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情商才能提高工作業績
妮可·裏維斯,萊恩·詹姆斯博士研究所
這本書的寫作目的是解釋何謂情商,並幫助人們學會提高情商的方法。這本書特別強調情商在工作場所的作用。現在的雇主在雇用員工時不是找一個技術過關、能幹活的人就滿意了。雇主還特別留意員工的“個人特質,比如進取心、同理心、適應力和說服力”,這些特質與專業技能大為不同,可是這些特質就是情商的關鍵特色。
戈爾曼指出:“情商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讓我們能夠識別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也能夠對我們起到激勵作用,情商高的人能很好地進行自我情緒調節,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從沒聽說過“情商”這個詞。當時我隻知道社交技能在工作中越來越重要。閱讀這本書之後,我開始明白所有的社交技能都是情商的一部分。
情感能力的框架
戈爾曼的以下陳述讓我備感驚訝:“一個人情商高不能保證他就具備工作所需的情感能力,情商高隻說明他具有極佳的潛質學習工作所需的情感能力。”換句話說,一個人可能情商很高,可是他要學習和經常運用情商有關的情感能力才能獲益。在這本書的前半部分,戈爾曼列出了“情感能力框架”,論述了情商的5個層麵以及25種情感能力。戈爾曼指出,一個人無須每種情感能力都很強才能取得卓越的工作業績。我們隻需要擅長6種情感能力就可以了,而這6種情感能力分布在情商所涉及的5個層麵裏。我會簡要論述這5個層麵以及一些重點的情感能力。一個人要想增強個人能力就需要特別留意培養自我意識、自我調節和激勵。有自我意識的人能意識到自己正處於什麼情緒狀態,也知道這些情緒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這樣的人了解自己的優點和弱點。有自我調節能力的人適應力強,為人可靠,能很好地控製情緒和衝動。有強烈動機的人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表現,做事投入,即使麵對挫折險阻也能一如既往地努力達成目標。一個人想要擁有更強的社交能力就需要特別留意同理心和社交技能。有同理心的人能夠體恤他人的感受,了解別人的需求。社交技能包括與他人合作向共同目標努力、對個人或小組的領導力以及開誠布公的交流。上麵論述的各種能力如果變得更強,那麼一個人的情感能力也會增強。戈爾曼在這本書中從始至終地詳細分析了這25種能力中的每一項,分析得非常好。在論述每種能力時,戈爾曼單獨列出了相應的框架,其中仔細談了怎樣才能學會並增強某種特定能力。
雇主想要什麼
我曾經說過,這本書讓我們知道目前雇主對雇員抱有怎樣的期待。特定的職業技能不再是勝任職務需要具備的最主要能力。“雇員最需要具備的3種能力是溝通技巧、人際交往能力和主動精神。”我親身體驗到這3種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我也見過有些員工,他們具備與工作有關的技能、知識和理解力,但是卻不能與其他同事和睦共事。情商高的人完成工作的方式最有效,結果更好。在工作中,員工怎樣與他人交流共事很重要。戈爾曼列舉出幾個領域,說明在這些領域中更強的情感能力如何使公司獲得更大益處。員工工作時狀態越好,工作效率越高,成果回報越大。如今,雇主期望自己的員工能善解人意。雇主期望員工注意留意他人的情感線索、其他人的看法,在別人需要幫助時及時伸出援手。雇主也期待員工有極佳的能力去幫助他人進步。優秀雇主能夠看出他人長處,對他人的優點和成就給予合適的獎勵。優秀雇主有能力提供必要的信息反饋,幫助他人進步,能在必要時扮演培訓師的角色,幫助別人培養並增強自己的能力。雇主希望員工具備樂於服務的精神。優秀員工能夠理解並滿足客戶的需求,總是留意提高客戶滿意度的方法,樂於提供客戶所需的援助,理解客戶的觀點,進而贏得客戶的信任。一個員工如果努力建立自己與客戶之間的緊密聯係,在上述能力方麵具備優勢,就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業績。
為何閱讀這本書很重要
無論是外出找工作還是在目前的工作崗位任職,了解雇主對員工有什麼期待很重要。上午,我看了一部電影,叫作“審判日”(Judgement Day),在影片中,主人公缺乏理解力,不了解雇主對員工有什麼期待。主人公找老板請求晉升加薪,老板拒絕了他,理由是他不具備公司希望員工具備的特質。老板指出,主人公很擅長處理數據,但是他缺乏社交能力,所以與晉升無緣。這位主人公缺乏的就是情商。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時不時地扮演雇主或雇員的角色,所以,現在就閱讀這本書必然使你獲益匪淺。這本書幫助讀者明白具體怎樣做才能提高情商,進而提高工作業績。這本書強調工作中溝通的重要性,並指出怎樣增進溝通。溝通能力增強以後,在工作時就會減少不必要的壓力。其實,在工作以外的任何社交場合,前麵提到的觀點都適用。如果說某個人在生活中無須與他人來往,我可不相信。因此,這本書對任何人都會有所幫助。這本書指出,了解個人和他人的感受或情感很重要。它也談到,盡管麵對重重險阻,仍不屈不撓奮力實現目標,這也很重要。這裏所談的內容發生在工作中,也會發生在工作以外的生活中。在某些關係中(比如婚姻關係),了解自己以及配偶的感受和情感十分重要。通過閱讀這本書,你能學會改善自己與你所愛之人的關係。
從小到大,父母努力教導我們言行得體,讓我們禮貌地對別人使用尊稱或是說“謝謝”表達感激。父母也教導我們明辨是非。父母可以使用這本書作為教導孩子提高情商的啟蒙書。父母可以教導兒女自我激勵,進而達成某些目標,比如,父母可以教孩子攢錢,然後用這些錢買一些孩子自己非常喜歡的東西。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也能培養他的同理心,他們需要明白其他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情緒,需要體恤他們,這一點很重要。我已經留意到,有些學校開始實行新的支持提高情商的課程設置。在學校裏,教師努力幫助孩子看出他們的行為會讓別人有怎樣的感受,也幫助孩子們看出怎樣做才能改善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之間的關係。我認為這是個很棒的想法。一個人越早把情感能力付諸實踐,就會變得越強大。
成功關鍵在於你如何應用情感能力
邁克爾·埃裏斯曼,美國西雅圖
這本書太棒了,它有助於我們在工作中成功擔當領導職責,相關論述見解獨到,內容深刻。傳統模式下的高級管理者往往喜歡掌控一切,包括所有資訊和知識技術,他們想知道企業內每個人都在具體做什麼,這些領導者通常都很重視等級觀念。可是,今天的商業世界劇變不斷,市場需求和企業的組織結構時常改變,想要推動企業進步或是個人想在職業上有所發展,就不能拘泥於以前的傳統。
情商與傳統意義上的典型智力類型不同,而這本有關情商的著作就是個很好的學習平台。這本書著重論述,在各種社會場合下和複雜多樣的人際關係當中,怎樣施展情感能力,充分運用情感方麵的具有啟發性的信息。他指出,在我們這個時代的職場,要想成功就必須具備情感能力。
在這本書中,作者談到5種能力,這5種能力使我們的綜合能力得以體現。第一種是“自我意識”,其中包括情緒意識、自我評估能力和自信心。曾幾何時,我們時常在職場上見到這樣的人,他們不能控製情緒,缺乏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對周圍人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我們都曾為這樣的人工作或是與之共事。今天我們比以往更需要培養良好的內在修養,如今員工在做好個人業績的同時也要配合組織的價值觀,在二者間保持平衡,這樣做的重要性前所未見。很多人的智力水平足以滿足工作需要,但是他們缺乏情商,不知道怎樣建立人際關係或是培養所需的內在修養,也不知道怎樣通過與人合作完成工作。這本書對上述談及的難題進行剖析,也提出了改進的建議。