。
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讓日本人覺得受了侮辱。
北洋水師停泊維護期間,幾個水兵上岸找樂子,在一家妓院裏與當地警察發生衝突,致一日本警察重傷、一中國水兵輕傷。水兵上岸嫖妓鬧事,各國司空見慣,本是小事,但日本人認為中國水兵仗著鐵甲巨艦之勢故意欺負人,陡起報複之心。
第二天北洋水師放假,數百水兵上街觀光,遭到大批日本警察報複性襲擊。當時中方水手手無寸鐵,被數百名攜帶佩刀的日本警察圍在街道中央,亂砍亂殺。當地居民也加入混戰,從樓上潑開水、砸石塊,有的直接揮棍棒菜刀參戰。中國水兵吃了大虧,被打死5名,重傷6名,輕傷38名,失蹤5名。日本警察被打死1名,傷30名。
此事中國稱為“長崎事件”,日本則稱為“長崎清國水兵暴行事件”。
要說當時的中方很硬氣,在事後的外交和司法談判上毫不示弱,最後在英、德公使的調停下達成協議:不追究責任和是非,對死傷者各給撫恤。各不吃虧,算是打了個平手。
但是這件事對日本人的刺激太大了,日本當局借此煽動國民的仇華心理。不知不覺中,留著辮子的大清國成了日本國的最大假想敵,而定遠和鎮遠兩艘鐵甲艦則成了日本海軍最大的眼中釘。就連天真幼稚的日本小學兒童,都熱衷玩起拿石塊“擊沉定遠”的遊戲。
軍國主義從娃娃抓起——這樣全民黷武的民族,太可怕了!
事過五年,北洋水師第二次赴日訪問,這次是應日本邀請。丁汝昌把北洋艦隊的精華———“定遠”、“鎮遠”、“致遠”、“靖遠”、“經遠”、“來遠”六艘主力艦全部帶來,毫無戒備的開始了正式訪問。
禮炮聲聲中,明治天皇接見丁汝昌等高級將領、日本外相舉辦遊園會、中日海軍互相舉辦招待會——一片“兩國親善”的假相裏,一批日本的少壯派海軍將領卻聚集在接待船隻的船艙中,透過窗戶仇視地看著定遠和鎮遠,熱切的討論著,話題是:如何擊沉定遠。
因為,此刻的日本海軍,已經悄悄的變強了。
2. 天皇減餐買吉野
無論哪一部日本的熱血動畫片裏,不服輸的主人公總會揮著拳頭,大聲喊著一句讓人耳朵起老繭的台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