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再說正統(1 / 2)

魏世祖文皇帝黃初二年(公元221年)

蜀中傳言漢帝已遇害,於是漢中王發朝製服,諡曰孝湣皇帝。群下競言符瑞,勸漢中王稱尊號。前部司馬費詩上疏曰:“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羈旅萬裏,糾合士眾,將以討賊。今大敵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與楚約,先破秦者王之。及屠鹹陽,獲子嬰,猶懷推讓。況今殿下未出門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誠不為殿下取也。”王不悅,左遷詩為部永昌從事。夏,四月,丙午,漢中王即皇帝位於武擔之南,大赦,改元章武。以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

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每年的開頭都要用皇帝的年號。比如說公元221年,是用曹丕的“黃初二年”,還是用劉備的“章武元年”,這是一個沒法回避的問題。為此,司馬光發表了一篇“臣光曰”,銳圓哥哥以為,這篇文字是現在史學愛好者必須了解的,因為他講的不止是年號,而是關於正統與皇權合法性的一次完整闡述,我試著作個全文解讀:

(一)“臣光曰:天生烝民,其勢不能自治,必相與戴君以治之。苟能禁暴除害以保全其生,賞善罰惡使不至於亂,斯可謂之君矣。”

——司馬光從根上討論人民和君主及政權的關係:第一,人民是一群羊,不能自己管理自己,必須有君主來放牧他們;君主必須保證基本的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不能讓黑社會欺負老百姓,也不能讓外族鬼子欺負禍害中國人,做到保境安民才能稱其君主。司馬光認為,人民不能自治,這個道理一千年不能變。事實上,中國人也一直認為,堅持君主的領導乃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直到晚清有了所謂“千年之變局”,民主憲政思想舶來,這個道理才發生了動搖,但搖歸搖,並沒有徹底顛覆。唐德剛先生去世後,他的“曆史三峽論”廣泛被人提及:中國的曆史進程從封建製轉為郡縣製,是一次大轉折,從商鞅變法起到漢武帝大致確定,花了兩三百年時間;第二次大轉折是從專製向民主轉型,從1840年開始,估計還要再花兩百年時間,到2040年左右,就可以穿過曆史的三峽,進入海闊天空的太平洋。所以,司馬光上麵的論述和判定在中國穿越三峽之前是長期有效的。

(二)“是以三代之前,海內諸侯,何啻萬國,有民人、社稷者,通謂之君。合萬國而君之,立法度,班號令,而天下莫敢違者,乃謂之王。王德既衰,強大之國能帥諸侯以尊天子者,則謂之霸。故自古天下無道,諸侯力爭,或曠世無王者,固亦多矣。”

——司馬光又從根上討論中國的政權史,堯舜禹湯,周文武王,那個時候是“王道”,春秋以來是“霸道”。他最後的結論是,中國遠古“曠世無王”的時期有很多,他這是為魏晉以後天下大亂作一個整體定位。從曹魏開始,天下又進入了“天下無道,諸侯力爭,曠世無王”的時代,因為他要討論的是王朝的正統問題,整體上“無王”了,也就不存在誰是正統的問題了。這裏麵,已經隱然包含了沒有大一統就沒有正統的原則。

(三)“秦焚書坑儒,漢興,學者始推五德生、勝,以秦為閏位,在木火之間,霸而不王,於是正閏之論興矣。及漢室顛覆,三國鼎跱。晉氏失馭,五胡雲擾。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國史,互相排黜,南謂北為索虜,北謂南為島夷。朱氏代唐,四方幅裂,朱邪入汴,比之窮、新,運曆年紀,皆棄而不數,此皆私己之偏辭,非大公之通論也。臣愚誠不足以識前代之正閏,竊以為苟不能使九州合為一統,皆有天子之名,而無其實者也。雖華夷仁暴,大小強弱,或時不同,要皆與古之列國無異,豈得獨尊獎一國謂之正統,而其餘皆為僭偽哉!若以自上相授受者為正邪,則陳氏何所授?拓跋氏何所受?若以居中夏者為正邪,則劉、石、慕容、苻、姚、赫連所得之土,皆五帝、三王之舊都也。若以有道德者為正邪,則蕞(zuì)爾之國,必有令主,三代之季,豈無僻王!是以正閏之論,自古及今,未有能通其義,確然使人不可移奪者也。”

——戰國時期,鄒衍根據“五行說”推出了其政治版“五德始終說”。就是朝代更替和五行相生一樣,順序輪流,每個朝代都會對應水木金火土裏的一種元素。木德完了,火德繼續,以此類推。但是這個玩意兒理論上容易推演,一到實際問題就容易亂套,不要說今天了,就是在漢代,前麵也是三皇五帝一大堆,怎麼把這五德和他們對應上,也是件頗費腦筋的事。比如像秦帝國,漢代的儒生就不願意繼承他的什麼德,而確定周為木德,木生火,漢家是為火德,那秦帝國這樣的客觀存在怎麼辦?學者們又發明了“正閏”說,像秦這樣時間短、政治上不正確的朝代,這叫“霸而不王”,就幹脆歸置到“閏位”。

司馬光也認為“五德始終說”和“正閏說”仔細推敲起來比登上火星的工程都複雜,這個自私狹隘的學說徒亂人意,沒有什麼價值。用這套理論解釋以前還好辦,中國一直貌似是統一的,春秋戰國時代也有一個周天子在焉,秦始皇包括王莽同學也不是地方政權,而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接下來麵臨的是真正分裂的時代,外族擾亂的時代。所以,司馬光決定放棄“五德”和“正閏”這樣的曆史工具,他提出一個大原則,這就是凡是不能使九州為一統,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天子”。他把除此之外非大一統帝國的政權存在,都當成“古之列國”,這裏也包括外族政權,也就是說像匈奴劉氏、羯族石氏、鮮卑慕容氏、氐族苻氏、羌族姚氏、匈奴赫連氏等,都應當當成古代的列國看待。司馬光的經驗裏,沒有九州混一的外族政權,比如蒙古創立的元帝國,還有滿族創立的清帝國。那麼按司馬光的定義,蒙元和清朝是不是當之無愧的“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