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吳起者,衛人,仕於魯。齊人伐魯,魯人欲以為將,起取齊女為妻,魯人疑之,起殺妻以求將,大破齊師。或譖之魯侯曰:“起始事曾參,母死不奔喪,曾參絕之。今又殺妻以求為君將。起,殘忍薄行人也!且以魯國區區而有勝敵之名,則諸侯圖魯矣。”起恐得罪,聞魏文侯賢,乃往歸之。文侯問諸李克,李克曰:“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弗能過也。”於是文侯以為將,擊秦,拔五城。
誕生過孔夫子的魯國,在春秋戰國時期一直是一個孱弱的小國,雖然誕生養育過聖人。
聖人之鄉有這樣的事:
齊國要攻打魯國,外侮將至,要起用大將吳起抵禦,但一件尷尬的事出現了,能保衛自己家邦的人竟然娶了敵國的女人。有海外關係的吳起還能不能用,聖人和聖崽們愁死了,晚上全部失眠。
吳起隻好自己解決這個難題,殺了妻子,爭取到魯國軍隊的指揮權,把齊國侵略者打敗了。
吳起殺妻,理論上與唐朝張巡殺妾以饗守城軍士是一類問題,但後者得到了稱讚,到了吳起這裏,卻隻得到聖人子孫“殘忍薄行”的評價。把敵人打敗了,危險解除了,道德評語也下來了:“起,殘忍薄行人也!”這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賣乖。當然,吳起殺妻求將不能提倡,問題是他如果不殺妻,魯國能不能讓吳起指揮軍隊?唉,做將軍的妻妾竟然這麼危險,“美人帳前猶歌舞”,想不到煞氣會這麼重。
吳起打了勝仗,無功也罷了,評價很糟糕也罷了,還有更邪乎的:“我們小小的魯國,用了吳起這樣殘忍薄行之人,打敗了強大的齊國,這會讓我們成為諸侯關注的對象,會給我們帶來滅亡之災的。”
呸!這個卑鄙、猥瑣、無恥的聖人之國。
在這樣道德至上的國家,吳起殺不殺妻,打不打勝仗,都是罪過。這樣的鳥地方,離開也罷。
吳起於是投奔魏國,魏文侯又谘詢李克,李克評價說:“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jū)弗能過也。”司馬穰苴是春秋時期齊國名將。李克的評價很客觀但不厚道。
吳起是個真正的職業軍人,他對戰爭有一種職業性的嗜好,他對士卒好得甚至讓我們感覺過分,吳起在軍隊裏,“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一個小兵仔生了瘡,他居然為他吸膿,以至於這個兵仔的母親聞聽此事就馬上慟哭。不是因為感動,而是因為擔心,原來“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還踵,遂死於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吳將軍的愛要用命來償,母親焉能不哭。
吳起為能得到戰爭的指揮權殺掉妻子,為了戰爭的勝利能吸吮小兵生瘡的膿水,職業精神古今第一,命之以“戰癡”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