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評價混亂(1 / 1)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初,智宣子將以瑤為後,智果曰:“不如宵也。瑤之賢於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鬢長大則賢,射禦足力則賢,伎藝畢給則賢,巧文辯惠則賢,強毅果敢則賢,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賢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誰能待之?若果立瑤也,智宗必滅。”弗聽。智果別族於太史,為輔氏。

這是司馬光回顧晉國三分之前的故事。

智宣子也是晉國的大夫。晉國是春秋時的強國,晉文公重耳曾經是“春秋五霸”之一,後來晉楚爭霸,長年的戰爭加上內部的動亂,晉國逐漸衰落了。晉國的內部由六家大夫掌控,他們除了魏、趙、韓之外,還有就是智氏、範氏和中行氏。

後來,智氏兼並了範氏和中行氏的勢力,晉國形成了一大三小四大夫執掌國政的局麵。

智宣子要立智瑤為後,氏族的另一位長者智果提出了不同意見,智果說智瑤太牛了,是五項全能冠軍,哪五項?“美鬢、射禦、伎藝、巧文辯、強毅果敢。”智瑤雖然有這麼多優點,尤其是“強毅果敢”正是領導人必需的優秀素質,但是他“不仁”。所以智果擔心,智瑤有這麼多優勢,如果用一顆“不仁”的心來驅使,誰能阻擋他啊?後果很嚴重啊!

傳統的幹部政策名義上也是“德才兼備”,但是,通常是肯定抽象的德,鄙視具體的才;更多的情況是把馴服認定為德,才能則不僅無用,反而成了不馴服、不安分的原因。所以,“德才兼備”可以理解成為“馬屁蟲優先,瞌睡蟲第一,有才能的靠邊站”。

智瑤如果參加大選,長得這麼帥,少婦少女一起通殺;他還會射箭,會開噴氣戰鬥機,還會唱流行歌曲,能夠贏得年輕選民的青睞;能言善辯是贏得電視辯論的關鍵,“巧文辯”,說明腦子好用肚子裏有墨水,不像有些領導拿著秘書寫的稿子也念得磕磕絆絆,找不著標點符號;而“強毅果斷”正是為國為民謀福祉的必要條件。智瑤以此條件參加選戰,雖克林頓普京不能敵也。

後來的曆史證明,智瑤確實是個空心蘿卜,帥是夠帥,酷也夠酷,但做事沒有算計,說話沒有遮攔,是個沒心沒肺的花花公子,說老實話,他距“不仁”還是有點距離的。智瑤三腳兩踹,把自家的家業踹沒了。智果說他是“五項全能”、“五好青年”,什麼“巧文辯惠”、“強毅果敢”,可是在後來的鬥爭中並沒有展示出來。

對智瑤的評價有些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